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夫子槐轩学派吧
关注: 42 贴子: 256

槐轩学派、仲景经方、郑钦安三书

  • 目录:
  • 国学
  • 20
    真热假寒,也就是阳盛格阴,这种病来得重,去得也快。针对疾病的本质,用寒凉药物清其真热,里热一清,阳气外达,阴阳格拒消失,假寒之象亦消失。对于真热假寒,关键点在望闻问切,看舌面是否满布黄厚燥苔,口臭是否熏人,问过去的嗜好经历,看脉是否沉实有力,询其小便是否如浓茶亦有臊臭,是否头汗粘手亦属腑实熏蒸。如果真热假寒,处于弥留之际的人,可以看牙关是否紧闭。一般亡阳虚脱,多见手撒尿遗,口开目闭,而“牙关紧”却
    梦驼铃 4-10
  • 7
    【按语】刘沅(1767-1855),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间名儒,四川双流人,字止唐,号槐轩先生、清阳居士、讷如居士等,是槐轩学派、槐軒道以及中医火神派的开山之祖,名列《清史稿·儒林传》,其著作数十种、逾200卷,南怀瑾、萧天石、萧疌父、张舜徽、李学勤等著名学者对刘沅其人其著甚为关注。刘沅之孙刘咸炘(字鉴泉)秉承家学,有巨著《推十书》传世。随着清代学术史研究向地方学术史的转向,近年来刘沅思想开始为学界所重视。
    梦驼铃 5-28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6
    其中尤有至要者,有阴气上腾而真火不与之上腾者,有阴气上腾而真火即与之上腾者,此处便要留心。若上脱之机关已露,其脉浮空,气喘促,尚未见面赤、身热、汗出者,此阴气上腾,而真火尚未与之俱腾也;见面赤、身热、汗出者,此阴气上腾,而真火亦与之俱腾矣。病至此际,真火欲脱也。凡见阴气上腾诸症,不必延至脱时而始用回阳,务见机于早,即以回阳镇纳诸方投之,万不致酿成脱症之候矣。亦有阳气下趋而君火未与之下趋者,有阳气下
    梦驼铃 6-18
  • 2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7.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梦驼铃 3-31
  • 0
    风邪外袭,太阳之脉受病,以致经气不通,发为腰痛。腰痛并多抽掣,牵引腿足,上连背脊,或有寒热头痛,舌苔白腻,脉象浮滑。当以驱风化湿,活络缓痛。 寒湿侵犯太阳之络,周身酸楚,沉重乏力,转侧不便,每遇阴雨则腰痛即重,舌苔薄白,脉象沉濡。这符合《金匮要略》里:“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宜用温化寒湿方法 湿热蕴郁,阻于络脉,气机不调,发为腰痛,大便溏
    梦驼铃 1-14
  • 3
    郑钦安在对仲景学说肯定的同时,也有所质疑,在其晚年所著《伤寒恒论》中,体现得尤为充分,郑氏自序:“但就鄙见所及,逐条发明,虽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补名贤之不逮。”显示了一个医学大家善于思考、绝不盲从的独立精神。下面仅就两点分析: 1、不为方囿,质疑“方证对应” 在有关伤寒的研究中,有一派主张“方证对应”论,有是证用是方,对有证有方的条文拿来就用。如经文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7
    知道的麻烦说一下,谢谢
    梦驼铃 12-13
  • 3
    按鼻流清涕一证,有从外感而致者,有从内伤而致者。 从外感而致者,感受外来之客邪,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清涕是出。其人定现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 从内伤而得者,由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清涕出。(市人称为肺寒,称为陈寒,由其不知阳衰而阴寒即生也。)肾络通于肺,肾阳衰而阴寒内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无外感足征,多困倦无神,或
  • 0
    1、温运脾阳法: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以升清为健。高年阳衰、饮食劳倦或抑郁伤脾以至脾阳受损而运化失职,清阳不升。其表现为:脘痹不饥,不思纳谷而又不烦不渴,或食入不化,口淡无味,形寒怯冷浮肿,便溏,甚者脘上有聚气横束。苔灰白,脉软小带弦或虚缓,或脉象窒塞等证。治法以温通脾阳为主。用方则宗东垣补中益气汤。常以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干姜、陈皮、荜茇、砂仁、姜汁、厚朴、甘松温阳醒脾。常用方有:补中益气汤
    梦驼铃 10-19
  • 12
    天生人物一团生理本无大患侵犯斯人而自古圣人留传医法乃是上体天生生之德以救斯人其法良意美何待后人之多为计耶特人之有身戕贼不免则多疾病天地气化常而不变因人心不善而变为疾亦多其途即古圣所不能防也夫医本以意而必以理为本医书多甚按其实犹多不合圣人吾何所知敢言治病法耶特承先人荫得有暇读书反复寻味因己身多疾乃求得将医理略明而获效既多又以先人所留余论证之今书觉与古所传似为相近亦非遂谓能窥堂奥也好我者谓此事本不可离
    梦驼铃 10-15
  • 1
      叶天士先生虽然是温病大家,但他对《伤寒论》的理解,对经方的运用都有其独到的地方。以下欲就学习《临证指南医案》后所感受到的叶先生对乌梅丸的特殊理解和其灵动的运用作一小结,由于笔者学识浅薄,还望得到同道们的指正。   1首先通过两个医案认识叶先生对乌梅丸方剂的理解。   第一案:选自《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   徐氏 屡屡堕胎,下元气怯,而寒热久嗽,气塞填胸,涌吐涎沫,乃郁勃嗔怒。肝胆内寄之相火风木,内
  • 2
    天地以生生为心,爱人如同父母,故生此一人,无不欲其康强寿考者。乃世人不知自爱,立心行事及一切嗜欲,任意乱为,以致贫穷短折困苦,反说命运不济,不知其辜负天地父母之恩也。 凡人十六、七岁,至二十六、七,一生寿夭穷通就在此时定了,世人往往不知,实为可叹、可伤。男子十六,女子十四,情欲一开,便糊思乱想,犯了邪淫,见美色即慕之,闻邪言即喜之,又有邪书邪友引诱之,不是身犯邪淫,便是手犯邪淫,痴心妄想,辗转不离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
    希望大家可以多签到,多发帖,一起努力建设好这个吧。欢迎国学爱好者、经方爱好者、郑氏三书爱好者入驻交流,共同提高学术造诣。
  • 5
    ☞阴阳为纲,统分万病。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 ☞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 ☞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凡遇一症(病),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
    nice 10-14
  • 2
    刘沅一生著作甚丰,现存著作逾200卷。 《槐轩全书》收录了《大学恒解》、《中庸恒解》、《论语恒解》、《孟子恒解》、《周易恒解》、《诗经恒解》、《尚书恒解》、《礼记恒解》、《仪礼恒解》、《周官恒解》、《春秋恒解》、《孝经恒解》、《子问》、《又问》、《槐轩约言》、《正讹》、《俗言》、《大学古本质言》等刘沅的主要著作。由其子孙及门人详加整理考订为《槐轩全书》,流传后世;另有《医理大概约说》《槐轩要语》《经忏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川西夫子槐轩学派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