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达诚心愿】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
183
-
64达迷们:大家好!我们相聚在达吧非常开心,达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像是兄弟姐妹。可是兄弟姐妹间是只知其人,不闻其声,未见其面。很想认识各位家人。因此,我发此贴以供各位家人展示自己的风采。
-
61
-
13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随本市多个文艺院团的剧组赴国内外作演出报道,有机会在欣赏经典剧目超凡艺术魅力的同时,感受经典艺术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和思考。随上海电视台组团演出的采访报道也有一次。虽只一次,但印象最为深刻。 那是2005年春,沪上有名主持人叶恵贤所在的今夜娱乐文化影视公司,邀请了由潘虹、达式常、濮存昕、顾永菲、田海蓉等影视和话剧界明星组成的“全明星阵容” ,再度把上海版<<雷雨>>搬上舞台并赴京演出,
-
8时光流去, 曾经回忆。 《难忘的战斗》 英俊、美丽。 《东港谍影》 精干、帅气。 《人到中年》 万人之迷。 《谭嗣同》的形象, 可歌可泣。 心中偶像, 无法抹去。
-
59
-
25
-
29你是昨夜星辰 虽然隐退 光彩依旧 熠熠生辉 因为我们 怀念那个年代的你 所以你还是那颗闪亮的星 身处新的时代 面对喧嚣浮燥 我们想念你的纯真 只要脑中-闪念 浮起的是 你舒心的笑容 高尚的情操 心中会涌起暖暖的春潮 达式常 你还好吗 年复-年 日复一日 我们始终如一 追寻着你......
-
25
-
23
-
36
-
23371836冬天到了,萧瑟的寒风吹落-地梧桐,大地一片金黄,蕴含着春的萌动。 秋收冬藏,达迷却无法收藏自己对偶像的满腔热情,我从春天来到达吧,带着好奇'带着惊喜,结识了许多达迷朋友。在达吧,我发现偶像的能量超大,为了他,达迷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把达吧布置得有声有色'精彩无比。在达吧,我触摸到了达迷那颗执着的心;我嗅到了达迷为之付出的汗味;我领受了达迷最纯朴的感情``````达迷-次次让我感动'感叹。达迷的名字充满诗情画意:冰城'331954我根据达迷的头像写了一组诗送给达迷们,我也来玩个按姓氏笔划为序哈. @夕阳:------ 夕阳自称已夕阳 体力充沛精力旺 电脑高手勤操作 乐得达迷喜洋洋 @冰城:------ 清新雅丽好歌声 冰城签到最认真 送我几多美娇娃 一片冰心在滨城 @逛街的猫------ 你我有缘皆爱猫 如今都把狗儿抱 一曲"真的好想你" 让我眼泪尽情抛 @温馨------ 温馨头像最温馨 偶像虽老仍可亲 每天送上祝福语 句句连着达迷情 @耀丽彦------ 一朵莲花最娇艳 一双巧手忙按键 打出篇篇好54达式常,真的算是变化很慢的,也不是特别大的。。。4817619耀吧主让我截屏,遵旨。。。。。。 有些很好,这个电影,达式常的特写真的很多,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最多的,因此这次也截了很多大特写,看着很过瘾啊。。。98“全明星版《雷雨》新闻发布会”上,导演和明星对于能带着《雷雨》到天津来演出非常兴奋,他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感想和在天津演出《雷雨》的期待。 陈薪伊(导演):《雷雨》有很多版本,每个导演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构这出不朽的名剧。我看了不下100遍《雷雨》,我是按照原著中“命运” 这个角度去切入整个话剧的———天上没有上帝。另外,此次来天津演出,我们觉得意义非凡,这是在曹禺的家乡,《雷雨》的家乡演出。 濮存42——《疾风劲草》是“素笺寄意”主题里答影迷的信中提到的刊登在《上影画报》上中德合拍的影片。可我不记得上映过。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吗?有谁看过吗?可实实在在的存在。24这是1984年《大众电视》第五期上刊登的达式常和李文鼎的通信112就想和您说说话 哪怕打个电话 因为儿时的记忆 成为了今天的牵挂 --------------- 就想和您见见面 尽管您早已两鬓霜花 却遮不住您曾经美好的年华 我们在您的电影中渐渐长大 --------------- 就想听听您的朗颂 哪怕声音烙上了岁月的变化 就象-杯浓郁的酒呵 依然醇香,清新,无瑕 --------------- 就想看看现在的您 沧桑挡不住您青春焕发 暮年的老马---志在天漄 您还在为神圣的艺术潇洒 --------------- 就想在路上邂逅您 把我们的爱向您表达 永远的经典 留下了篇篇50达式常,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影坛是非常有影响的男演员。80年代的《燕归来》等影片使他成功进入了一线演员的行列。 1940年生于上海的达式常,原籍是江苏南京,回族。1959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上海电影专科学校,从师于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张骏祥、凌之浩,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上影厂当演员,开始了职业电影演员生涯。 达式常的银幕处女作是《兄妹探宝》(1963),在影片中作为配角的他没有引起观众的注意。直到1965年因在影片1525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第4期 达式常 籍贯江苏南京,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同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主要电影作品有: 《兄妹探宝》(1963)、《年青的一代》(1965)、《难忘的战斗》(1976)、《万里征途》(1977)、《曙光》(1979)、《燕归来》 (1980,获第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人到中年》(1982)、《谭嗣同》(1984)、《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江南书 剑情》(1987)、《戈壁13这是1981年6月《大众电影》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贴上和达迷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