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分分夜归人吧
关注: 5,576 贴子: 904,858

为喜欢品茶赏壶的朋友提供和谐之家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如意如意,如我所意。 此壶呈四方,以圆弧为边角,完美的诠释了何为方圆,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故名浑方如意。 壶身对称而出如意纹,纹路延绵不绝,壶把与流上亦刻线条,使之绕壶身走了一遭。纹路深浅适中,颇显工之巧妙。 壶盖以菱形条作桥式,饰以如意纹,构成了桥形如意钮,与壶身相呼应。 整壶做工精美,颇显秀气。经冲泡使用,朱泥之褶皱纹渐显,温润如玉,观之抚之,愈发心欢。 此壶底款亦为86年出口日本章。经查,作者为张静
  • 12972
    受多位吧友的嘱托,重新开签到贴,今天也是上一个签到贴的,整整40个月,重新开一贴,体现我们本本吧吧友的团结。 这个贴我们就从一开始往上数吧,正向数数,这样如果贴吧不停止,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就可以无限的签下去,看看什么时间能打破上一个贴的记录。 内容:文字和照片,非无意义的灌水。有感觉了发几层楼,无感觉了几天不发默默欣赏。可以是对人与事的感想,也可以是随手拍的照片,附上简单的介绍..以上这段话是橄榄兄的原话
    来酷52 18:16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6
    是日,又是春雷阵阵,伴随而至是一场滂沱大雨。 竹报春,采用朱泥制成,为紫砂一厂产品,底款为86年出口日本章,其余均无印记。经查,其作者为江宏。 竹报春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圆的气息。 常见报春壶多为鸡心型,高足线,高颈箍。此壶略作改动,壶身浑圆,高足线,使之整体亦成鸡心形状。 把与流,及壶钮皆为竹节而成。流略呈三弯嘴形,把则为耳形,壶钮由数节竹节而成的桥段,正中怡为一个竹节的突起部位。 众多竹节皆展露出一种锋利
  • 4
    初见此壶,这个壶怎么是这么个模样? 再见此壶,这个壶怎么能这么个模样! 捧在手心,这个壶竟然可以如此模样! 在当今照骗横行的时代,我曾想要不要给此壶P得漂亮点,免得唐突了佳人。后来再想,不能如此唐突佳人,保持原样,才是对此壶最大的爱护。 龙窑,在众多玩壶人中的心目中,其介乎于太上老君之炼丹炉,皆为神器。 阳羡茗壶系中有记载:土色五,而色泽变化不可胜记。由紫、绿、红为紫砂构造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 此壶为龙
    古艺翁 5-3
  • 5
    一粒珠,犹如一颗七龙珠般,让人一眼看到就喜欢上了。 其壶钮为圆形,工手制一圈底座,将壶钮如珍珠般镶嵌于壶盖上。与壶身,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两颗珠子相映衬托。 壶把壶嘴皆作龙头状,如龙吐水般,伸展出壶把及壶嘴。龙头一左一右,相映成趣,呈双龙戏珠式,故此壶亦名双龙戏珠壶。 壶盖为嵌入式,壶盖与壶身极其吻合。 此壶采用老段泥制成,颗粒感颇强,但摸上去却是温润的。 此壶作者为张静,为80年代后期制成。
    古艺翁 4-30
  • 14
    我有一把木瓜壶,是我在八十年代出差,在南京从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贩手中买的。没有制做者款,只有刻绘者款为石生。刻工不错,用刀熟练,有一定功力。书载历史上用石生名的有好几位,已不在世了。多次查阅资料,都无答案。前两天通过AⅠ,才找到答案,是赵炳生。他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八十年代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陶刻班班长,和这把壶对上号了。不得不佩服人工智能的神奇! 楼下发图,与吧友共同探讨。
    大烙馍 4-4
  • 5
    玉笠壶,为张红华之成名之作,取紫泥制成,泥色温润。 全壶造型为斗笠状,从壶钮顶部开始,弧线往下逐渐𨒂伸,似有一大一小两顶斗笠叠置。壶嘴略弯,而壶把作如意制,与壶嘴相呼应。壶底处作束腰状,圆底高足。 壶身一侧书香浮雀舌,铭刻者为一粟。有诗云:催诗林吐蛾眉月,醒酒香浮雀舌茶。另一侧则一小雀停于花丛中,其尾羽翘起,身体前倾,作展翘状,似有啼鸣声传来。 壶底底款为中国宜兴,盖盖内侧有红华二字。亦为八十年代作
  • 5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繁华三千只为一人饮尽悲欢。 石瓢因其独特的造型及实用性,颇受诸多玩壶者追捧。 此朱泥竹节石瓢,异于寻常景舟石瓢,亦异于子冶石瓢,观其型,类似于日本僧人帽。 壶身略带弧线,自下往上而收,壶盖延续了其弧度,而最终登顶于壶钮中央的竹节处。 一节竹节从壶盖一端生出倾斜后横搭在另一端,是为壶钮。 壶嘴亦为竹节,从壶身长出数节竹子,是为壶嘴,而壶嘴侧生出一带叶竹枝,竹枝回转后,竹叶前后叠贴于壶身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
    是日,午后忽闻雷声隆隆。 雨后,又是万物生发时。 醇厚,乃壶身上所铭刻之字,铭刻者石陶。另一侧刻画了一小丛竹子,竹子在用力的往上冲,几片竹叶则舒展开来。 竹子旁刻有一行字:人生贵有胸中竹!妙哉! 此壶呈青灰色,整体成平盖莲子壶型,但又异于传统的莲子壶。 壶身圆润饱满,壶嘴略带喇叭型,壶盖抟圆条为边,壶钮为圆条半圆。壶把拿捏手感颇佳。壶盖内侧有作者章,名晓芹。经查阅名册,其全名为蒋晓芹。 因其极为顺手,故使
  • 3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汤感柔滑
    古艺翁 4-26
  • 5
    茶缘,为张天福所书。 壶型,矮潘。 壶身一面为用竹刀书写茶缘二字,另一面为山水画,细看之下,有数只鸟儿展翅飞翔其中,画风颇为有趣。 壶身为紫泥,壶嘴、壶钮、壶把皆为绞泥。 为创汇时期,出口日本而制。壶底印章书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一九八六年日本茶艺圣会。 得之不易,得之甚幸。
    古艺翁 4-25
  • 10
    水平壶,以能置于水中而不倾而闻名。 朱泥水平壶,则为冲泡单枞类高香茶之利器。 此壶,180毫升,底款荆溪惠孟臣制,90年代出口台湾产品。 而此壶,其不可多得之处,其为小煤窑朱泥,可称之为标本。在使用过程中其变化尤为明显,朱泥的润,朱泥的褶皱,肉眼可见。 图1中为壶双双,左边的及图2为全新,右边的则在使用中。 幸而得之,赏之,开心之源,人生一大乐趣!
    古艺翁 4-24
  • 8
    时值入夏,乍暖还寒。 曼生有一笠蔭壶,壶铭曰:笠荫暍 茶去渴 是二是一 我佛無说。 颇喜此语。 后得此壶,壶身亦铭刻了同一句话,故吾亦称之为笠荫壶。 上书乙丑年 石羽铭字样。 壶另一面为梅花,但憾未能认出作者的署名。 壶盖印有桂珍字样,壶底则是中国宜兴。 即为1985年宜兴紫砂工艺厂产品。 此笠荫壶大口,易于使用,出汤迅猛,壶身润感细腻。 其工细,气场十足,颇大气。
  • 13
    因为种种原因,我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去宜兴了,去年11月份,参加了一个朋友孩子的婚礼,住在另一个朋友开的山庄里面,当时那一片绿油油的茶园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力,约定今年春天一定要买点春茶,谁知道江南从去年秋冬季到今年春季一直非常干旱,茶园的茶树被旱死了不少,所以今年的茶产量很低,也就只能弄一点点,尝一尝,还好,终于又让我尝到久违的明前碧螺春,还是一样的心情,绝对不一样的味道,今年的茶香更浓,味道更纯正,就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75
    神舟起飞翔云升, 天外又舞中国龙。 地球终乏吸引力, 西霸难挡东来风。 天和号内扬洪波, 太空您外观海胜。 航天朋友多博明, 共饮酒泉逛天宫。
    古艺翁 4-20
  • 17
    新入大瓢一只,虽是拙物,甚是宝爱。正逢春夏之交,用来泡绿茶,绿茶养壶确实慢些
  • 76
    一对百花山野生的官帽核桃,因其形状如明朝官员上朝时戴的帽子而得名,矮而庄重,凸起为点网状,两棱宽而平直,尖顿而圆润。曾有“官帽在手,要啥啥有”的说法,故深得玩家的喜爱。此类核桃多产于燕秦岭东部。 高和边差不多都是44毫米,品相也周正,最主要配对较好
    壶汉三 4-8
  • 65
    这几天,新冠还未清零,小区管的严,无必要不得出小区。只能在家玩玉,赏壶,喝茶,并憋出小诗一首。 新冠难侵斗室雅, 小壶能容天下茶。 形神清韵有胜境, 朴实无华是紫砂。
    古艺翁 3-29
  • 22
    那天和茶友在一起聊天,她说起霍山黄芽,我赶紧问:闷黄了么?因为此前知道很多不闷黄直接做绿茶,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昨天有幸拿到了这茶
  • 72
    先赏江南花, 再饮江南春。 壶容江南景, 杯映江南人。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29
    纯玩。业余时间制得
  • 10
    不拆开喝,要了一泡熟茶,98。
    古艺翁 3-6
  • 12
    废话不说,直接上图
  • 6
    英红确实是不错的口粮茶,耐泡、汤色透亮、入口清甜略带果香味 顺祝吧友们新年快乐
  • 10
    这款世缘宫廷贡饼普洱茶熟茶,采用了勐海的古树大叶茶为原料,口感极为出色,令人难以忘怀。茶汤入口,浓郁而醇厚,仿佛能瞬间唤醒沉睡的味蕾。其滋味饱满而深邃,滑过舌尖,带来无尽的回味与享受。尤其从第二泡开始,茶汤的香气馥郁,丝丝入扣,与口感完美融合,展现出普洱茶熟茶独特的韵味与魅力。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宠溺,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往下吞咽的时候,就仿佛和田玉籽料划过自己的皮肤,又仿佛手亲手触摸到婴儿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0
    恰逢立春冬奥开, 火炬登上雪花台。 轻拨琴弦惊鸟巢, 靓丽酷妹报春来。
    古艺翁 12-23
  • 21
    秋高气爽,在家整理茶叶,找到100克竹筒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强拆成几段,20.6克没法再破了,取了把大壶,准备喝一天吧 延长润茶的时间,拆不了就用水泡吧
    0779天空 12-22
  • 40
    翁老身心闲, 人处草木间。 无酒三分醉, 有茶半神仙。 ……古艺翁
    石湖山人 11-17
  • 10
    鸭屎香,一直很是奇怪,为什么好好的一个茶,怎么会有这么古怪的名字。 莫非,和那臭豆腐是兄弟,和腓鱼罐头是近亲? 名字虽然古怪,却是众多茶友的心头好。 鸭屎香是高香茶,要沸水快冲快倒,香味浓郁,入口时初期略带点苦,但很快转为甜味,极为醇厚。这时,就算你接着喝口凉开水,也一样是甜甜的,久久的,化不开。 冬夜里,静静的看看书,冲一壶茶,慢慢的喝几口,颇为自然。 近日,经常听陈永淘的歌,听着熟悉的客家歌,所说的
    壶汉三 11-15
  • 7
    吾心安处是吾香,因有了欢喜,生活温柔清澈;而心向之处,即是你我遁世栖身的桃源。
  • 44
    声明:本文纯属个人经验,不为任何人买茶提供决策依据。如有行家指正 我会后续更新。 我2006年就开始喝下关甲沱,当年还读书 有些普洱茶卖几千块一公斤 甲沱卖几十块一公斤,估计口感也差不了多少就喝便宜的吧 。现在想想当年的想法挺可笑 茶叶喝到最顶级 顶级茶比普通的稍微好那么一点点甚至不细细去感受都觉察不到 价格就饭几倍,但是喝过顶级的再喝普通的就有点不习惯了。不过喝下关甲沱的习惯一直有所保留 干活累了整一大杯闷泡也
    闲云 9-27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8
    今年台风少,高温已经超过40天了,这不,今天又预报37度,上茶图,可以让心情凉快一点
    来酷52 9-5
  • 15
    8月的前半个月好忙,学习,三个大型活动,一下子累瘫了,这周回归正常轨迹,抓紧练琴,9月开学的作业还没完成;又开个小差,做起了手工念珠串串,自己十分满意 花篮镇楼
    来酷52 8-25
  • 372
    6月,茶友购买了一批茶,怎么也泡不出茶商介绍的感觉,于是寄茶一片与我,叫我泡泡品尝一下,根据介绍,是一个品茶高人推荐的纯料古树普洱茶,我什么也不说了,上图看看就,大家评述,一个人是说不好的。。。 。
    恐龙哥 8-20
  • 36
    童年的记忆,总是单纯而又让人怀念。 80年代,城市没有现在这般喧嚣与繁华,人们也没有当下这般浮躁与噪杂,上班没有现在这般飞速变化和高强度的压榨。 记得那时的父母还很年轻,他们跟其他街坊邻居一样,一早起来,就穿着灰、黑、蓝色的中山装,提着公文包,夹着一根油条,出门前还不忘在我脸上啄上一口,然后再不慌不忙的上班去了。 屋里,就剩下刚退休的爷爷奶奶、我、一只狗、一只猫、和一汪悠长的盛夏… 奶奶操持着家务,而爷爷
    武道然 7-20
  • 20
    位于上海朱家角往西12公里的练塘古镇,是一个商业气息很低的地方,走在小镇的河道两边,青石板桥,垂柳树下,当地的居民随意放张桌椅,喝杯茶,看本书,闭目养神,那是何等的悠闲
  • 96
    供春已经断断续续养了半年多了,表面光泽,手感细腻,越看越爱!难得在家过个周末,生普伺候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6
    在别处看到的,就弄了下来,分享给大家看啊
    hchghya 6-6
  • 7
    晒一把壶,共赏。
  • 7
    下了整个月的雨,五一荒废在家,也咳了一个礼拜了,好久没有病这么久了,今天本想找个普饵陈皮喝喝的,翻了好久,想喝的不多,见到旁边有个不知开了多久,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白茶,就喝它吧,简单冲泡了一下,哎呀,我的天啊,点解会有花香?什么花的香?再喝一口,确定,真的花香啊,太喜欢了,再尝尝,哈哈哈,爱死了,喝茶就这样,今天你不爱的味道,明天给你的可能就是个小惊喜
  • 13
    一早太阳已和我说“早安”了,前几天朋友赠送的霍山黄芽茶一直没喝,趁着天好心情心好,泡上一杯
    来酷52 5-8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10
    喝茶 盘串 放牛 看花
  • 9
    这茶还是当年从靠了本本吧茶友才来的。
  • 30
    逛茶博会,买了一套生肖茶票: 茶龙票册一件(含:甲拉一号.景迈山古籽普洱茶兑换茶票一张,中国第一枚茶生肖收藏邮票-龙茶票一套。) 甲拉一号票茶 品
  • 9
    很老的竹筒茶了,换个小壶,省点儿喝。
    来酷52 4-8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4

会员: 风云聚会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