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这段话,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一般的翻译是,告诫人们每个人要懂得自己的认知不可能达到完备,绝对,总会有盲区。我觉得,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以其病病。病病,就是多次的病出现。那么,圣人也会有病病的状况。也就是说,圣人并不是天生就懂很多知识道理,他也是一次次从无知变成有知,从不懂到懂。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怕尝试新的事物,其实每个人一开始都是不懂的。一个人不断地从
-
101正题如问
-
1我如何才能做到不被束缚?
-
0
-
8
-
44
-
2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种断句方式看上去差不多,而实质上相差十万八千里。“无名”,没有名称,不知道那叫瓜,更不知道那叫南瓜,那叫西瓜,这就是天地之始的状态。有那么一天,有人说那是大象,那是小猪……各种各样、千千万万,一旦有了名称,事物就有了分别,就有了万物,名称就好处万物的母亲……。“无”,空的,啥也没有,名天地之始,意思就是,天地开始是
-
0
-
2
-
0
-
14
-
27佛门吧被净土宗把持多年,害人无数,最近终于被关了,度娘功德无量。 ————————————————— 下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净土宗。 ————————————————— 净土宗一开始主要是念佛得佛力加持,消除己身业力,从而在佛的帮助下进入极乐净土。 关于极乐净土,祥见佛说阿弥陀佛经。 当净土宗越发壮大后,教义也慢慢多了起来,光念阿弥陀佛还不足以进入极乐净土,还需要供佛礼佛,到后面还要供养僧众,这些都是消除业力
-
28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天一老师的译文: 一条道路,从a点可以到达b点,但是,从a点到b点不是仅有这一条路,而是有无数条。 一个物体,可以命名为a,但是,这个物体不是只能命名为a,也可以命名为b或c或d。 各位道友觉得如何?
-
6谷,通浴,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本义:大一生水。
-
2道德经的善是超越对立的理念,讲的是平衡,天道运行只做一件事,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恶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对立的状态,破坏平衡,有偏私。掌握规律的人就是秉持守中思想,兼顾双方利益,这即是道德经的善恶观。
-
92求问。
-
0
-
12帛书第60章: 治大国若享小鮮。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我解释的《老子》走的是副本路线,“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没办法,主线解释想不通。尤其是这章的主线解释思路,我看过很多依然想不明白,真是头大,为了不影响主线释只能走副本路线。 (文中“点”换成“占”) 【推敲过程】 “治大国”,什么是“大国”
-
79
-
0
-
0
-
127浅谈见山是山
-
1权威让人望而生畏
-
7好心晴三部曲 壹:通明之书 一.歪风邪气 李四说:现在有人说秦桧是人才 ,我该怎么理解? 张三说:秦桧陷害忠良 ,不能算是人,人才更是无稽之谈, 它只能算个***。 岳飞是忠臣良将,在国家危难之际,千古流传的民族英雄 。 假如岳飞没有被秦桧害死,岳飞一定还会带着宋军攻打和消灭金国 。而不是岳飞被秦桧害死 ,宋朝才得以保全。 秦桧害死岳飞的主要原因有俩个,一个它本来就是个遗臭万年的玩意儿,二个它明知道岳飞是个忠臣 ,早晚得把自
-
13水煮
-
4
-
2
-
14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期?
-
0
-
2719【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910太上,不知有之,这是不是意味着最好老子吧的吧友不知道老子吧有吧主?68道德经不是唯心和唯物的划分,常识的把“唯心”定义为虚无不可琢磨,把“唯物”定义为真实客观存在,用“唯心”代表无,用“唯物”代表有。但在道德经中“有”不是实有,无不是空无,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即无形,大道无形,不是不存在,亦非实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中必然有“无”,“无”中必然有“有”,此即非有非无。如道德经的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270道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道德经是治国论。道德经是空想社会主义。2亨:通享,献也。 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0自性清净 本自不动 因缘生灭 空而不空 我自本心,本自清净,本自不动。用心之时,心亦有。不用心时,心亦无。无心之时即自性。本元自性,常清常静,如如不动。不起心时,就是平静如水,清净如镜。 如何才能知道本性清净? 只有明心见性时,才能知道本性清净,如如不动。三藏十二部经都是讲明心见性,都是教你如何明心见性。但是,末法众生很难悟明古经义理,不知从何处见性,不知从何处下手悟明自性。所以,才出现《实证精华录》帮助1作者圆方原创 20241226 人类期盼已久的万法归一,长生不老之方法,今天终于被鸿稀先生大白于天下了,这一下扫除了两千多年人们心中的阴霾,人类从此看见了光明,人类从此将步入正道,长生不老将成为现实。 鸿稀先生在冬至日,一阳升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石破天惊地首次公开了天地间大道最真实的东西。 鸿稀先生曾多次强调火候和时间,那个时候我还真不懂,今天我才初懂。 古人在地支藏干与脏腑关系中就揭示了精满不思欲,气满不思食4什么是家?2321要求:1,40岁以下。2,本科学历。3,有唯物主义哲学基础。4,非佛教徒。 讲解方式:发帖,回复。22【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 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16关于上德、下德的争论,从来未曾止息。 我在此说一个关于那个时代“德”的真正释义。 《韩非子》也是先秦时代的著作,其中就有提到关于德的问题。“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 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或许后世都以为“仁德”不够就不能行武吧?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哈!上古之“德”,其实指的是能量。“道生之,德蓄之”,能量不够,当然不能立即打仗,既打不过,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