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吧
关注: 28,259 贴子: 786,565

大家一起经营,多发自己修行中的感应和体悟

  • 目录:
  • 国学
  • 4
    现实熬不过去了,希望诸位慈悲师兄大德菩萨们相助一时…感激不尽…由于近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诸事不顺,家里出了很多事情…自己身心早已被掏空。单亲家庭,家贫如洗,六亲无靠求借无门了…父亲在我很小时候受过一次很严重穿腰伤。从此后就有些驼背了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了…然后家庭也就越发不景气了…现实社会人情冷暖唯有到了穷途末路之时才会有些感慨世态炎凉…前年父亲病了和去年陆续住院几次手术前后花了十几万大多都是借的,现
    希望着 16:58
  • 0
    🌿问:想请问《楞伽JN》第二十一集,关于“诸法像幻,但不是幻”的讨论里,总结了这几条重点: 1、诸法似幻 但不是幻 2、诸法真的存在 幻觉非真实存在 3、诸法没有本体 很快消失(幻觉也一样) 本来诸法和幻都是假的,但JN里说两者相似却不等同。根据上面的推理,诸法(妄想分别执着)和幻相(幻觉)的分别是否如下: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诸法似乎真实存在,但是在我们感知范围内,幻相都是虚的。前者是牛角,后者是兔角,所以两者定义
    Lanlan兰岚 16:05
  • 351
    本书汇集了Taiguanglin发表在百度帖吧关于佛法与修行的文章,对其脉络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将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最后汇编成册。 Taiguanglin师父以现代通俗语言,从佛教关于宇宙的起源入手,结合佛法的基础常识为读者阐述了佛门修行的方法和途径,其中结合自己的经历,用举例说明的方法,论述了修行的具体步骤,特别是打坐修禅的详细过程,为凡夫从零修到四禅下段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更为宝贵的是,Taiguanglin师父以自己修行过程中
    徐若木 15:05
  • 233
    推荐序 2014 年 2 月 25 日,楼主在百度贴吧开帖,回答佛法修行问题; 2014 年 7 月 25 日,楼主在贴吧最后一次回帖,与大家暂时告别;前后刚好 5 个月。 短短的时间里,楼主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追随。很多人开始按楼主帖子里说的方法修行,并在回帖中表示了强烈的拜师愿望。 楼主的追随者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 QQ 群Taiguanglin 群,用于楼主修行方法的交流和推广,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位颇为神秘的楼主,就是来自于韩国的出家人——Taiguanglin,也就
    徐若木 15:05
  • 27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7
    这一生
  • 9
    如果有时间我想给高维给出指导
    可否 4-16
  • 0
    都完成了,无聊啊
    可否 4-16
  • 1
    虽然看起来像人,但是法眼可以看出来不是人身。 法眼的特点,就是能看的更广, 能看见缘是否真实。
    可否 4-16
  • 0
    圣经上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经上又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你我皆是罪人,耶稣基督十字架上舍命流血代替了你我的罪,只有认识信靠主耶稣,才能与上帝和好,恢复祂起初造我们的美好关系,灵魂得着永恒的生命。盼望你也能得着这份新生命!耶稣爱你!如果人拒绝主耶稣,末日审判的判决就是「离开上帝。地狱就是与上帝永远隔绝的地方。人若离开上帝,只能和魔鬼、邪
  • 0
    🌿问1:我看到有这样一个公案。释迦F在世时,有老夫妻二人,用一斗谷的谷子来记录念“阿MI陀F”的次数,发愿往生西方JI乐笹界,念若干声“阿MI陀F”就记一粒谷子。释迦F对他们说;“我另外有一个念F的方法,可使你们念一声阿MI陀F,就相当于念了很多粒谷子那么多声的阿MI陀F。”,于是教他们念“南无西方JI乐笹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MI陀F!”。此法出自《宝王论》 印光大师说:龙舒文,令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
  • 1
    善知识:十方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于种种业故,而不能证得。 所谓妄想执着,指八识心相,而其体相乃于种种有、种种无、种种法、种种道乃至所谓之佛道中有得、有智而不能放下。 是故,善知识,若人于种种法自居不能放下称为大德,实如掩耳盗铃之拙于佛法。若有人以佛之任意法为执,称救度众生,是人自寻堕落。若有人知诸法无我,是人乃佛之弟子,若是人能于诸法无我中乐于禅悦,是人具解脱相。 善知识,众生之所以为众
  • 2
    未来有佛言,我今与汝亲授记,未来时,汝当作佛,号无明灭尽如来
  • 1
    坐下弟子:所谓修行,是指入出离六道之法,共分三大段次: 一者,入门前段,二者入门后段,三者,开悟后成佛前段。 何者入门前段?由诸佛菩萨慈悲沐法而生信心,由信心发愿,由愿导行,广修供养、广行善施,最后皈依佛菩萨坐下,此称入门前修行。善知识,入门前修行十分难得,时间很长。所谓皈依即往生者。凡夫俗子,不能受皈依众,若受即时堕落于罪孽因果。是故,入门不易,甚为难得。 二者,入门后修行。所谓入门后修行,乃佛菩萨导
  • 1
    谛深大师开示:何谓须弥山 须弥山之大若以人眼求视,恰如细菌求见宇宙之见而难见之见。今天是释迦佛成道日,是日缘分吉祥,为了这些缘分师父便忙,由于末法时妄法炽盛,毗尼难续故,师父怕他们,今年就没与大家一起海会布法。明轮至时,妙湛寺毗尼灯殿落成,师父再与菩萨祥会。因妙湛寺有一阁殿是从须弥甘露顶阁殿抄建,今日又有皈依弟子问及须弥山,师父一并给菩萨们讲说须弥山事要。善知识,须弥山乃于释迦佛因地修道之万亿大阿僧
  • 0
    圣经上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经上又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你我皆是罪人,耶稣基督十字架上舍命流血代替了你我的罪,只有认识信靠主耶稣,才能与上帝和好,恢复祂起初造我们的美好关系,灵魂得着永恒的生命。盼望你也能得着这份新生命!耶稣爱你!如果人拒绝主耶稣,末日审判的判决就是「离开上帝。地狱就是与上帝永远隔绝的地方。人若离开上帝,只能和魔鬼、邪
  • 4
    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 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 释真君 合十
  • 0
    🌿问:您曾说过二禅修到三禅,要把这辈子需要承受的情绪基本承受完,可是修行的过程不就是灭情绪的过程吗,越修行应该情绪越平稳淡然啊,遇到境界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啊,那还怎么全部承受完呢?因为弟子情绪比较内耗,容易焦虑,还希望靠打坐念宙来缓解减少这种情绪呢,结果您说需要全部承受完,还请Tai师开示! ⭐️Taiguanglin答:2025 ㋁ 13 初禅到二禅是要肉体上的痛苦几乎全部承受完。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同样,死(S)亡的痛苦也好,S亡
  • 6
    师兄们,请教一下,我最近放生鮰鱼6条,鲤鱼9条,晚上先后梦到我儿子被大水冲走了,失去生命。又梦到我的小孙女被人贩子拐走了,我家楼房着火了!师兄,这是怎么回事呢?谢谢师兄指点迷津
  • 5
    🌿问:我最近这几个月已经是第二次被动造大恶邺了(第一次是放笙放死了泥鳅之前问过师父),感觉非常郁闷和泄气,平时使劲积累功德,总来这么一下一夜归零甚至恶邺,除了自己太愚痴,是不是也有缘亲债主捣乱的原因啊,怎么才能尽量避免被动造恶邺呢? ⭐️Taiguanglin 答:2024 ㋇ 16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情绪。没有情绪的情况下,遇到任何事情就不会起情绪,坏了就坏了,继续做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泄气之说,所以我觉得这种事情就是在督
  • 1
    我仅用 6 轮对话就完成了挑战!超越了 84.73% 的吧友!
    gxgsjqwd33 4-15
  • 4
    下一步体验万物生
    可否 4-14
  • 0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吉祥日,师父在北京行寮给菩萨开示,修行不能做万字先生。中国有坊传曰:某学生姓万,聪颖灵感,入学先生教之写一,然后写二,再者写三。生立刻明白学之简者,四必定四横也。 生回家长者问之,汝学几何?生曰:数之理也。又问之,汝名如何书之,其曰,笔墨伺候。 长者应之,生即书万条横为其姓氏之未终。 各位修行,佛法博大精深,非常人日之所竟、月之所竟、年之所竟、一生能竟,乃无量劫耗精进勇猛方能有得。是故
  • 0
    🌿问1:昨晚打坐(Z)练呼吸时,一会儿就有了热感;就在我想停下的时候,突然肚子在自动的起伏收缩,而且幅度很大,有一点吃惊;持续了大约半分钟,慢慢停止;之后有气往上走,想打嗝。听您说往上走不好,就往下压,过一会就放了几个屁排出了,之后感觉胃很舒服(肠胃一直不好,也一直便秘,所以很消瘦)。今天上午诵径时,从肚子到胸前面都是热热的。请问那个自动起伏是不是在调解肠胃? ⭐️Taiguanglin答:2014 排气很好啊!从上排就打嗝,
  • 0
    圣经上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经上又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你我皆是罪人,耶稣基督十字架上舍命流血代替了你我的罪,只有认识信靠主耶稣,才能与上帝和好,恢复祂起初造我们的美好关系,灵魂得着永恒的生命。盼望你也能得着这份新生命!耶稣爱你!如果人拒绝主耶稣,末日审判的判决就是「离开上帝。地狱就是与上帝永远隔绝的地方。人若离开上帝,只能和魔鬼、邪
  • 2
    空中有火,欲望似火,欲望本自性空,性火本空。 假火不能伤真身。 但是假火会伤假身。 如果没有出真身,这个人就会承受轮回等等苦痛。
    㚑—— 4-14
  • 1
    谛深佛开示:什么是记忆 若记忆有失为诸多罪业缘分所害。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今天有声闻因自己记忆不好问是不是业障,故与汝等讲说佛法修证中之记忆。善知识,佛法修证与佛法缘分及累劫功德有关,记忆不是主因。记忆不好的确为罪业所致,若能发心修行,于佛信心十足皈依佛陀一样成道。释迦佛住世时,一记忆极差之人终生以打扫茅房为生,听佛住世便皈依了释迦佛,后来佛教他念佛他听前字忘后字,后来他证大阿罗汉果位。是故,记忆不好
  • 1
    体悟土星和月球的矩阵
    可否 4-13
  • 3
    若作是念,我已证道成佛,即受此名相所困,生群邪是非! 莫作是念,我已证道成佛,何以故?真如者,可如是一切,实非任何。
    jinnin521 4-13
  • 4
    敏感词发出来会影响贴子和大家的缘份。所以用了字母。 当然要先背诵下金刚经的全文,文字量较大,一品一品的背,不出个把月,也就能全文背诵了。 能全文背诵之后要用混元桩的站姿去背诵,先是半小时以上,后来熟练了,就可以二十分钟背诵一次,流畅时,大约吐字清晰的情况是十六分钟左右能育全文。 再然后就起三昧火了,可以在十五分钟内诵完,精神随时可以极高度集中了。再然后就不讲了,也不可讲,这里讲的都是凡夫色身能达到的境
    jinnin521 4-13
  • 13
    实无道可修,所谓修道,即是是路。 所修之道,不是真的一条路,而是一条活路。用行外人的话来说,可以说成是一门手艺,一种活下去的方法,或手段。行者就可以解释为:干活儿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班的。 但道,有更高层次的含义,这里说的只是大家都能懂的,真白的话。可以通过这样的认识,有缘的话,是可以接触到真的的修行人所悟的道,所得的道,所行的道,所修的道。 修道和修路是同一个意思,修路为了大伙儿身体货物行走方
  • 1
    经藏乃每尊佛住世所留,然传承有别。不同界有不同名、不同意、不同文之传承。而每一界,又有不同道、不同人之不同解智恰故意不同之传承等。(此句注解:不同的人因为缘分不同,理解也不一样,理解不一样,他所对应的应对智慧也不一样) 经藏传承,又因不同时,不同境实有大别。如佛之大乘宝华经仅在震旦就有五种流通本之多,而寺院传播则多以鸠摩罗什菩萨译者为范。而阿含经,不同范本更多,最常用者就有二十余种。是故,佛说凡有言
  • 1
    如何赞叹?以图像交流。 特殊语言就是图像。 也就是说要“翻译”,来扰乱则为“mo”。
    希望着 4-13
  • 1
    善知识,譬如有狐黄猬蛇、狼虫虎豹饥肠辘辘,假种种法、种种说、种种像,待捕猎物,若众生听信其演,则命即休矣! 善知识,佛末法时,挲婆世界亦复如是。种种心、种种像、种种表、种种教、种种门等,若不以佛戒为依,又无深切事实为表,更无证明限之却称救度众生、帮助众生,皆如狐黄猬蛇、狼虫虎豹求食之戏。是等若说佛法,乃妖魔鬼怪所加之邪师之假。 善知识,若有人、有寺院明码标价收受礼金为人做诸佛事,当知是等皆为罪孽之为
  • 1
    暗空,虚妄无明。 虚妄为暗,是障眼法。 若是破除虚妄,暗即刻灰飞烟灭 当下即见光明世界。
  • 1
    坐下弟子,所谓议论者,顾名思义,乃不明佛法实意,各持执见,或相互支持、或相互排斥所解法义,或各自表证自己所解之义,是等名为议论佛法。 所谓议论者,皆不获佛法真实意之为,是等皆表堕落相。 所谓议论佛法堕落处有三:一者,有人累世所种之佛种因缺导师缘分者,成邪魔道。譬如甘唯果需嫁接方成甘唯果,然种子发芽成体前,却无人予以嫁接,令其自行长成便是臭油果。有议论佛法者亦复如是,其本自缘分有暇眦,须有自己缘分善知
  • 0
    🌿问:听您这两天答疑说,愤怒、恐惧和担忧的痛苦情绪,既可能是过往的习气现行,也可能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情绪后,在自己内心的反射,或者是别人当下对自己愤怒情绪的投射,您能讲讲如何区分吗? ⭐️Taiguanglin答:2024 ㋈ 12 情绪也是其他众笙对我的情绪的反应,还是我自己的情绪呢?这个实际上是分不了的,凡夫是分不了的,如果你连这个都能分出来,那你已经到了菩(P)萨(S)的程度了,凡夫是分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做善事来缓解这个不
  • 0
    🌿问:《楞伽经》F说四种禅:1.愚夫所行禅,2.观察义禅,3.攀缘真如禅,4.如来禅。您教我们的是否是第一种,是不是和外道共用?六祖教的是2还是3、4?如来禅是如何回事?这四种禅后三种可有次第顺序? ⭐️Taiguanglin答:2025 ㋁ 11 这位问刚刚讲的《楞伽J》,应该是十九期的内容。这好像在讲经的时候基本都已经讲过了。你问的是愚夫所行禅,那么我们看第二个——观察义禅,因为愚夫所行禅肯定比观察义禅低一阶段。 观察义禅是什么?“云何观察义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6

会员: 正法之光

目录: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