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吧
关注: 3,009 贴子: 29,037

英果类文皇物情皆所向之唐吴王李恪殿下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
    台剧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最贤惠,最爱李世民,最敬爱皇后,跟皇后情同姐妹,也视皇后如主母,恭敬有加,是完全真心敬爱,谨记皇后死前嘱咐照顾太子李承乾,甚至被李世民跟太子误会,太子不但对她态度很恶劣,甚至听人挑唆,怕威胁自己,想除掉她。也依然谨记皇后临终交代,事后还自责自己对不起皇后。 后面李世民在政治上有错误的时候,她处处提醒,李世民执意要打高句丽,李世民不听,还凶了她。(值得一提的是大唐情史李世民是让
    海中花 3-8
  • 55
    我相信,李恪放在现在,也是帅锅一枚,外公美姿仪,姨妈也是美姿仪,母亲就更不用说了,基因肯定是极好极好的,先上个手绘图感受下
  • 7
    金玉满唐的作者肯定看过贞观长歌,在结尾也把李恪比作一只雄鹰,尽管李恪不是主角,甚至还是主角的对头,但作者却没有黑他,把他写得像一个真正的雄鹰
  • 0
    你们好 我们现在在寻找李氏族人 根据线索发现我们这一支是从湖北赤壁余家桥冷家湖白石塘 迁居湖南沣州 详细地址不知 然后从明伦公迁到重庆巫山的 有线索的,李氏家人能够提供一下线索吗【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0
    大唐情史李世民临死前问李治:“通知恪儿了吗?就说我病的很厉害,很想见他。” 李治说:“父皇,我三哥在路上。” 李世民撑了一会子,觉得等不到恪儿来了,就对身边的杨妃说:“我要最后给自己做一件事,升任恪儿为安州都督,官拜司空。“然后李世民跟杨妃回忆过往,话别过后,对杨妃说:“告诉恪儿,远征高句丽的失利是朕的过错,与他无关。恪儿,他是朕的好儿子。”可惜李恪赶到的时候,父皇已经死了。(对了,大唐情史李世民之
  • 49
    《隋唐英雄4》把李恪塑造为杀父篡位的大反派,最后一集还特别用旁白说李恪是因为谋反被李治处死了,剧里的杨妃也非常不堪,居然为了帮助儿子篡位而跟皇叔tj。所以李恪后人愤怒地举报了该剧,然后这个群里居然有自称李恪真粉大力推崇该剧,说该剧的李恪杨妃的形象最符合本尊。大家要警惕这种卧底反串高级黑的言论。
  • 21
    亲属世系:李渊一李世民一李恪一李琨一李祇一李玘一李真一李雄
  • 25
    我是李恪贴吧的新吧主。我喜欢李恪有9年了,9年前我是初中生没关注过贴吧。那时发生的事情,在几年前看本吧和跟某吧激烈粉接触过后是有耳文的。那些事情就过去了,毕竟是跟李恪没有关系的事。只是现在的人之间可笑小儿科。我在接下来几天,我会重新清净咱们在李恪吧交流的环境,要来到本吧,喜欢李恪的人就像到家一样。虽然现在来吧的人没以前多,《大唐情史》《贞观长歌》《武媚娘》的热度不似当年,不能像当年那样有好多新人进来
  • 12
    要是李恪能当上皇帝 就不会出现武则天称帝这一事了!终究不是嫡出 不为皇,比之李承乾 李治的软弱他才是皇位的不二人选。
  • 5
    视频前半部分说的还行,挺好。但说起李治是不是真心为李恪求情,他的观点我不认同。视频后面举的例子,李治对皇室很好,说的都是无关痛痒的皇子,他们能威胁到李治吗?他们不参与政治。李治为什么要惯着这些贪玩无法无天的皇室,充人数。不威胁我位置的皇室都是好皇室,收割百姓钱财李治不管,他真的是好皇帝吗?李治他只在乎自己的地位,苦一苦百姓吧。至于李治对李泰儿子奖赏,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威胁到李治?既然威胁不到那就做做
  • 27
    作者是一个历史学习的入门者,没有系统地阅读过两唐书,历史知识确实是浅薄,如果有谬误还望大家指正,非常感谢! 首先说明一下我的立场吧,我敬佩太宗,喜爱李恪(我承认这是对我观点的影响因素,但是在下文,我会尽量避免这种影响因素。),也很敬爱长孙皇后,但是对长孙无忌确实没有什么好感(在下文,我也会尽量避免我的个人喜好对论证的影响),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但是不接受侮辱和谩骂,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历史人物,侮辱和
  • 12
    纪念一下今天刚到的关于李恪的书 作者写的很好,在史书的寥寥数语的记载中能看出背后更深一层的东西,而且文笔很好,自然的就带出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对待历史的思想也很清晰,超喜欢,下面有一段词是写给李恪的,词写的好美!好适合恪殿下
  • 9
    我一直在想李恪没有陪葬昭陵的事!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李恪尸体不完整,李恪是在宫中死的,墓碑上写被被杀,但也不一定就是毒酒。 如果李恪极力反抗的话,长孙定不会放过他,如果使用兵器所杀,身上留下伤痕。李治肯定会忌讳这一点。毕竟皇子死是不能流血的,如果是这样,刚好对上他不能陪葬昭陵这一点。陪葬都要完整的尸体,古人都比较忌讳。也对上了李恪骂长孙的话,当时的场面肯定没那么简单,不然李恪也不会那么激动。
  • 72
    关于李世民欲立李恪为储的看法
  • 3
    刘子翼,字小心,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唐时期著名学者 出生地常州晋陵 逝世日期永徽初年 主要成就预修《晋书》朝散大夫 主要作品文集二十卷 刘祎之(631年~687年),字希美,临淮阳乐(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唐代宰相,弘文馆学士刘子翼之子。 弘文馆,官署名。唐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来自粑粑的爱~
    恪儿 1-7
  • 455
    关于血统、地位
    覃公子 11-28
  • 92
    看到不不大神,干货文章,就转载过来。
  • 4
    番茄的,非穿越,无金手指,悬疑破案,历史背景大致相符。希望大家支持,作者才有动力继续创作!
    恪儿 10-19
  • 6
    吾乃唐吴王李恪47世孙,大唐太子太傅李衜36世孙,磨刀李后人。
  • 10
    【推广贴】现在微博超话【李恪】【帝女杨妃】有好多好帖子,喜欢玩微博的推荐看一看。
  • 75
    杨妃的父亲、哥哥、弟弟、侄子都死于宇文化及家族之手。杨妃姐姐南阳公主甚至因此而跟宇文士及决裂了,连跟宇文士及的亲生儿子都不要了。宇文士及正是李福的岳父,所以很明显,李福不可能是杨妃生的,否则不会娶宇文家族的女儿。
    很难胖 6-11
  • 13
    ...,述唐宣、懿、昭、哀四朝蕾同。异自稻系出太宗子吴王恪,故稀畏安羁中朝耳云云江南野史》...
  • 4
    旧唐书中:恪善骑射,有文武材。 最近有部剧,男主的骑射真的太帅了,骑射比单纯骑马难度高太多,可见三三身体素质比有遗传疾病的好太多。下楼上图。
    恪儿 5-18
  • 9
    白鹭山李氏族谱股本,里面涉及三三的部分,居然写的取的李世绩的女儿,图片在下一楼
    恪儿 4-27
  • 8
    首先,要说李世民对于这个蜀王的看法。从太宗那句著名的“禽兽不如”怒语,可以看出李世民确实对这个儿子不满。但是,即便如此,唐太宗好像也没对他有
  • 48
    个人感觉他俩都足智多谋,平分秋色,不知各位怎么看呀?
  • 37
    無臻 这厮发的文章,老子在2010年就看过的文章。意思一模一样,文字一模一样。现在2021年9月了,还发这些东西,她是复印机转世吗? 不跟他扯历史,就讲通俗一个道理,一个根深蒂固在中国人心中的道理。 加害者是不是应该给被害者一个道歉! 历史已经发生。 但长孙无忌陷害是李恪是不是该给李恪一个道歉? 不,他没有。非但没有,还小人得志,给李恪篆刻墓志。挖空心思寻找李恪破绽,为了就是长孙老贼的恶行合理化。 结果呢?就找出一个不小
  • 0
    征高丽不是李治监国,无忌被带到了高丽。李世民不信任李治、无忌。 刘洎上书:伏惟陛下庭睿膺图,登庸历试。多才多艺,道著于匡时;允文允武,功成于纂祀。万方即叙,九围清晏。尚且虽休勿休,日慎一日,求异闻于振古,劳睿思于当年。乙夜观书,事高汉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王。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子优游弃日,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也。加以暂屏机务,即寓雕虫。纡宝思于天文,则长河韬映;-玉华于仙札,则流霞成彩。固以锱铢万代
  • 25
    李恪死于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你们说他是不是被龙王召唤走了。是传说中的玉龙 二月二节日传说 相传,唐朝武则天称帝,夺了李氏江山,改国号为“周”,自封大周武皇帝。玉帝得知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不给人间下雨,以示对这位女皇的惩罚。 从立夏到寒露,整整一百多天滴雨未下,庄稼枯了,河塘干了。人们向龙神呼救,喊哑了嗓子,哭干了眼泪,众龙王不敢违背玉帝的旨意,没布一滴雨。 一天,远处飘来一朵云,云
  • 18
    家谱这个东西我历来是不怎么信的 附会的太多 但有些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比如这个说明三三的后代很多出将入相
  • 216
    某些人黑杨妃没公主封号,因为史书没记载,那到了高母这里没记载怎么一定是国公夫人了?真是双标。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都曾封赵国公,怎么没见一个赵国公夫人?宋代郡王的妻子都可以是追封国夫人,别说唐代的有些小妾了 《礼记·曲礼》: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 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旧唐书》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
  • 11
    高力士跟吴王家族关系密切是正史明确记载的,高力士出身岭南冯氏,姑母是李恪第三子李玮的媳妇,冯氏被武则天打倒后是李恪长子李千里送他入宫、从此飞黄腾达的。李恪孙子李祎曾被人陷害,还是多亏高力士帮他求情才洗清冤屈。
  • 5
    都表示南和县主只是被李三定亲给突厥 但是并没有成功嫁过去 作为小杨和恪粉真心不希望他们的后人被hq
    拂尘 1-26
  • 373
    贞观夺嫡之争
  • 39
    发现武则天上位可能和永徽四年冤案有关 阿武上位许敬宗和李绩功劳最大 而他们和永徽四年被牵连的好多人关系不浅 许敬宗女儿嫁长乐冯氏 李恪儿子在流放岭南期间娶长乐冯氏 李千里当岭南招讨使的时候貌似许敬宗外孙在他手下干活 许敬宗外孙还阵亡了 李千里进贡的高力士也是长乐冯氏 李绩看似和永徽四年冤案众人没什么特殊交集 然后贞观3-4年 李绩 薛万彻 柴绍 李道宗 执思失力一起合作打突厥 就是这次迎回萧后 阿武积极争取封后是永徽五年
  • 5
    石刻内容与新唐书里的吴王世系能对应起来,可以补全终唐一代33的部分留有姓名的后人谱系
  • 41
    据《旧唐书》及《新唐书》中记载:“太宗十四子:......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
    blondesherry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