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拌均匀,掺上醋曲,埋在屋内地下,用麻袋盖严,发酵7天左右,当闻到醇香味时,将其摊开,待晾凉以后,装在缸、罐内,然后加上适量的水,放在阳光下晒。晒过21天左右,醋料变成红紫色,把上面的一层黑皮揭去,把醋料装在滤罐里,罐底垫上谷叶或其他草叶起过滤作用,在醋料中加清水,滤出呈紫红色的液体即为醋。经过陈化即成陈醋!
-
14养个贴吧真难还要发贴子
-
0经核实吧主童心似水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童心似水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2可能我的个人贴吧都要被删除了伤心啊养了那么当年。
-
1女人善变主要不是本人的问题
-
2不得长生人生都是场空
-
1陈修园的三字经里,说小青龙汤“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又说“兼郁火,小柴清”。少阳郁火与太阳寒水的咳嗽当然不同,所以用“小柴清”不用细辛之辛燥。 不要小看了仲景这张方子。一般医生很少照搬这么用,加上许许多多其它的药,效果反而不好。必须注意的是,药品质量要好,要用北五味子才行。原方五味子半升,我用北五味子10克足够。只要诊得脉弦细,即使舌质红而口干不多饮者,具有柴胡证者,也可以用。脉弦滑(老年
-
7南怀瑾先生介绍治疗肠胃病秘方 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
-
0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享年94岁,蜀中现代名医,多年来潜心于《伤寒论》的研究,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深受火神郑钦安思想影响。在掌握六经辩证规律治疗若干外感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的疗效尤为显著。70年代末由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编写了《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范氏用药悉本《伤寒论》,组方严谨,以味精量重为特点。
-
2给宝宝按摩不仅增进宝宝和父母的感情,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有空了,给宝宝揉揉捏捏,不仅能治疗宝宝腹泻,上火,胃口不好等小毛病,按摩还能帮助宝宝睡眠,减少烦躁情绪 胃口不好 给宝宝捏捏背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脉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捏脊疗法就是通过疏通这两条经脉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上也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呕吐、便秘、咳喘等症。这种疗法有
-
0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字以行,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从舅父高锦亭学医多年,尽得其传。起初从事外科,后来专力于内科杂病,且对温病尤多关注,临证审征用药甚为精当。 王氏学术代表著作为《西溪书屋夜话录》,书成后惜多散佚,仅存治肝三十法。王氏著述甚丰,后世将其《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括》、《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医方歌诀》,连同《西溪书屋夜话录》合刊为《王旭高医书六种》。著《
-
0经络全书, 明·万历四年 沈子禄、徐师曾撰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
-
0医林指月》 医学丛书。清·王琦辑。刊于1767年。共辑集宋、元、明、清时医著十二种(另附一种)。计有《医学真传》、《质疑录》、《医家心法》、《易氏医案》、《芷园臆草存案》、《伤寒金镜录》、《痎疟论疏》、(附《痎疟疏方》)、《达生篇》、《扁鹊心书》、《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辨》、《学古诊则》。每书后均附王琦跋文,简述作者生平及医著内容。现存多种清刻本。
-
1陈耀堂先生,逝世于1980年,距今已31年。很多人可能都忘记,或根本不知道这位老中医。但我始终记得他。 他的文章提及由四川来上海的一位老中医,擅用附子,陈老曾向其请教,而获得运用附子的宝贵经验。比如,阴虚内热也用少量附子做药引,然必配生地、丹皮监制之。对肝阳上亢的头痛,用附子配生石决明与牡蛎,少量附子温补肾阳以蒸肾阴上济肝木,木得水涵,再加生石决、牡蛎之类以使浮阳潜降,头痛自愈。这样的经验是很有意思的,如
-
2八,背部病位穴阳经和俞经的补泻推揉: 一,在背部旁开4~6寸线的胆经与小肠经的手足交错经与俞穴重叠;当是“阴实大虚小症,阳虚大实小症”时,背部旁开4~6寸线,小肠经与胆经“线条体经络”的“一阳与一阳”手足交合经,会转换为“一阴与一阳”的手足合伙经,是“一实大虚小症与一虚大实小症”,既要用“一重泻轻补”的相同的强度和力度的“先补后泻和少补多泻”的先离后向和少离多向的往返法的推刮法;又要用“一重补轻泻”的“相
-
0邹润安对耳的概述有五个字,即:幽、含气、内影。他认为,这就是耳的特性。 所谓“幽”,有幽深、幽静之意;所谓“含气”,即使气内含而能接纳;所谓“内影”,即鉴(镜)中所见,或金与水所照见的影像,即为内影。 邹氏首先把耳目比喻作天地。他说:“耳目似天地,天道园,地道方;方曰幽,园曰明。明者吐气故外影;幽者含气故内影。外影火与日也;内影金与水也。”这里,他把耳比作地,其性质是方和幽;幽者含气,就像金与水那样
-
2此书颇多先进之论,例如作“治人必考其验否论”,指斥“今之医者,事事反此,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何症,总以此塞责,他认为,“若医者能以此法(效验)自考,必成良医;病家以此法考医者,必不为庸医之所误。”是颇具‘实践检验”为标准之义。种人痘法本非传统,当时推行尚多阻力,徐氏却具真知灼见,指出有“九善”(九大好处),作不遗余力之提倡
-
2三七是我国独有的中药材,又名田七、人参三七、金不换等。云南文山是三七主产地,文山原称“开化”,因此,又有“开化三七”之名;古时广西田州地带也盛产三七,故广西称三七为“田七”。 在我国民间,对三七的效用素有“生消熟补”之说。“生消”,注重人体“阳”的治疗;“熟补”,注重人体“阴”的调节。“生”是指生用三七,“消”是指生三七能止血活血、散瘀消肿、强心定痛。“熟”是指熟用三七,“补”是指熟三七的补
-
2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中对每一味药物的疏解(包括白术)几乎都是一篇说理精细的论文,而且他“每缘论药,竟自论方,并成论病”,从而“使药品之美毕彰,而《本经》之旨益著”。难怪清代医家王孟英十分推崇他说:“邹氏之书疏经旨以证病机,俾古圣心源昭然若揭,不但有裨后学,足以压倒前人。”
-
2这个功法动作简单,看似平常,但若是掌握了其中的心法要诀,那真是“补肾之峻猛,强身之迅捷,无出其右”。这是现年86岁、仍能以一敌五的窗体底端 太极拳名家、我的恩师李宝良先生的养生秘法。8年前,我有幸被恩师收为关门弟子,口传心授了一套老人家独创的养生绝学,真是受益无穷。不过恩师也再三叮嘱:“医不叩门,道不轻传。” 其功法动作: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此时小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
-
2
-
2仲夏,“流感”广泛流行,“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其证见风热者,十之七八,适时给予桑菊饮、银翘散二、三剂即愈。部分证见风寒者,则以荆防败毒教、杏苏饮加减治之。当时余所患者,为风热证,某医处以桑菊饮,服药三剂,其症有增无减,虽酷暑炎蒸,犹恶风鼻塞,若将衬衫领袖扣妥,片刻即发热,遍身濈然汗出,解衣则又恶风,如是一周未愈。余思果系外感风热,服上方当有效。为何反复汗出恶风。莫非表虚证耶?!暑月汗多、口渴、脉
-
4都人於十二月八日各以果料作粥相馈。
-
2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
-
2天凉时节,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驱凉暖身,养生功效颇多的“少林五行粥”更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 创建于元代的少林药局,从创建开始便有施粥于民的习俗。在少林药局保存的古医方上,记载了“少林五行粥”的配方及制法,其中近年来公开于世的配料主要有粳米、糯米、薏米、黑米、五行豆(红豆、黄豆、绿豆、黑豆、白豆)、莲子、红枣、百合、桂圆、枸杞、山药、山楂等。那么,用这些食材煮粥有什么养生功效呢?这些食材煮成的粥为什么叫
-
2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 证属于:表虚夹腹肌不和 方证:桂枝加芍药汤 疑惑点一:胸满张仲景一般都不用芍药,可在此却还加之,何也 《1》胃脘疼痛,左臂疼痛,个人认为是因痛用之。 《2》个人之见,有脉滑,此胸满应为痰实,而非邪内陷之胸阳受损的虚而胸满,故可以用芍药止痛。《本经》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3》芍药,其一属于偏寒
-
2药引子是中医术语,我最早知道这个术语的还是从鲁讯的《父亲的病》开始, 大约鲁迅在10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得了很重的病,当时他家居住在绍兴城里,请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中医隔日一次,整整治了两年,病情却逐日加重。有一天那位名医来诊,看过病情以后,自感江郎才尽,便极诚恳地说自己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再也无计可施,于是推荐当地更有名的中医陈莲河来诊治。陈莲河,就是当时绍兴颇负盛名的中医何廉臣,鲁迅有意用谐音将他的
-
2脾有消化功能吗? 所谓理论,必须是有根据的,如果找不到根据,就意味着这个理论难以服众。 中医书籍认为,脾有运化水谷(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根据。这就给认真的学者留下了疑问,脾到底有没有消化功能? 部分中医专家说:“中医的藏象概念要与西医相区别,尽管历代描述脾的位置形态和实质的脾基本相符,但脾的生理功能的概念和脾的实质是两回事,主运化的脾不是这个实质的脾,脾的本质是小
-
2风可作眩 痰可作眩 火可作眩 虚亦可作眩。眩为中医病名,亦不过是症状,风、痰、火、虚皆可为因,比如肝风内动、痰饮、实火、诸虚都可引起眩晕。若细分之,又有很多不同。即便是从西医角度来看,也有很多疾病的不同,也会先辨病的,所以西医也绝非时下某些人攻击的那样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此所谓风、痰、火、虚诸说,不过各明一义而。就我个人所见过的来说,各种原因兼夹的似乎更多一些。
-
1第一章寒性药 文字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
-
2先是痘疮变蔫、变小,然后消失,服用20-30天,残留的暗疮痕迹也会消失,皮肤变白细嫩。 川贝散: 川贝母粉5克 纯真蜂蜜一匙勺。 服法:上二味共调水服,一日两次。 功效: 快速见效去痘,美白皮肤。 还有一个外用药秘方,也有特效,秘方如下: 白果酊: 白果150克,打碎成粗粉,加500毫升乙醇,共放入一个瓶子里,密封口,浸泡10天,即成白果酊。 取白果酊药液,每天在患部,涂抹3-5次,20-30天即可根治,不留痕。 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忌烟
-
3老人刮痧按摩要特别注意,因为身体原因很多不适合刮痧按摩特别是血糖低的老人.
-
2来源:长沙晚报 唐代医神孙思邈在《养生铭》中提到,“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其意思是,晚上不能醉酒,早上不要生气。换言之,“早不生气晚不醉
-
2鲜生姜切3~5片,不要过厚,切碎加适量核桃仁和红糖拌匀,每日分3次服用。或用新鲜橘子皮,切碎后加入白糖,以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服用。(2个橘皮可
-
2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罗汉果冲剂这三种药物对于孩子的所谓“过敏原”的治疗是很有效果的。 在实战中,发现这三种药以及《风寒颗粒》对于治疗初期
-
2当前,由于西医的普及,不少病人曾经大量地吃过西药。其中不少西药是伤害阳气的。我重视人体的阳气,所以临床上我尽量不用这些西药。下面列出来一些常
-
0略谈组方技巧 平时看近贤、古人的方案、经方、时方,喜欢拆开来分析方子,分析其组方。时间一长,临证处方开始从整体的格局与气势来考虑了。 下面从以
-
1阴阳之性,阳气升散而阴气收藏。 在《伤寒论》里,阳明燥结得之于太阳病之后,正常情况下,太阳阴平阳秘,不会得病,但若天行热病,风热侵袭人体肌表
-
2学好了伤寒论是成为名医的前提! 许多人视读伤寒论为畏途,到底难不难呢?也难也不难难!若说难学,那是方法不对,方法对了不难学。 真正难的是临床实
-
2脉象有胃、有神、有根,是平脉的三个特点。 《内经》认为,五脏皆禀气于胃,脏气必因胃气才至于手太阴肺经。因此,脏腑以胃气为本,脉亦以胃气为本。
-
0春温三字诀 温为病 虽分类 当顾名 思其义 仲景书 发凡例 后之医 仍寒治 方药杂 死亡继 伤心目 三字诀 何谓温 温是热 与伤寒 殊悬绝 初起时 口渴别 不
-
11、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
-
2一,西医里真胃病: 除了胃部症状,还伴有睡觉不好,或者梦多。同时偶有心慌的,叫真胃病。 心痛定一片 西米替丁两片 吗丁啉一片 谷维素三片 一天三次
-
2看来这里还真是要8卦一下:坎、离 乾:乾三连 坤:坤六断 震:震仰盂 艮:艮覆碗 ▅▅▅▅▅ ▅▅ ▅▅ ▅▅ ▅▅ ▅▅▅▅▅ ▅▅▅▅▅ ▅▅ ▅▅
-
6世人服暖药 皆云元阳亏 元阳本无亏 药石徒损伤 人生百岁期 南北随炎凉 君看田野间 父老多康强 茅檐弄儿孙 春陇驱牛羊 何曾识丹药 但喜秫黍香 伊余十年
-
0食之多睡。即榆钱、《唐书》阳城隐中条山,岁饥屑榆为粥,(按)别名榆实、榆仁、榆钱。性味甘微辛,平。能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止带杀虫。用于失
-
6黄元御认为干姜: 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 他认为半夏: 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 而彭子益认为口渴不能用半夏,半夏只可去痰,不可用以去湿。半夏伤津,细脉不能用它。 屁多不能用姜,因为它比较燥。 肝木燥,屁必多。燥伤津液、肝木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