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什么是语言哲学
-
0对其中的“隐喻与隐含”一节特别有兴趣。
-
10无知又自负,难以忍受
-
31.语言不具有逻辑性,语言逻辑是由人赋予的,我说“树”,其实这个词毫无逻辑性可言,我说“这里有一棵树”在我们的意识中却用逻辑将这些词联系起来。 2.我们认为逻辑在澄清事实,但实际上它什么也没做,它只是分析命题。 3.毛特纳认为我们可以放弃语言,但实际上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已经依赖符号,而对于符号所意指的直观现象我们却感到模糊,这是奇怪的。 4.我们到底是在用更为复杂还是更为简单的解释来澄明一件事物的某种属性,这
-
021世纪被称为“脑的世纪”。在(现代语言学)中谈到在前额区和右侧半球,下额叶区域包括布罗卡区有关语音加工、语义决策任务、句子和篇章级加工、抽象词加工、句子加工、篇章加工、话语情感内容等检测任务中出现比较明显的激活。中、上额叶部分主要在语义决策任务、语义记忆篇章加工的综合方面显示明显激活。布罗卡区在句法加工以及音乐认知任务中被激活。下额叶在和一些有限条件下语音加工过程中被激活。
-
27求解
-
0本科学的是日语,受海德格尔的影响,加上本科或多或少和语言学有点联系,所以有点想往语言哲学方向发展。 初步打算是考研,国内的或者国外的都可以。 但是该如何具体发展还没有想好,不知道贴吧有没有人能够给我一些建议,谢谢
-
2设存在语言系统A,语言系统B,A和B不能通约。问: 能否构造一种语言C,使得C包含A和B?
-
1错误还是无意义,如果真的就是存在的,那么错误的就是不存在的吗?如果真的如此,世界上便只有对的。数量多少可以数出来,单位长短可以度量。爱恨,善恶,美丑,真假这些见诸主观世界的东西,又该怎样度量?哲学转向语言,那么语言就是世界本身吗?网络时代,人们更愿意在虚拟空间热聊,却冷淡了身边的人,这正常吗?品读中西哲人的言论,我们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反而徒增了更多的问题。哪些东西是不证自明的存在本身。我们总在用
-
0崇尚科学精神的加群2001811
-
0谈的都是唯意志论现象学存在主义之类→_→ 而且貌似也没人管理了→_→
-
0
-
0求下载地址,求原文,求大小神,
-
5
-
2RT
-
0提一下
-
1
-
0难道因为上课太无聊了
-
1心理主义者认为我们逻辑上的判断,演说,规律,归纳,分类等等都不过是特殊的心理活动,只是根据规范和实践的观点进行了选择和整理而已。尽管如此,心理学和其他实践科学一样在偶然的事实中得出必然的规律,只能获得经验主义的结论。
-
2总觉得和我以前自己想过的相似 但他的比我想的要具体
-
0包括我一共三人
-
2RTRTRTRTRTRTRT
-
1我一个人压力很大啊
-
2字真多
-
2(づ ̄ ▽ ̄)づ
-
13精品区的 值得看吗
-
23← ← 怎么样
-
51还是再把前面看一遍?
-
6
-
45《论道德原理》和《论人类理性》10那要900分钟才能一本 就是15个小时 = =一天就这么毁掉了11说客体先于根据律 那是先于客体再有根据律来规范客体 那表象=客体?4尼采读完是用了14天 你那帖说是3天 我还想两天 这不是要我命吗3很多问题只要他深入思考一下应该能获得更大成功,= =但是每次他在成功面前就止步了2看得完吗133写完了了发上来3加油加油!2总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0主要是没什么人来1和虚无主义什么关系啊0在海德格尔的意见中我们显然要将Phanomen(现象)与Erscheinung(现像)区分开,在语义中这两个概念极其容易混淆,在众多哲学家对于现象学的认识中这种差错广泛地存在。在一定意义下,现像并不会指向物体而成为“指引者”,而且是某种既定意义下的关联,这点与现象不同,现象是照面方式。 让我们回归到康德那里,现像的概念是“经验直观对象”,这种说法类似于对于现象的第二次呈报,把关于现象中的内容在经验领域中辐射式的呈报出来,然41我觉得他们的组合太生硬了1本来我也有兴趣学学你那种语法习惯,可惜耐心实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