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鸿明家有宠物鸟吧
关注: 35 贴子: 145

交流宠物健康咨询正确喂养疾病防护训鸟指南

  • 目录:
  • 其他
  • 0
    麻雀走路为什么是跳着走呢?为什么它老用双腿蹦蹦跳跳的呢? 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以喜鹊、山雀为代表的树栖鸟类在地面活动时多采用双足并跳的方式,而雉鸡、鸽子等地面活动为主的鸟类则演化出稳健的交替迈步能力。作为典型的树栖物种,麻雀虽然需要定期落地觅食,但其生理结构仍保留着鲜明的树栖特征,这便形成了我们熟悉的"麻雀跳"现象。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麻雀的肢体结构完美诠释了"适者生存"的进化法则。其下肢
  • 55

    广告
    10:34
  • 0
    嗉囊是很多鸟类在食管的中有一个膨胀部位,主要用于食物的运输、贮存和消化。当鸟儿的胃部充满食物时,吞咽的食物可以储存在嗉囊中,使得鸟儿一次性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很多鸟儿,比如帝企鹅从海洋带来的食物就储存在嗉囊中,然后带回家喂雏鸟。没有嗉囊的鸟类不能在体内食物储存食物,就意味着其食物消化很快,更容易饿,需要不停的寻找食物。 有些鸟类包括部分猛禽的嗉囊退化,没有相应的功能,吞食的食物就进入了胃部。胃分为
  • 0
    “劝君莫打三春鸟,雏在巢中盼母归”,中国古代的这句诗并非仅仅出于“仁者之心”、“好生之德”,而是寓有保护鸟类资源的深刻含意。 大部分昆虫的繁殖季节都从春天开始。如果春天能够抑制昆虫的繁殖,在夏秋天可以大大减少昆虫的数量。在春天消灭一只苍蝇,在夏天可能会少1000只苍蝇。而鸟类的繁殖季也在春天,为了喂养小鸟,亲鸟必须加倍努力地捕猎昆虫带给小鸟吃。这就大大抑制了昆虫的繁殖。 人们熟悉的杜鹃,又称布谷鸟,是吃
  • 0
    提起啄木鸟,一般人会以为它们是吃荤的,就是吃隐藏在树皮下面的虫子,帮助树木去除虫害,因此还被誉为森林医生。但有一个吸汁啄木鸟家族,其家族4个成员大部分时间以吸树的汁液为生,偶尔才吃虫子。其中,有的啄木鸟对某些树种来说还是鸟害。 威氏吸汁啄木鸟 食性使然,吸汁啄木鸟家族成员的舌头与自己的亲戚们相比,不仅太短,而且末端呈毛刷状,没有钩状物,只适合舔食。 没有墨线比划,竟然会有这么整齐均匀的作品 虽然舌头不给
  • 0
    雏鸟的体质弱,食物应该尽量营养均衡好消化易吸收。淘宝店里有专门的雏鸟干粉粮搭配昆虫粉营养均衡。针毛期的雏(18天以下)雏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针毛带针筒羽毛,进食多,长的也快,此时要让小鸟吃了就睡,在睡梦中长大,千万不要惊动,不要拿出来玩,只有睡得好才能长的快。 怎样才知道小鸟是否吃饱呢?小鸟吃饱了,就不会再张嘴乞食了。小鸟每天的第一餐应该在早上6:30到7:00左右,然后隔3个小时一次。最后一餐应该在晚上9点左
  • 0
    一般雏鸟全羽后或者即将全羽就可以入笼。入笼过晚,难服笼,容易闹笼。 当然也可以不用等全羽站起来就可放入笼中,针羽期的雏鸟也可以提早入笼养,不过要做好保暖措施,要在笼中做一个暖和的窝。喂食的时候再拿出来在手上喂。这样可尽早让雏鸟熟悉笼,让雏鸟知道这是它的家,对认笼不闹笼都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雏鸟刚入笼 ,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这时它的本身体温调节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偏
  • 0
    又到一年一度育雏时,有很多鸟友,特别是新手们,对选出理想的雏鸟,存在有很多的盲目性,在选择雏鸟时,有人主张看“品相”,有人主张看“投缘”;我认为绝对不能单一来看,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即以健康与大胆为首选;“品相”者——就包涵有“健康”,“投缘”者——就包涵有“大胆”。 鹩哥雏鸟的选择: 1、选头窝(2~4月上市,保证是越鹩头窝),选20左右日龄的雏(一般30日龄的雏即满月鸟就能独立生活),先天性好,体质相对要
  • 34

    广告
    10:28
  • 1
    过年期间大街小巷都开始售卖烟花爆竹,过年不放鞭炮似乎少了点什么。你喜欢爆竹带来的热闹,但对于大部分鸟儿和其他宠物来说却是灾难。 每年因为这热闹非凡的鞭炮,导致鸟儿惊吓惊飞,患病甚至受伤,所以在过年期间,给大家打个预防针。鸟儿天性胆小,并且听觉灵敏,鞭炮和烟花的声响,能够把鸟儿吓死不是开玩笑的。“惊弓之鸟”就是吓死的典例。 在养鸟的过程中,其实鸟儿对环境、陌生人、噪音、光照等因素的刺激有一定的应变和适
  • 1
    距离过年没有多少天了,很多朋友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要出远门或者外出旅游春节过年回家自己的鸟怎么办,有条件的朋友能带回家尽量带回去,毕竟自己养的鸟儿,熟悉喂养习惯,带不回去的朋友怎么办呢? 如果外出个两三天,可以放足够的食物和水让鸟儿自己吃 ,但是超过一周的朋友就要注意了,个人是不建议让鸟儿自己呆在家里,长时间没有照顾鸟儿,更换饲料、饮水和打扫笼具就很有可能导致疾病,毕竟都是当宝贝养的。 所以这个时候
  • 0
    最近有鸟友向我咨询家里的鸟儿掉毛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鸟儿每年会有两次换羽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时间鸟儿就不会掉毛。偶尔在笼子周围或底部发现掉落的羽毛,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心,尤其是在换飞羽或尾羽期间,鸟儿可能会大量换羽,但其他时间也可能会出现零零散散的落毛。 我们可以捡起掉落的羽毛仔细观察。如果羽毛是完整脱落的,基本上可以排除疾病问题。然而,当发现鸟儿掉落过多的羽毛,或者露出
  • 0
    逆流热交换:血管形成的复杂网络有着逆流热交换的作用,当血液从双脚回流到身体时可以对其加热。如图所示的温度变化(黄色箭头)机制可以减少热损耗,从而节省大量的能量。 像海鸥和鸭子这样的鸟类可以忍受长时间站在冰上,这是由于局部异温性的缘故,即保持核心体温的前提下,肢体末端温度可以偏离核心体温。要保持双脚整体的温度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因此鸟类选择让脚就这么冻着。在逆流热交换效应下,温暖的血液仍然会流到双脚
  • 0
    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骤变,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鸟儿易患急性感冒或肺炎,发现救治不及时就会死亡。有一些老弱鸟或冬季还未换好毛的鸟,经不起寒冷的侵袭,容易冻死或患病。 根据自己的饲养环境也要防治天敌侵害。冬季野外食物少,老鼠、野猫、黄鼠狠、猫头鹰很喜欢光顾笼鸟,造成伤亡,残不忍睹。 注意鸟儿的每日食量增减的变化,一般为了增加体内脂肪抵御寒冷,冬季鸟儿的采食量大增,需要供给充足的食水,特别注意鸟儿的饮食情
  • 23

    广告
    10:22
  • 0
    预防鸟类中暑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它们面临的一种严重威胁。所有生物都可能遭受中暑,人类也不例外,由于鸟类对热应激的反应能力较慢,它们更容易受到中暑的伤害。因此,认识鸟类中暑的征兆并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是主人们必须掌握的知识。 鸟类中暑的症状有: 1. 高体温 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鸟类开始出现所谓的热应激。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降温,鸟的体温就会迅速上升,最终导致中暑。 2. 异常行为和呼吸困难 鸟类中暑的一个最早症状
  • 4
    很快雏鸟就会上市,在这里说一下饲养八哥教语说话需不需要捻舌,八哥需不需要捻舌这一问题很多人都有询问过,很多饲主也用自己的鸟儿证明了即使不帮八哥捻舌它们照样能够很好地学会说话。相反有些捻舌后的八哥因为操作方法不当反而会出现不敢说话或是不能说话的问题。   另外八哥说话靠的并不是舌头,八哥脖子部位有丰富的肌肉群,组成鸣管,只是发声器官,所谓的“说话”只是丰富的鸣叫。捻舌可能会给八哥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如
  • 22

    广告
    10:16
  • 60

    广告
    10:10
  • 96

    广告
    10:04
  • 0
    鸟类整体消化系统短,这是为了减轻自身的体重来适应飞行,不同种类的鸟有着不同形状及构造的喙部,这与鸟类物种的食性有关。 嗉囊是消化道中段一个特化的膨大结构,有储存及食物软化甚至初步化学消化食物的功能,鸽子和部分鹦鹉的。有些鸟类包括部分猛禽的嗉囊退化。鸽子及一些鹦鹉在育雏期内嗉囊能分泌嗉囊乳,返流饲喂幼鸟。 胃分为前部的腺胃和后部的肌胃,腺胃主要有分泌消化液,储存食物及向肌胃推送食物等功能。肌胃主要起研
  • 46

    广告
    09:58
  • 23

    广告
    09:52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