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吧
关注: 3,385 贴子: 15,905

亡国史,亡天下史;民族之痛,痛彻心扉。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3
    发下全十四册南明史资料
  • 1
    寻寻觅觅到了贴吧,不知道有没有志同道合的南明史群,一起煮酒论英雄
  • 1
    按照一般来说应该是某某文官督某某武官复何地,这督和总兵之间加个顿号是什么意思
  • 15
    南明的溃败,甚为可惜,在李闯,满清,南明三方势力里,南明从人口经济军队数量版图,都是最为雄厚的,结果一年弘光授首,国破家亡。南明之所以败亡如此之迅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军阀拥立皇帝,导致中央被军阀绑架,没有威信和力量指挥军队北伐防御。还有一个是朝臣联虏平寇的错误国策,贻误战机一错再错。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草包忝居高位,误国误民,我要批评就是史可法,南明的正统之争,军阀乱政,史可法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 14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想要成为本吧的风流人物吗?那就来这尽情的水吧!十八级的未来不是梦!!
  • 7
    鸦片战争之前,一直都有反清复明的残余势力活动迹象,甚至是咱们的当代,某些国际帮派甚至是政党也和曾经的复明势力有关。清末云南地区发生的清法战争,除了冯子材的清军势力,也有复明势力“黑旗军”的介入…………但是清末有义和拳,有太平天国,也有一些其他起义比如回乱,疆,藏,蒙……为何却没发生声势浩大的复明运动?难道清末纷乱时期不算是复明势力最应该振臂一呼的特殊时期吗!
  • 21
    就是讲南明时期历史的学者、文人写的书,各位看过几个版本,不包含网友出的那种通俗读物。
  • 0
    这几天有人去勐腊吗? 我想把这个心愿了了 以后便不再看南明史了
    信信 1-22
  • 127
    1郑成功虽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是从未拿明永历皇帝当皇帝,也未为明朝复国做过具体贡献,所作所为均是为了壮大自己的闽系水军实力,郑成功临死时自己亲口说“无面目见先帝陛下”。2与李定国约定起兵,结果自己按兵不动,致使南明错过了最好的反击机会 ,3长江战役在南京城下贻误战机,导致满清援军到达,郑成功大败,同时弃同盟张煌言浙系水军不顾,独自逃命,4所谓收复台湾,其实是郑成功当时已经无处可去,福建和长江都被满清
  • 6
    各位南明史同好们。起初小可书荒的时候,看到一本《崇祯十五年》开始看明末历史小说。看完《崇祯十五年》后又看了两遍顾诚的《南明史》,后又看了灰熊猫的《伐清》和《窃明》,老白牛的《明末边军一小兵》初看时觉得描写太糙了些没能看下去。最近刚看完老白牛的《续南明》最新章节,没想到断更两年多。其他无名气也无足够篇幅的或者太无厘头的明末穿越文就没再看了。我之愚见,这些书各有所长,但难评上品,《十五年》逻辑自洽节奏
    大漠老兔 11-21
  • 4
    假如当初朱聿键没有被郑芝龙掌握,而是跟李定国合作,在李定国两撅名王后,又是否能以正统名号聚集天下所有反清势力?
  • 5
    来源:封面新闻 记者 李庆 王越欣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会议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位于眉山市彭山区的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四川江口沉银遗址,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北距成都市约60公里,南距眉山市约20公里。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五年时间,该遗址先后经过四次考古发掘,迄今已有6万余
    汉武帝 10-14
  • 5
    每周日晚上九点,关注南明史吧官方扣扣群,增长知识,感悟人生,
    凡雪 10-6
  • 15
    本帖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仙侠小定国” 感谢整理者:SleazeRon(西門殺豬)、仙侠小定国。 一楼授权图。
  • 9
    穿越南明永历皇帝,在即位之初解决权臣丁魁楚,夺取兵权,以广东为基地反清复明的题材,正剧向历史文,目前已经到了收复福建的部分,六十万字,就是更新有点慢
  • 4
    如题!所谓明献宗朱红珍建立的澜沧南明兴朗小朝廷事件到底算野史还是纯粹网络杜撰呢??
    wbz1234568 8-28
  • 0
    电子本 分享一下
    信信 8-12
  • 3
    应该是到了南明后期的时候,重生在夔东十三家那里,还与吴三桂洪承畴打过交道。后来站住脚了,经常在长江上逛,水军很厉害。就记得这些
  • 23
    老生常谈了,还是得回到万历年间的破事
  • 0
    隆武皇帝带一群文武和东厂锦衣卫等部下撤退到鹩哥寨,继续秘密组织反清复明,创立了大名鼎鼎的天地会,一直影响到现代。如洪拳,康王庙等等都与此有关。 https://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8057920883187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2/10/84878501_1129381399.sht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22/10/84878501_1129381627.sh 带链接原文请在个人图书馆及微信搜索:隆武皇帝和鹩哥寨及天地会
    RonGD 7-29
  • 27
    1LBD 南明弘光帝“失德”驳议张玉兴 网上载的一些大都只有前面一点对失德的叙述,却没有后面的驳议,不知怎么回事。 提供一些参考。:-)
  • 28
    金声桓和王得仁起初叛明投清,仅凭少数兵力取得江西,后来与满清命官发生矛盾,最终与满清决裂,反正归明,金与王是一个不错的中级军官,战术水平过硬,敢于打硬仗苦仗,后来南昌被围,反复出城冲击清军,全城饿殍也决不投降就证明了就一点。可惜战略眼光欠佳,毕竟没什么文化,没有采用正确的策略西攻武汉,误听妄人黄人龙的纸上谈兵南下围攻赣州,最终顿兵坚城,迁延时日,被南下和北上的清军合围。但是,金王虽败犹荣!展现了明
  • 3
    有谁知道他的墓在哪吗 有生之年一定去祭拜
  • 1
    最近在读顾诚先生的南明史,上面说“(阿济格)看得大同镇臣姜瓖威望素著,十二月三十日委以总督重权统摄诸军”围攻榆林高一功,则阿济格自榆林南下延安的时间最早当在十二月三十日,又上文提到阿济格攻延安时,“王分兵围之二十余日,未下。”下文又说“冬十二月,克延安”,这个时间不矛盾吗?十二月三十日阿济格开始南下延安,在延安打了二十几天,最后还在冬十二月“克延安”?
    虞化龙. 7-13
  • 0
    钱海岳先生《南明史》义例中提到“昭宗(朱由榔)入寺而木偶起立,见羁而神告真符。”“金声桓之德宗”“瞿式耜之松仙”。有没有老师了解这些事?
    老鬼 7-4
  • 20
    传说中的逼死坡
  • 2
    我拿李自成再襄阳募民然后纳其子粒的记载,批评顾诚说的“没有证据证明李自成让百姓纳粮”。这个日本人说“李自成在襄阳纳其子粒”是很特殊的。我说“顾诚没说这个很特殊”,也说了“没证据证明李自成让百姓纳粮”。那日本人就回我“没有还说个继而”。然后就润了
  • 214
    我读过一点南明史,其中非常印象深刻的是顾诚查找翻阅了李岩周围所有地方的县志,但是找不到任何关于李岩的记载,再结合李岩的其它记载,推断李岩很有可能不存在。可以说,这个推断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是顾诚为什么不对李自成的劣迹做此等分析? 李自成是南明史的前半部的主角,且顾诚对那些李自成的劣迹是完全否定的,比如对于《明史》里面的记载。但是事实上顾诚自己在写南明史的时候也并未完全否认明史,所以难道不是双标吗
    无形abc 6-10
  • 0
    永历皇帝敕命之宝御玺原印钤盖印花 此玺青玉质蟠龙钮 永历帝自昆明仓皇奔缅落于五华山 清末出土 今藏云南省博物馆 为今仅存明代帝玺 弥足珍贵
  • 0
    虽然和历史上的南明没有关系,但是不妨以之为南明的代表性纪念地,建立相应场馆,以慰思古之情。
    akven 5-30
  • 2
    近来准备前往扬州,求教诸位,除了登上金山寺缅怀一下张仓水,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吊古的吗?
    信徨 5-20
  • 20
    想问一下有没有人知道南明兴朗政权吗(我知道这个圈真的很冷)想求兴朗政权的史料吖
  • 2
    十二月十五日,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明军精锐的清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东面直扑广州,广州重镇在顷刻之间被攻陷。 绍武帝朱聿鐭见大势已去,混在乞丐之中打算逃出去,无奈还是被清兵发现,被关在东察院,在拒绝李成栋送来的饮食之后自缢而死。 苏观生在墙壁上写下“大明忠臣,义固当死”之后悬梁自尽。从各地逃亡广州的明朝亲王郡王十六人皆被清方处斩。 后人将绍武帝以及苏观生等大臣的遗骸合葬在广州城北象岗山北麓,后来迁到越秀
    CAN_wang 4-22
  • 26
    大家如何评价马士英呢
  • 23
    即使卢桂生不去告密,这一仗也很难赢,李定国应该转换思路打进攻战,而不是被动的打伏击战!
    夏下浓 4-14
  • 5
    永历三年,十一月与忠贞营的淮候刘国昌出兵 是月二十六日, 至浔州(今广西桂平) 二十七日吐血病死 三军哟哭,如丧父母 唉,真正的战略家,民族主义者。 堵公可惜了
  • 93
    我要吐槽一下。 1、孙可望降清之后,满清待之极厚,然后顾先生怒喷南明在1649年孙可望归附南明的时候南明在封一字王上的刁难。 我想说的是,满清在爵
    蜀山 11-18
  • 2
    攻取宁波因为废绅谢三宾告密而失败 谢三宾唯利是图, 本意是保住他的家产并且求用于新朝。 没想到“功不见录”, 清朝巡抚早就对他的巨额财产垂涎三尺。 故意说成“同谋panni,捉拿入狱” 然后先审问的谢,这人毫无作态,像条狗一样跪在地上祈求,而不得的其所 后审问华夏 事先清朝巡抚已经告诉华夏,是谢告的密 “谢汝冤家,可力引之,当为汝报仇” 华夏却在公堂上义正词严 “谢为人所不齿,蒙尘秃耳 而反清复明赤忱。谢乃一反复小人 行
    白 荒 1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