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钢吧
关注: 57 贴子: 340

  • 目录:
  • 其他
  • 0
    1)高温合金钢具有单一的奥氏体基体组织,其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组织稳定性,确保了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2)高温合金主要分为三类:铁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其中,铁基高温合金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600℃~900℃的工作温度范围。 3)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与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航空发动机中,约40%~60%的部件由高温合金制造。
  • 0
    在使用Cr12MoV和DC53模具钢的过程中,模具容易出现崩缺问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为解决这一问题,考虑通过更换模具钢材料来延长模具寿命。 1.8566模具钢具有优异的抗崩裂性能,其抗崩裂能力是高速钢SKH-9的4倍,是D2模具钢的2倍,同时保持HRC58-60的硬度范围。该材料能够有效解决D2、DC53、SKH-9等高硬度模具钢常见的崩裂问题,为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 0
    K110模具钢归属于百禄品牌系列,其材质特性与德国的1.2379、美国的D2模具钢以及中国的Cr12Mo1V1(需注意的是,此为中国对D2模具钢的对应牌号,不同于常见的Cr12MoV)相类似。 就耐磨性能而言K110模具钢是一种高碳、高铬、高钒的冷作模具钢,其含碳量高达1.5%,硬度范围为HRC60-61。 这一特性使其具备出色的耐磨性,但耐磨性不仅取决于合金成分及其含量,还受到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可使碳化物颗粒细化并均匀分布于模具钢表面,
  • 0
    精冲模具使用Cr12MoV模具钢并不合适,这种选材存在一定问题。精冲模具的间隙较小,冲切面要求达到全光亮带,因此对模具的强度、抗崩裂性能、耐磨性以及不粘料性能的要求非常高。 Cr12MoV是一种高碳高铬型冷作模具钢,由于其碳含量较高,抗冲击韧性较差,容易开裂,且碳化物偏析严重,容易导致模具粘料。这种粘料现象会使得光亮带被拉伸,导致产品出现毛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粘料和黏着磨损问题与模具钢的硬度无关,而是由模具钢的组织
  • 0
    对不锈钢材料的冲压加工,鉴于材料硬度较高,冲头容易断裂,模具钢的选用需首要考虑韧性,确保冲头不易受损,同时也要兼顾耐磨性,硬度需保持在HRC58以上,以保证模具不被磨损。 然而,即便采用耐磨性较好的常规模具钢,如Cr12MoV、SKD11、D2及TM2(原SKH-9的替代材料)等,冲头断裂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频繁的冲头更换严重影响了冲压效率。 在不锈钢冲压加工中,更推荐选用易于采购、抗崩裂性能良好且价格适中的模具钢,例如TR35。若使用TR35
  • 0
    T403模具钢在铜压铸模具领域的应用凸显了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寿命的大幅延长以及价格的合理性上。 T403模具钢具备三大主要优点: 1,其使用寿命远超传统模具钢如T302等,实现了寿命上的显著增长; 2,其耐热性能优越,大约是T302模具钢的两至三倍; 3,T403模具钢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促进了模具的快速散热。 铜压铸模具的工作温度极高,经常达到八九百度,远超过常规热作模具钢的耐热极限。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传统模具钢,如T302、SKD61等
  • 0
    热锻模具的模具钢选择,根据其性能需求,可划分为以下五个主要类别: 第一类是低合金热锻模具钢,典型代表为5CrNiMo和5CrMnMo。这类钢材由于合金元素总量较低,表现出良好的抗冲击韧性,且不易发生开裂现象。因此,它们常被用于锤锻模具及需要堆焊的热锻模具基材。此外,这类材料还具备出色的焊接性能。 第二类为兼具耐热性与韧性的热作模具钢,主要包括4Cr5MoSiV1等型号。相较于低合金型模具钢,这类钢材的耐热性能更为突出。通过特定的合
  • 0
    TS580与GT30均属于具有卓越韧性的模具钢种类,且在使用硬度上相近,这常使得选择二者时产生一定困惑。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合金构成与性能差异:TS580与GT30同属中碳钢范畴,确保了两者均具备优异的韧性。然而,GT30模具钢在合金构成上,特别是钼(Mo)和钒(V)的含量,高于TS580。这种合金成分的差异赋予了GT30相较于TS580更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 硬度范围的区别:TS580模具钢的硬度范围设定为HRC52至HRC58,而GT30模具钢的硬度范围则在HRC56至HRC60之间。
  • 0
    1)合金的性能直接受其成分及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具体而言,TR35合金由Cr8Mo2VSi组成,而TM2合金则由W6Mo5Cr4V2构成。 2)在硬度表现方面,TR35的硬度区间为HRC60-62,而TM2的硬度则在HRC62-64之间。 3)就耐磨性能而言,TM2作为含钨的高速钢,其耐磨性相较于TR35更为优越。 4)在抗崩裂性能方面,TR35显示出比TM2更强的抗崩裂能力。 5)红硬性方面,TM2作为含钨高钼的高速钢,其红硬性明显强于TR35。 6)在应用领域上,TR35主要用于需要高抗崩裂性能且同时要
  • 0
    在冲压3.5毫米厚的5CrV或75Cr1高碳钢热轧板(硬度约为30)时,使用Cr12MoV模具钢会遇到崩角、开断和裂纹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Cr12MoV的抗崩裂性能对于这类厚板硬料冲压而言不够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DC53模具钢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通过配合专业的热处理技术,DC53模具钢能够展现出出色的抗崩裂性能,从而在冲压3.5毫米厚的平垫圈时,有效避免崩角、开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 0
    针对2.75毫米厚的201不锈钢材料冲压作业,该材料硬度较高,且模具设计包含两个小型突出部分(小耳朵),搭边宽度为2.2毫米。当前采用进口DC53模具钢,硬度达到HRC58-60,但在冲压约1至2万次后即出现崩裂和磨损,模具寿命显著不足。 鉴于201不锈钢的硬度和板厚,以及冲压作业中涉及的窄边设计(冲头宽度小于板材厚度,冲压比例小于1:1),对模具钢的抗崩裂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DC53虽表现出一定的性能,但未能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在此情境下,
  • 0
    在摩擦压机进行热锻螺纹钢料头的过程中,原先存在塌模问题,改用3Cr2W8V材质模具后,虽然其热稳定性能良好,但模具的耐用性仍不足,特别是带齿模具容易开裂。针对齿轮热锻模具的高要求,包括优异的热稳定性能、热疲劳性能、高硬度以及高韧性,以下三款模具钢可作为推荐: 1)首款推荐模具钢具有均衡的性能,硬度范围在HRC54-58之间,其韧性表现尤为突出,远超同类材料,即使在弯曲测试中也不易断裂。这种高韧性结合高硬度的特性,使得它
  • 0
    ASP23与M35是两款高速钢,它们在合金成分及冶炼工艺上有所不同,进而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 1.冶炼工艺:ASP23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具有高度的纯净度,且性能无方向性。M35则是通过常规熔铸工艺生产,可能在某些方向上存在性能差异。 2.使用硬度:两款高速钢在使用硬度上相近。ASP23的硬度范围为HRC64-66,M35的硬度范围为HRC63-65。关于耐磨性是否相当,目前缺乏确凿证据。 3.抗崩裂性能:M35作为常规熔铸高速钢,碳化物偏析难以避免,可能
  • 0
    从模具的性能需求及维护保养的便捷性出发,YH136模具钢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项。该材料淬火后硬度可达HRC50,既能满足高光洁度、高硬度的要求,又具备优良的抗锈性能,使得模具打理保养更为简便,且成本相对经济,实现了多方面的优势。 1)YH136作为不锈钢材质,能够有效防止模具生锈,延长使用寿命。 2)通过淬火处理,YH136模具钢可达到HRC50的硬度,展现出良好的耐磨性,确保合模线清晰,减少产品披风现象。 3)YH136采用电渣锻打工艺,具有高
  • 0
    热作模具主要分为热挤压模具和压铸模具两大类。在选择热作模具钢时,需考虑不同的因素以确保模具的性能和寿命。 一、热挤压模具钢的选材考虑: 热挤压模具的主要部件包括挤压筒、压头、挤压顶头、垫块、凹模和心棒(特别是在挤压管材时)。热挤压模具的失效通常由于破裂、磨损、冲刷腐蚀、过热以及热疲劳裂纹等原因造成。模具的寿命与所加工材料的性质以及挤压比密切相关。在处理变形抗力较大的金属材料或采用高挤压比时,凹模和心
  • 0
    1.8566模具钢在合金成分设计上进行了优化,通过降低碳含量并增加其他耐磨合金元素,同时采用固溶强化策略,确保了模具钢的强度水平。 在冶炼工艺方面,该模具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1)利用奥地利INTECO气体保护电渣炉进行炼钢,这一工艺提升了模具钢的纯净度,并有效降低了硫、磷、氧等有害杂质的含量,进而增强了晶粒的结合强度,提高了模具钢的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能。 2)锻造过程采用了4500吨的设备进行三次锻造和三次拔长,这一流
  • 0
    SKD11模具钢具备出色的综合性能,主要包括良好的韧性、抗高温疲劳性能以及耐受温度急剧变化的能力,适合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作业。此外,它还展现出优异的切削与抛光性能。 SKD11属于高耐磨、高铬冷作模具钢类别,是一种高碳高铬合金工具钢。经过热处理后,SKD11模具钢具备高硬度与高耐磨性,同时拥有出色的淬透性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硬度通常在HRC56至58之间。 该模具钢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精度、长寿命的冷作模具及热固成型塑料模具。具体应用
  • 0
    模具钢材的质量等级主要取决于其冶炼工艺水平。冶炼工艺越先进,质量等级越高,相应的冶炼成本及售价也会提升。相反,若冶炼工艺简化,质量等级则会降低,售价也会相应调整。 就使用性能而言,不同价格(如每公斤20多元与七八十元)的NAK80模具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镜面抛光效果:高质量冶炼的NAK80具有更高的镜面抛光等级,抛光效果不仅优良且深入,能有效避免料纹、麻点、沙孔等质量问题。而低价NAK80的抛
  • 0
    针对304不锈钢拉伸作业中冲头材料的选择问题,若追求高硬度与耐磨损性能,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在拉伸厚度为0.3毫米、高度为42毫米、外径为44.4毫米的304不锈钢时,若选用Cr12MoV材料,可能会遇到粘料和刮花产品的问题。这是由于Cr12MoV存在碳化物偏析现象,导致表面存在大量微观细微裂纹。在拉伸过程中,这些裂纹与不锈钢接触时容易产生粘料的黏着磨损,从而引起产品刮花,且难以根治。 为消除拉伸模具的粘料现象,应选用无碳化物偏析的模具
  • 0
    针对1.0毫米厚度钛板的冲压作业,模具钢的选择至关重要。当前使用的SKD11模具钢,在硬度达到HRC58-60时,刀口磨损速度较快。钛合金因其高韧性(硬度约HRC40)特性,对冲压过程构成挑战,对模具钢的耐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对于较厚的钛板,模具钢还需兼具耐磨性和抗崩裂性能。 从模具性能需求出发,冲压钛合金材料至少应选择高速钢级别的材料。鉴于1.0毫米钛板厚度及耐磨性和韧性的需求,推荐采用PM23粉末高速钢。PM23通过粉末冶炼技术制成,具
  • 0
    粉末高速钢PM23和PM30在合金构成、使用硬度范围以及适用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均采用粉末冶炼技术制造,具备高合金含量,能够有效消除微观碳化物偏析现象,从而避免在冲压或拉伸作业中产生粘料、划痕及粘模等问题。相较于传统高速钢,这两款材料在抗崩裂性能和耐磨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然而,合金成分的不同使得PM23与PM30各具特性。 在合金成分上,PM23由W6Mo5Cr4V3组成,其碳含量为1.35%;而PM30则在相同碳含量基础上添加了8.5%的钴,化
  • 0
    精冲工艺,尤其是针对全光亮带的冲压,要求模具间隙极小,这对模具钢的抗崩裂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处理4毫米厚的65锰钢材料时,模具钢的选择需优先考虑其抗崩裂能力,以防止冲头破裂,同时模具钢还需具备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避免过早磨损导致的模具失效。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对于硬度约为HRC60且抗崩裂性能优异的模具钢,1.8566模具钢和V4粉末钢是推荐的选择。1.8566模具钢的韧性远超高速钢SKH-9(约
  • 0
    当前使用的Cr12MoV模具钢面临易磨损、模具寿命短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大量生产及多种规格产品时尤为突出。鉴于镍片在加工过程中易于粘料,导致模具出现严重的黏着磨损,常规的冷作模具钢难以满足这种高强度磨损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尤其是在生产量大、规格多样的背景下,采用高速钢作为替代材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对于薄材(如0.1mm厚的镍片)的冲压作业,含钴的粉末高速钢(如PM30)表现出色,其硬度可达HRC65-67。实验证明,在冲
  • 0
    T302模具钢是一种热作模具钢,归类于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的范畴,它是通过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添加合金元素而制成的特殊钢种。合工钢的家族成员广泛,涵盖了量具刃具用钢、耐冲击工具用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无磁模具钢以及塑料模具钢等多种类型。 T302模具钢主要应用于制造承受高冲击载荷的锻模、热挤压模和精锻模,以及铝、铜等合金的压铸模。它源自美国,作为一种空淬硬化热作模具钢,其性能与4Cr5MoSiV钢相近,但得益于
  • 0
    热锻不锈钢过程中,由于工作温度较高,普通模具钢往往难以承受高温,导致模具迅速软化磨损,从而提前失效。理想的模具钢材料应具备出色的耐热性能和足够的硬度,如热作模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钨钢等。 硬质合金钨钢和高速钢的红硬性优异,硬度高,但脆性较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此外,这两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能采用喷水冷却润滑,这进一步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另一种选择是具有高硬度和高热稳定性的热作模具钢,例
  • 0
    关于热锻模具的硬度与耐磨性关系,存在一个常见的误解。 热锻模具确实需要一定的硬度来保证耐磨性,但这一前提建立在模具不会因此开裂的基础上。对于小型模具而言,开裂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提高模具钢的硬度可以有效增强耐磨性,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然而,对于大型热锻模具来说,由于其受力较大,开裂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这类模具而言,对韧性的要求往往高于耐磨性。大型热锻模具的硬度通常不需要过高,一般保持在HRC40-46之
  • 0
    738与718虽然看似在性质和应用领域上相似,但实际上它们属于不同级别的塑胶模具钢。以下是对两者差异的客观描述: 1)产地差异:738模具钢源自德国,而718模具钢则来自瑞典。 2)市场定位不同:738模具钢通常以大尺寸和相对实惠的价格为市场所知,适合大批量生产需求;而718模具钢则以其小尺寸和高质量著称,更强调精密制造。 3)合金成分差异:718的合金元素含量略高于738,这使得718在耐磨性方面表现略胜一筹。 4)质量等级不同:718模具钢在
  • 0
    复合模冲压过程中,防止模具崩裂是确保模具寿命的关键。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抗崩裂性能的模具钢至关重要。以下推荐两款适合的材料: 1)若需考虑材料成本而不计风险成本,可选用DC53模具钢。DC53相较于SKD11,其韧性有所提升,硬度范围在HRC60-62之间。然而,在应用于复合模时,为了降低崩裂风险,通常需适当降低其硬度。 2)另一款推荐材料是1.8566模具钢。该材料在抗崩裂性能方面表现卓越,其抗崩裂能力是高速钢SKH-9的4倍,D2的两倍。1.8566模具
  • 0
    在5000吨散热器冷挤压模具的生产过程中,顶芯部位由于受力较大,对模具钢的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使用的H13、2344等模具钢,硬度约为HRC50,虽然韧性较好,但强度不足,容易导致顶芯变形,进而影响产品质量,难以满足量产需求。而改用硬度较高的DC53模具钢时,虽然硬度提升,但其韧性不足,容易引发顶芯爆裂,同样无法实现模具的稳定量产。 目前,行业内普遍面临这一技术难题,即模具虽能完成试模,但在量产过程中因报废率过高而无法持
  • 0
    相较于冷切,热切工艺所需冲切力较小,这意味着对模具的硬度要求相对较低,但对其红硬性,即抗高温软化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热切模具钢时,需优先考虑材料的耐高温软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硬度以提升热磨损性能。 若采用H13模具钢制作热切模具,可能会因硬度不足而迅速磨损;而DC53模具钢虽硬度较高,但易产生崩裂问题。理想的热切模具材料应具备出色的耐烧蚀性、高红硬性以及足够的抗崩裂性能。1.8566模具钢便
  • 0
    3Cr2W8V是一种高热强度的热作模具钢,具有较高的高温硬度(HRC50),但其耐冲击韧性较差,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早期脆性断裂。1.8433则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热作模具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高温软化性能和良好的韧性。以下是1.8433和3Cr2W8V模具钢的主要区别: 1)红硬性: 两种模具钢的红硬性相近,3Cr2W8V由于含有钨元素,其红硬性可能略优于1.8433。然而,1.8433的抗高温软化性能显著优于H13模具钢,达到2~3倍。 2)耐热冲击性能: 1.8433模具钢的
  • 0
    铝合金压铸模具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因此对模具钢材的红硬性要求较高,即需要较高的钼含量以防止模具在高温下快速软化和磨损。同时,模具钢的纯净度也至关重要,要求硫、磷、氧等杂质含量低。 从模具钢的性能和质量等级来看,适用于铝合金压铸模具的材料可分为以下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包括一胜百的DIEVR(通常称为8418模具钢)和奥地利百禄的W303。这些材料的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约为150元/公斤。 第二梯队为日本生产的热作模具钢,其中
  • 0
    1)1.8433模具钢具有优良的抗回火软化性能,能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高硬度,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热耐磨性。这一特性优于其他热作模具钢。与8418模具钢相比,1.8433的抗回火软化性能更强,是H13模具钢的2-3倍。 2)1.8433模具钢的导热系数较高,能够快速散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特性是其他铝合金压铸模具钢所不具备的。 在600℃的高温回火条件下,1.8433模具钢的硬度仍能保持在HRC50-52。600℃是铝合金压铸模具的工作温度范围,因此,使用1.8433模
  • 0
    针对冲压2.2毫米厚度201不锈钢的任务,模具失效的主要模式表现为崩角或开裂。鉴于这一特点,选择具备优异抗崩角性能的模具钢至关重要,以避免频繁的模具损坏和维修需求。 对于此类厚板硬料的冲压作业,推荐使用1.8566模具钢。 1.8566模具钢以其出色的韧性表现著称,其韧性水平远超SKH-9(为SKH-9的4倍)和D2(为D2的2倍)。 该材料能够有效解决包括D2、DC53、SKH-9等高硬度模具钢在不锈钢冲压、厚板冲压及尖角冲压等严苛工况下难以避免的崩裂问题。
  • 0
    冷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既需要具备足够的韧性以防止开裂,也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来避免弯曲变形或镦粗磨损等问题。 W360模具钢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硬度范围为HRC52-57。对于冷镦模具而言,使用W360可以满足韧性要求,避免模具开裂。然而,对于薄壁高骨位的模具,其硬度HRC52-57在强度方面可能稍显不足,容易导致弯曲或镦粗磨损等问题。 对于类似的铜铝冷镦模具,1.8566模具钢是一个较好的选择。1.8566模具钢的韧性与W360相当,能够有效防止模具开裂
  • 0
    铜压铸模具的工作温度较高,已超过模具钢的常规回火温度,导致所有模具钢的硬度都会有所下降,此时主要依靠模具钢的红硬性来维持性能。因此,铜压铸模具选材的关键在于红硬性和抗高温软化性能越高越好。 铜压铸模具选材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选用耐热性能良好的热作模具钢,例如1.1.8433、2367、1.8566、Y4、QRO90、W360等。 2)也有少部分情况下会使用含钨的热作模具钢,如3Cr2W8V、GR等,但这类模具容易出现龟裂现象。 3)极少数情
  • 0
    在冲压2mm厚的304不锈钢时,由于材料硬度高且具有粘性,模具钢需要具备高硬度以确保耐磨性,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抗崩裂性能以防止模具崩缺,以及良好的组织均匀性以避免模具粘料导致产品过早起披风。 1.8566模具钢是一种气氛保护电渣炉生产的钢材,无碳化物偏析现象,从而消除了产生粘料的微观细微裂纹源,适用于冲压2mm厚的304不锈钢,可有效避免粘料问题。1.8566模具钢的抗崩裂性能是高速钢SKH-9的4倍、D2的2倍,硬度可达HRC58-60,能够解决D2、DC53
  • 0
    1.8433模具钢是一种具有多种优异特性的热作模具钢,其主要特性包括: 1)出色的抗高温软化性能:1.8433模具钢具备极强的耐热性,其抗高温软化能力约为H13模具钢的两至三倍,这意味着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软化,从而显著延长了使用寿命。 2)高硬度和耐磨性:该模具钢的硬度范围在HRC50-54之间,相较于H13的HRC48-52,更高的硬度有助于增强模具的抗热磨损性能,防止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塌陷。 3)优异的抗冲击韧性:1.8433模具钢的抗冲击韧性优于H1
  • 0
    模具钢的性能与价格通常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寻找性价比高且寿命长的铝合金压铸模具钢,虽无法直接推荐具体型号,但选择时可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应优先考虑使用电渣重熔模具钢,这类钢材纯净度高,有害杂质及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低,属于高品质的热作模具钢。 2)选择含有高比例耐热合金元素钼的模具钢,以确保热处理后模具内部形成大量高温稳定性强的碳化钼结构,从而提升模具的高温强度。 3)热处理工艺需充分且恰当,推荐采用高
  • 0
    冲压2mm厚的65锰钢属于厚板硬料冲压作业,要求模具钢具有高硬度、良好的抗崩角性能和耐磨损性。 针对这一需求,推荐以下两款模具钢: 第一款为1.8566模具钢。1.8566模具钢的韧性表现优异,是SKH-9的4倍,D2的2倍。它能够有效解决SKD11、Cr12MoV、D2以及SKH-9等高硬度模具钢在冲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崩裂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客户在冲压2.5mm厚的65锰钢窄边细长条产品(带有尖角)时,使用DC53模具钢只能冲压几千个产品即出现崩角,而换成1.8566模具钢后
  • 0
    冲压铝板模具在使用6542高速钢时,常会遇到模具表面粘上铝粉的问题,这主要由黏着磨损导致,与模具钢的硬度无直接关系,而是与其组织均匀性密切相关。 6542作为一款普通熔铸高速钢,存在难以避免的碳化物偏析现象。这种偏析导致模具钢表面存在众多微观细微裂纹。由于铝粉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这些裂纹成为铝粉渗透的通道,进而引发黏着磨损,表现为模具表面的粘料或积瘤现象,最终可能刮伤零件。 铝粉一旦开始粘附,往往会逐渐增多,需
  • 0
    对2毫米厚的304不锈钢进行清角冲压时,由于材料硬度较高且涉及尖角,模具钢的选择需侧重于高硬度、良好耐磨性和不粘料性能的高合金材料。 PM23粉末高速钢是一种理想选择。它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硬度范围在HRC64-66之间,具备出色的耐磨性和不粘料特性。相较于SKH-9高速钢,PM23的耐磨性和抗崩裂性能提升了约2至3倍,尽管成本稍高,但其在该工况下的综合表现优异,是首选材料。 另一推荐材料是1.8566模具钢。该材料具有卓越的抗崩裂性能,其
  • 0
    塑胶注塑模具的排气设计对模具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模具中常见的压缩空气灼伤、内部高应力、表面流线和熔合线等问题往往与排气不畅有关。因此,合理设计注塑模具的排气系统至关重要。 注塑模具排气槽的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注射熔融塑料时,有效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二是排除塑料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于薄壁制品和远离浇口的区域,排气槽的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小型件或精密零件的生产中,排气槽的开设也不容忽视,因为它
    钜研特钢 12-26
  • 0
    粉末不锈钢ELMAX与M390的区别及性能对比概述如下,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详细对比,可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材料: 1、产地与制造商:ELMAX是由一胜百公司生产的粉末不锈钢产品,而M390则源自奥地利的百禄公司。 2、碳含量:ELMAX的碳含量为1.7%,而M390的碳含量稍高,达到2.0%。碳含量的差异影响着模具钢的强度,一般而言,碳含量越高,强度越高。 3、使用硬度:ELMAX的使用硬度范围在HRC58-60之间,而M390的使用硬度则更高,达到HRC60-61,显示出M390在硬度方
    钜研特钢 12-26
  • 0
    进料口的冲蚀现象与浇铸系统的进口设计密切相关。在排除其他潜在因素后,仅从模具钢材质的角度分析,进料口受到的冲击强度较大,因此要求模具钢具备出色的高温强度,以抵御冲刷作用,防止冲蚀。这意味着理想的模具钢应具备高硬度、高耐热性以及良好的散热性能。 为了抵抗冲蚀,应选用具有高硬度、高耐热性和良好导热系数的模具钢材料,例如: 1)硬度范围为HRC50-54的1.8433模具钢; 2)硬度在HRC54-58之间的LG系列模具钢; 3)以及硬度高达HR
    东锜钢材 12-25
  • 0
    热锻切边模具的选材并非仅凭高硬度和耐磨性即可满足要求。实际上,使用高硬度模具钢往往容易导致崩刀口,而硬度较低的模具钢则容易磨损,难以找到理想的平衡。 热锻后的零件组织晶粒会发生蠕动,导致强度增加,从而使得热锻产品相较于普通材料更难切割。此外,热锻切边模具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因此要求模具钢具备良好的红硬性。同时,热锻后的产品毛边厚薄不均,会导致刀口受力不均匀,增加了崩刀的风险。 鉴于这些复杂工况,热
  • 0
    模具钢根据其应用场合和工作特性,主要被划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以及塑料模具钢三大类。 一、冷作模具钢主要用于五金冲压模具。常见的冷作模具钢型号包括Cr12、Cr12MoV、SKD11、D2、DC53、2510、SKH-9高速钢以及ASP60粉末高速钢等八种。 二、热作模具钢则主要应用于压铸模具。常见的热作模具钢型号有无硫型8407、8418、2344、SKD61、FDAC以及高钼H13等六种。 三、塑料模具钢,又称塑胶模具钢,主要用于塑胶注塑模具。常见的塑料模具钢型号包括P20、
    钜研特钢 12-24
  • 0
    热流道系统是一种在塑胶模具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旨在节省塑料材料、缩短成型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这一技术在全球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了广泛采纳,主要归因于其显著的特点: 1、提升生产效率:热流道模具不受主流道和次流道冷却时间的限制,成型固化后可立即顶出制品,使得薄壁产品的成型周期可缩短至8秒钟以内。 2、节约塑料原料:传统模具注塑过程中会产生水口料(废料),而高质量塑胶产品通常不允许使用再生二次料
    钜研特钢 12-24
  • 0
    针对冲压0.6毫米厚的201不锈钢手机取卡针,模具钢的选择需兼顾硬度和韧性,以解决冲头崩裂和快速磨损的问题。 由于手机取卡针材质较硬,且为细长条形状,对冲压模具的抗崩裂性能提出了高要求。硬度过高的模具钢可能导致冲头细长尖角处易于崩裂,而硬度不足的模具钢则容易塌陷和磨损,影响正常生产。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使用1.8566模具钢,其硬度在HRC58-60之间,能够有效防止冲头崩裂。 若同时追求耐磨性和抗崩裂性能,PM23粉末高速钢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