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8为什么用“原始经典、素食的日中一食”的出家人,相对较少? 一、用原始经典的出家人,往往多在热带地区; “乞食制的日中一食”,虽然比较省事,但是,难以做到“素食的日中一食”。 二、在非热带地区,“乞食制”往往行不通。虽然“乞食制的日中一食”,与佛陀“苦行、梵行得解脱”的教法相应,但是,原始经典的说法是:“苦行、梵行得解脱”,而不是“乞食得解脱”。 三、然而,“五堂功课、素食制”消耗较多的体力,因此,往往
-
0
-
0离波罗奈城不远的山下,有一座森林。林中盛产鹑鸟,猎人们很喜欢捕捉它们,因为它们性好斗,可以供人玩赏。 有一次,一个专卖鹑鸟为生的人,到森林中捕了许多鹑鸟回去,养在家里等顾客来选买。 许多鹑鸟起初都哀鸣求救,想找一处间隙飞出笼子去。但日子久了,就安住下来。卖鸟的天天用美味的饲料喂它们,鹑鸟们有现成的美食,自然不想离去,也就忘记生命危在旦夕。 其中一只,是宿慧深厚的鹑鸟,它暗想:“这是饵食,如果吃下,我会
-
0
-
42
-
3为什么你修行许久难以满愿? 第一 《华严经》云:行愿合一 许多师兄日夜诵经持咒,所求婚姻、财富仍未见起色——只因福德种子未种!佛菩萨加持如阳光普照,但若田地无种,阳光再强亦难结果。 那么如何行愿:我认为就是日行一善 在家居士身在尘世,生活节奏相对比较快,常常处于忙碌的状态。要修习善法,可以遵循“日行一善”的原则,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因此,日行一善是广种福田的非常好方法之一。 “日行一善”的意义就在于积少
-
0因杀生之人,现生即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终之后,先堕地狱、饿鬼、畜生,经无量劫,备受众苦。地狱、饿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于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报之事。昔日杀牛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而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既经无量劫,生三恶道,受报渐毕。再生人中,依旧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以
-
0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古今来,关于放生延寿等之果报事迹甚多。今每门各举一事,为诸君言之。 一、延寿 张从善,幼年,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不复伤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二、愈病 杭州叶洪五,九
-
0“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
-
0
-
0
-
10简介:净土禅属于声闻乘离苦法。 描述:在清醒的状态下,没有文字妄想,没有六根注意力,没有情绪。 目标:以尽量高的等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申通:初步具备(宿命通,天眼通,神足通,他心通) 初步福利:打通全身经脉,远超普通人的健康状态 核心功法:降魔坐/莲花坐+念佛三昧 辅助法门:顺腹式呼吸,慢跑,磕大头,站桩,拉筋蝴蝶式,晃海,散盘,单盘,双盘,秽迹金刚咒,大悲咒等 大愿:往生之愿,大菩提心以上发心(诸佛之本心)
-
0
-
0
-
0申请人:@精思云居 申请感言:精进修行 共赴解脱
-
0Taiguanglin:回答第1问:助念这个事儿吧,还得看去世的本人,他生前有功课,做过功课,有念过的话,去世的神识昏昧时,这个时候给他助念,对他有帮助!但是他根本就不信这一套,那你助念几乎是没有什么太大帮助的。那你要助念的话,就观想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的那个场景,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这个人生前没有什么功课的话,几乎没什么用,还不如多放生给他回向功德,这个更好一点!回答第2问:但凡有人让你在这种死物上执着起来,让你去花
-
0如君: 请教:如果教化得好,娑婆世界以后有可能成为极le世界那样的清静剎土吗? Taiguanglin: 那得看释迦牟尼佛的意思,看后面出来的佛们怎么办,看他们的意思,后面出来的几位佛,要不要把这个世界继续维持下去,那无限无数多个佛继续住持,往下传下去,看有没有这个意思! 也有的世界是把凡夫都度成阿罗汉之后就解散了。但是那些菩萨和罗汉们还没有成佛,他们就随着跟他们有缘的众生去往别的世界,有这样结束的。也有像极le世界一样无
-
0
-
0
-
0
-
0
-
2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 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 释真君 合十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4
-
4
-
4
-
5
-
0“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多藐三菩提心。” 【什么是忍辱】 你说自己心也很清净,戒律也很好,那是当你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