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太极吧
关注: 522 贴子: 933

太极者道也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 目录:
  • 个人贴吧
  • 3
    就因为徐打败了雷雷,由此网络上弥漫着传统武术不能技击的言论。打假可以,不要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现象去否定整个传统武术。各个技击术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弥合自己的差距,技击技术就会提高。 如果真的没用,为什么美国海军陆战队每年花1200万美元让梁绍鸿(李小龙的师弟)去学中国传统武术呢? 如果不这么的叫嚣,怎么可能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呢?观察几日,最后终于明白了,两个字:名利。 各路人马粉末登场,吃瓜群众
  • 0
    凡是练太极的朋友,大多数人都会追踪溯源,希望自己日常研习的太极是最正宗的拳法。其中通过师徒之间口传相授,或师门支系资源庞大论证撰文,更有人著书立传,这些都在为太极拳推广作出积极的努力,但现在要想在现在信息纷繁之中,去寻根问底,去说服别人自证传承,无疑很难。作为普通人,对于传承,首先要作到继承和延续,再将之发扬光大。所以做好传承才是我辈最应该、最紧迫要去完成的使命。 说道太极传承,就不得不说在陕西为
  • 1
    我拜了个老师,杨氏太极第六代传人叶咏湘,想知道太极各流派之间有什么差别
    独孤道 8-30
  • 0
    是杨氏太极的第六代传人
    Bradon8 6-21
  • 0
    好像是杨氏太极的第六代传人
    猪187 6-18
  • 1
    请本着您的爱心,自荐或推荐您认为很好的太极拳馆(辅导中心)及很好的老师。最好附上视频,尽量减少从学者某些不必要的奔波之苦。谢谢!
  • 0
    萧铁僧老师的网络养生即将开启 百脉通,疾病终,阳气升,内功增。 拉升筋骨,提升阳气,疏通经络,丹田聚气。
    mengweirun 10-21
  • 4
    大家都知道“胯”的重要性,知道胯要“活”,它是人体一身的核心,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可以通过压腿、踢腿甚至通过“抖大杆”等方式来增加胯的运动幅度,使其变得灵活无阻滞。 胯活,则一身活,上连脊柱,下接两腿,身法步法皆赖于此。但还不够,我们不但要做到“胯活”,还要做到“胯弹”,用胯根“大筋”带动胯部崩弹,使整体瞬间加速,这才是“身法、步法”得以深化的核心关键。 我们看家里的猫、狗,其受惊时反应之快,完全超越
  • 0
    我发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不能准确回答。
    mengweirun 4-19
  • 1
    声明一下,纯属个人观点。 我看到很多人练习太极拳都说意念的问题。我简单谈谈这个问,大家共享。 我认为在桩功练习的时候,不要有意念。做到“勿忘勿空”。桩功练习在每个人的身上反应不一样的,有的人会产生幻觉,其实这个现象是很危险的,但是是可以控制的。在气血冲关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产生麻、痒、痛、热等都属于正常现象,有人会出现身体极端反应,比如流鼻血等,这样的现象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及时就医。 有的人建议练习桩功
  • 1
    用腰还是用胯 很多朋友练拳时强调“松腰”,用“腰”拧转,带动肢体像鞭子一样发劲。腰看上去粗,实际上驱动的核心是“腰椎”,细长的结构使其很难承受身体横向爆发式运动。虎、豹之类的动物不存在腰,腰是人类直立以后,脊柱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s”形弯曲,此时才有了“颈椎、胸椎、腰椎”,腰椎只是脊柱的一部分,是属于局部力。试想,如果我们将“盆骨”固定好,只用“腰”发劲,大家试一下,能发出多大的劲呢?再反过来讲,
    mengweirun 12:12
  • 3
    大家都知道“胯”的重要性,知道胯要“活”,它是人体一身的核心,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可以通过压腿、踢腿甚至通过“抖大杆”等方式来增加胯的运动幅度,使其变得灵活无阻滞。 胯活,则一身活,上连脊柱,下接两腿,身法步法皆赖于此。但还不够,我们不但要做到“胯活”,还要做到“胯弹”,用胯根“大筋”带动胯部崩弹,使整体瞬间加速,这才是“身法、步法”得以深化的核心关键。 我们看家里的猫、狗,其受惊时反应之快,完全超越
    mengweirun 12:09
  • 0
    实在抱歉,最近太忙。 2017年4月4日至7日,萧老师和我师妹一行在洛阳,由师哥接待。辛苦他了,陪着我们好几天。在王城公园打拳、欣赏牡丹。幸福至极。与大家共同分享。
    mengweirun 09:23
  • 0
    我今天出差在宜宾,下午从酒店出来找地方练功。第一次用内劲打断了人造大理石,密度不祥,厚度2cm左右,虽说不厚,但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进步,我不是炫,我只想表达太极拳是个体系,不止一两个套路。
    mengweirun 3-10
  • 0
    胯是大拳头! 近代太极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存佑功夫,是为吴家太极之始。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吴存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起,总之你记着: 圈内打人 , 圈外推人 ,便是。“所谓圈内,即盘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盘骨发力范围以外。 太极拳不是只以柔劲来化解古老的说法是腰胯,这只是笼统的讲法 ,实则是指盘骨。所以练太极拳者,用腰肢发力已经不对。人体最大块的骨头是盘骨,
  • 1
    古时有一种功夫叫做“千斤坠”,闻其名,取其意,霸气十足,但真正知道者,甚微。“千斤”从何而来,有何用呢?一只铁球,在一米高度扔下,跟在十米高度丢下,砸在地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后者会砸出很深的坑,可见,同样重量的物体产生不同距离的位移,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同时,物体的重量也决定了冲击力的大小!人体最大的能量,莫过于自己的体重,当人体可以产生快速的位移时,表现出的能量是巨大的!如果没有“身体重量的跟进”
  • 0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何为功? 年轻的时候,肌肉越强壮,越发达,表现出来的力量就越强。人体衰老,肌肉流失,年轻时候的肌肉爆发力大打折扣,出手出脚变得缓慢,如何保持好不衰退? 人体四肢百骸,连接固定关节的大筋,是一种非常韧性,如同橡皮筋般具有弹射力,且不易衰退的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劲力!“老牛筋”就是来形容这个的,年龄越长,劲力却越大!瘦骨嶙峋之老者,就是依赖于其大
  • 0
    练拳其实并不难,只是练的人把它想的很复杂。 人体最大的劲力应该是纵向的力,比如一根筷子,横向易折,纵向则具有几何倍增的力。由此可见,人体最大的劲力,应该是身体纵向的劲力。那如何将纵向的劲力体现出来呢? 观察一下挑担,几百斤的重担,用手提或用腿蹬,都是极其不易撼动的,但是为何架在肩膀,一个瘦汉就可以轻易挑起几百斤的重担呢?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挑担者先是曲胯弯腰,而后屁股往后一拱,担子就起来了,其实这把
  • 1
    开肩 熊膀 云遮 开肘 开肩: 艺虹:开肩肩缝开到什么程度才算开开? 答:要打到两肩崩弹,感觉到劲力能打到指尖,而且能够弹出去再自动的弹回来,这样效果就到了。并且从外形来看的话整个手臂会有颤动的感觉,从声音来听的话,肩部会发出“嘭嘭”的声响,上次你到馆里来应该能听到了,声音打的很响。当然如果你达到这一要求的话,说明你也达到了。我觉得你练得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所以还是需要多打数量多累积,每天不能低于五百下,尽
    flypjt8 12-19
  • 1
    肩是连接手臂与身体的重要环节,发劲时候,肩必须要做到“松而不懈”才能够劲力顺达。要使肩做到“松”但又不失“弹力”,我们就得开发肩关节,不断撑开肩缝,崩起肩部大筋,使其重复拉伸而具备弹力。 1. 什么是开肩: 借助肩关节大筋(肌腱、韧带),使肩关节有关节囊内拉开缝隙,使连接关节的“大筋”崩紧,从而产生崩弹的效果,同时因为关节囊内“真空”状态,会发出“嘭嘭”的声响,在武术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2.肩部结构: 折
  • 0
    资深太极传人专谈典传国术馆长陆功翰 典传国术致力于弘扬中华武术核心精髓,以传承中国武术,提升国民健康,发扬尚武精神为目的,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欢迎更多的兄弟姐妹加入典传,钻研传统技术,为中国传武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0
    典传国术致力于弘扬中华武术核心精髓,2016年10月1号国庆全国武友见面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名家,功夫爱好者齐聚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典传国术馆,馆长陆功翰老师现场讲解展示武术核心之秘,筋骨,关节,内脏等核心。 (典传国术2016国庆盛会面授集训现场) 十一现场视频
  • 0
    “筋长一寸,多活十年”的道学原理 现代的人普遍重视对自己身体的保健养生。目前,在养生界医学界最流行的一句谚语就是“筋长一寸,多活十年”。这似乎成了一条不置可否的箴言。其中似乎蕴含着一定的长寿奥秘。 确实,这句话中的确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与老子的养生思想十分相吻合,是《道德经》养生观的实践总结。《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讲的就是生命周期与机体状态的关系,也是长寿观点的综合说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肋坚强
  • 1
    http://tieba.baidu.com/p/4719856466?share=9105&fr=share
    flypjt8 9-2
  • 0
    如何做到”肩与胯合“? 肩跟胯是同步运行的,“有胯必有肩,有肩必有胯”,无论是横向的拧抖还是纵向的起落崩弹,都离不开“肩胯”的配合!我们在练习中时常会提到“锁肩”,可以是扣住不放,也也可以是压紧不松,是辅助“开弓”的必要条件。这个弓可以是胯根,也可以是脊柱,或者同时存在。 我们训练的过程是“撑筋拔骨”,需要借助支点撑开“大筋”,是崩发“筋骨劲”的关键所在,“胯与脊柱”的训练,就必须要有肩的配合,方可
  • 0
    “功夫在背”,背活并且能崩弹旋裹,才能发出最大威力! 有云“功夫在背”,背为人体最大最宽之处,毫无悬念,所蕴含的劲力也是最大的。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拳架好不好,功夫高不高,可以从背上看出来,背活并且能崩弹旋裹,如同变形金刚般的根据需要展现出不同的状态,是为活、整!背的力学构造由胯、脊、肋、肩主宰,它们开发好了,背必然活力无限,潜能尽数发挥。我们在练习熊膀时,将胯、肩的拧裹崩弹,肋的折合,脊的旋拧,肩的
  • 0
    阴差阳错.阴阳地理家用语 邓恭《地理知本金锁秘》:“凡阴差之处,则分不得金,立不得向”。分金立向指罗针定向。阴见阴为差,阳见阳为错。即月亮运动中的潮汐涨落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八次停顿处,从中可领悟出空间事物运动中所产生的差错停滞现象。此语成为口头禅流行于世,以说明时机不对而生差错、过失。 阴错阳差古历数术语 一年中有十二个阴错阳差日。明王逵《蠡海集?历数类》:“阴错阳差,有十二日,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
  • 0
    【拳再神离不开人体结构,筋骨,关节,内脏是核心。除了提升功力也养生,拳功一体,筋长一寸延寿十年,内强外壮,筋骨崩弹,关节开合,内脏起落。加微信了解更多拳理进入功夫大课堂】
  • 0
    岗位职责: 1:为学院学生提供有计划的教学。 2:根据学院需要定期开展对外教学课程。 3:按学院安排
  • 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