中医特色吧
关注: 12 贴子: 31

  • 目录:
  • 其他
  • 0
    小儿推拿是自然、绿色、健康、时尚的儿童保健、疾病预防与恢复方法新兴的朝阳行业,蓝海市场,具有
    杜媞倩儿 12-26
  • 4
    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讲: 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病证。又称痧气、痧胀。临床上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或于肘窝、俼窝、颈前两旁出现青紫痧筋为特征。常见于夏暑季节,其他季节也偶有发病。必须及时救治。治宜以逐秽、祛暑、化浊、开窍、除湿为原则。目录 1病因常见的痧症有: 1.热痧由于暑热秽浊内阻,病变以经
  • 1
    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讲: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1常用工具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
  • 0
    养生应用 1.感冒 灸法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1次。在本病流行季节,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预防作用。 2.咳嗽灸法可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取背俞穴及任脉、督脉、太阳经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风门、云门、膻中、太渊、丰
  • 0
    灸感 灸感指施用灸疗时患者的自我感觉。 灸法主要靠直接或间接地在体表施以适当温热刺激治病防病,除瘢痕灸外,一般为灸处皮肤及皮下温热或微有灼痛,温热刺激可直达深部,经久不消,或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 [返回]灸法补泻 补泻原则 虚则补之:温经散寒、温阳补虚、回阳救逆(如温和灸、温针灸、化脓灸,隔药物灸等)。 实则泻之:软坚散结、消瘀排脓(如直接灸、雀啄灸、黄蜡灸、桑枝灸等)。 应用还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灸治部
  • 0
    灸用材料古今均以艾为主,如用艾叶制成的艾制品艾条、艾炷等。 针对不同病症有时也采用其他材料施灸,如用可以燃烧的灯心草、黄蜡、桑枝、硫磺、桃枝或其他药物制成的药锭、药捻。 用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茛、斑蝥、旱莲草、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贴敷穴位,也能产生灸治效果。 艾炷 艾炷:以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根据临床需要,艾炷大小常分为三种规格。 小炷:麦粒大,可直接放于
  • 0
    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采用特制温灸器施灸的方法,又名温灸法,实为熨法的一种。 温灸器是特制的金属灸器,又名“灸疗器”,制样很多,结构大致相同。筒壁安有长柄,底部及筒壁有数十个小孔,上部有盖,可随时取下。内部有一小筒,用于装置艾绒和药物。
  • 0
    温针灸是留针时在针柄着艾施灸的针法。 艾绒燃烧时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与灸的协同作用,适用于既需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于适当深度,针柄上穿置长约1.5cm的艾卷点燃施灸;或在针尾搓捏少许艾绒点燃,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 注意事项:治疗时患者勿移动体位,并在施灸下方垫一纸片,以防艾火掉落灼伤皮肤或烧伤衣物。
  • 0
    艾卷灸/艾条灸 是用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 把艾绒裹起来,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卷紧后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称为艾条灸。将艾条点燃一端后在施灸部位(穴位)重灸即可。 1.艾条灸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距皮肤2~3厘米,以患者有温热舒适为度,可固定不移,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有红晕。 此法有温通经脉,散寒祛邪作用。适用于慢性病、风寒湿
  • 0
    间接灸施灸时在艾炷与穴位之间垫一隔物,将艾炷点燃施灸。施灸时既发挥艾灸的作用,又发挥药物的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的疗效。可分多种灸法,兹介绍如下。 (1)隔盐灸 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用于脐窝部。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温烫时,将大艾炷剩余部分去掉,换炷不换盐,以感到温热舒适为度,可灸3~9壮。 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中风脱证
  • 0
    艾炷灸是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用艾绒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小体,安放在穴位上,点燃其尖端以施灸,每燃烧1枚艾炷即为1壮。施灸的壮数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艾炷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艾炷直接灸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直接灸 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灸炷直接放置在皮肤穴位上施灸,按其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 0
    虎皮煎焦 2014-07
    灸法 针灸疗法之一,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法,古称灸焫(音若,同爇)。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灵枢》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火所治之”。可见灸疗的应用范围很广。 灸法
  • 0
    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要么是庸医,要么是神医。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可(以下简称李):救过一些人是事实,但“当代张仲景”的称号绝不是我们这种凡夫可当的。我本是一介山野村夫,成天和农民滚在一起,特殊的环境使我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所谓庸医,其实就是
  • 0
    江苏省中医院 (210029)* * 原载于《江苏中医》1998年第19卷第1期* * 首先弄清“特色”二字的涵义。特色也者,乃事物所表现的色彩、风格为同类事物所没有的。反过来说,这种色彩、风格你也有他也有,那已经不是特色了。* * 有人说,中医的特色是:戴瓜皮帽、穿长衫、指甲留得长长的,看舌头、候脉息、写毛笔字。事实上非也。这是舞台上塑造人物的浪漫与夸张手法。* * 有人说,中医的特色与道教混为一体。也不对。中医在初期形成之际,的确是在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中医特色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