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关于抗乙肝病毒治疗这一临床验证多年的科学手段,很多患者及其家属还存在疑虑。 疑虑之一是“我现在
-
2记得曾有研究说乙肝感染的人,普遍容易缺维生素D
-
41.顾虑重重,不抗病毒 某些患者的病情需要抗病毒治疗,医师也建议其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少数乙肝患者
-
1中国是不是乙肝大国? 中国曾是乙肝高发地区,1992年前,我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约占9.75%。因近年来新
-
0接种乙肝疫苗以后抗体的产生时间因疫苗和个体而异,对新生儿和健康人群而言,打完第一针后约30%的人发生抗-HBs阳转,之后每打完一针阳转率逐渐递增,同时抗-HBs滴度液逐渐升高,亲和力逐渐增高,直至完成全程免疫后,约有90%的抗-HBs阳转率,抗-HBs亲和力达到成熟。机体内抗-HBs逐渐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时间延长抗-HBs滴度因各种消耗和代谢而逐渐降落。
-
0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两者同时增高,就只能是肝胆疾病。同时轻度增高见于转氨酶大幅度飙升的肝炎;同时明显增高、或增高几倍于转氨酶,主要发生在胆管系统疾病
-
1除了通过血液传播外,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对于这两种传播途径,可以肯定,病毒复制量越高,传染性越强;病毒复制阴性者传染性很小。不过,配偶间一方打了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另一方无论乙肝病毒复制量多高,也不会传染。而高病毒复制的母亲可以通过妊娠晚期用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复制量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再加上孩子出生后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方法阻断母婴传播,99%以上的乙肝妈妈都能生出健康宝
-
3说到乙肝,很多人会提到肝掌和蜘蛛痣,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
3“小三阳”病毒为什么总也清除不了?
-
1乙肝病毒是一条有3200个碱基连接起来的DNA链,专一的淋巴细胞攻击的靶点也就是病毒变异的位点。
-
0HBV DNA有4个基因,其中C基因负责合成E抗原。病毒C基因受专一的淋巴细胞攻击的靶点在它最前端,叫做前C区,前C区变异后就不能合成E抗原。另一个靶位在C基因前面不远的位置,称为C基因的启动子,启动子发生变异会使病毒合成E抗原的能力减弱。 “小三阳”病毒不是前C变异,就是C启动子变异。病毒能够不断复制,却不合成E抗原。专一的淋巴细胞不能认清“小三阳”病毒,就不能完全清除,总是有些病毒会漏网。
-
0慢性HBV感染分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
-
0“小三阳”的慢性携带者血清病毒阴性,有时也可有很低水平的HBV DNA,而多次检查血清转氨酶都正常。“小三阳”的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却不一定有“大三阳”病例那样高的水平;而且可有波动,有时可能正常,但多次检查中的多数是不正常的。
-
1HBV感染者没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
-
0接种疫苗以后抗体的产生时间因疫苗和个体而异,对新生儿和健康人群而言,打完第一针后约30%的人发生抗-HBs阳转,之后每打完一针阳转率逐渐递增,同时抗-HBs滴度液逐渐升高,亲和力逐渐增高,直至完成全程免疫后,约有90%的抗-HBs阳转率,抗-HBs亲和力达到成熟。机体内抗-HBs逐渐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时间延长,抗-HBs滴度因各种消耗和代谢而逐渐降落。
-
3何首乌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本草纲目》中对它有这样的描述:“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 那么肝病患者可以用吗?
-
3达到停药的标准,以后还会复发吗?安全吗?
-
1我国有许多能有效控制症状的护肝降酶药物,由于某些原因还不能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要暂时应用护肝降酶药物来控制症状。 急性乙型肝炎极大多数都能自发痊愈,护肝降酶药物有助于减轻症状;许多严重的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护肝降酶的辅助作用。 然而,对于一般慢性乙型肝炎,许多医生、更多病人,将辅助药物用作主要治疗,满足于一时的血清转氨酶正常,而病毒持续复制,可能延误病情。要知
-
0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有3种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乙肝母亲所生宝宝在出生后立即给予主动+被动(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母婴阻断措施,绝大多数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均可被阻断。
-
1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吗?
-
1护肝降酶药物只能暂时缓和病情,停药后几乎都会复发,于是药物停停用用,病情时好时发,有些病人因而耽误了抗病毒治疗,反而使病情逐渐加重。
-
0“大三阳”慢性携带一旦肝炎发病,逆转的只有10%多一点。经短期服降酶药,如无望恢复,抗病毒治疗无可替代。
-
4乙肝患者能喝咖啡吗?
-
3免疫耐受性就是免疫功能低下吗?
-
0当患者遵医嘱每天服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时,医生需要测量患者的HBV DNA 水平以评估药物是否起效,是否降低了患者的病毒载量。抗病毒药物通过干扰病毒DNA起作用,病毒便不能有效复制。因此,医生测量患者的病毒载量,以确保抗病毒药物起效。
-
0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并不能杀死乙肝病毒,只是抑制它的复制,由于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存在,即使HBV-DNA已经转阴,如果停用抗病毒药物,仍有可能出现反跳,即HBV-DNA再次变为阳性。因此,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能只根据HBV-DNA水平决定是否停药,而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否则会导致治疗失败,甚至病情加重。
-
1替诺福韦能预防母婴传播?
-
3乙肝病毒主要检测三对抗原抗体,因核心抗原在血液中无法检测,故主要检测5项,俗称两对半。 1. HBsAg:
-
11. 首先,护肝治疗不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满足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肝患者务必进行抗病毒治疗。 2. 能少
-
0血清HBV RNA的检查有什么帮助,跟DNA的检查有区别吗?
-
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亚洲地区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清除被
-
2满足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肝患者务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未达到抗病毒标准的病人,如果出现肝功能异
-
1乙肝引起肝损,不同进展有区别,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的早期、可逆阶段,肝脏储备功能尚未明显受损
-
3保肝药是能够改善受损害的肝细胞代谢、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达到改善肝脏病理、改善肝脏功能目的的药物。即通常所说的保护受损肝细胞的药物。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因很多,因此在保肝治疗中,首先应去除病因,然后进行保肝治疗。
-
2替诺已经和恩替卡韦并肩作为指南一线用药,那么替诺福韦的效果怎么样,哪些患者可以用呢
-
3抗病毒期间常常发现肝功能波动或病情反复,疗效并不尽人意。可能是非药物性因素生产的不良影响。 那
-
4据《eLife》文章报道,追踪两类乙型肝炎病毒(HBV)地理来源和全球传播,发现D型和A型(HBV-D和HBV-A)起源于中东和北非,并且两种基因型的全球传播模式差异迥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HBV是世界上最大的病毒性流行疾病之一,它是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约2亿5700万人感染HBV。该病毒分为九个基因型(A-I)。HBV-A和HBV-D遍布世界各地,A型在欧洲和非洲比较盛行,D型在欧洲和中东流行。
-
2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恢复了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除了肝癌,哪些情况甲胎蛋白也会升高?
-
0Hepatology International杂志发表研究发现,HBsAg<1000 IU/mL的e抗原阴性患者,连续注射基于HBsAg的乙肝疫苗是安
-
2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辅助诊断血清标志物。《2017年原发性肝癌诊
-
1从肝脏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为了区分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医生们把肝纤维化分为F0、F1、F2、F3和F4,5个等级:F0为无肝纤维化,≥F1为轻度肝纤维化,≥F2为中度肝纤维化,≥F3为重度肝纤维化,F4为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纤维化发展到最严重的结果。
-
0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查出有表面抗体后,是否都要在检测乙肝五项的同时查一下HBV DNA呢? 乙肝小三阳,HBV DNA阴性或很低水平的妈妈所生孩子与上面的情况一样,无须检测HBV DNA。但乙肝大三阳,病毒高复制的母亲,尤其是孕期没有服用抗病毒药的母亲所生后代,最好在检测乙肝五项的同时检测一下HBVDNA。
-
2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癌转移复发?
-
4替诺+替比联合治疗怎么样呢?有人试过不
-
1目前,慢性乙肝、肝硬化还很难被彻底治愈,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在大多数情
-
1
-
1近来有研究团队将替诺福韦联合替比夫定以改善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