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52,704贴子:3,346,376
  • 23回复贴,共1
求助

是什么限制了英国前无畏舰吨位长达十几年变化不大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英国的造船技术不可能十几年不增加,为什么从君权级战列舰开始,战列舰就是不肯以每5年5000吨的速度增加。历史应该是这样,1890年1.5万吨,1895年开工2万吨,1900年开工2.5万吨,1905年开工3万吨,1910年开工3.5万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9-07 17:32回复
    为啥要涨吨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9-07 19:43
    收起回复
      2025-09-20 12:18: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给定吨位下,军舰战斗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之前,改装升级潜能没有充分挖掘之前,盲目增加吨位纯属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无脑堆料
      君权:为了减重连炮塔罩子都扔了,搞了个“露炮台”,标排14000+
      威严:把改良后的炮塔加回去,标排近15000
      老人星:减重(砍装甲改动力),标排近13000
      可畏:在老人星动力的基础上把装甲加回去,标排回到14500
      邓肯:为提高航速(+1节)而砍装甲减重,标排13000+
      爱七:首次引入二级主炮,标排15000+
      纳勋:二级主炮全面替代副炮且全部炮塔化,标排16000出头
      ========
      爱七-纳勋也就比君权重了一两千吨左右,战斗力已经算是吊打了——你应该问相对于爱七纳勋,君权有多少吨位算是浪费的
      ========
      何况接下来的无、柏、圣,这仨比纳勋也就重了2000吨左右,比君权也就重了四五千吨左右,而战斗力已经是革命性的碾压了
      ——无畏:大幅增加一级主炮,取消二级主炮,削弱副炮,动力升至21节,标排18000出头
      ——柏勒:副炮升回4寸,标排近19000
      ——圣文:加长主炮(50倍径),标排19000+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9-08 10:05
      收起回复
        一定技术条件下吨位越大越好也是有技术边界的。比如1907年开工3.5万吨24节15in II x 4的超级战列舰,子系统跟不上,还是要到1914年才能发挥完全战斗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9-08 14:05
        回复
          前无畏,动力都是蒸汽机(注意不是蒸汽轮机),主炮都是两座双联装,对舰体增大的需求不大吧,得等到多炮塔主炮出现,为了多加炮塔,所以要加长舰体,所以吨位才大幅上升


          IP属地:吉林5楼2025-09-08 14:45
          回复
            在前无畏舰时期将英国拖入军备竞赛几乎是不可能的,前无畏舰时期英国大约服役了50艘战列舰和48艘一等巡洋舰还在为南美日本中国建造军舰。英国制造的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几乎占到了这个时期服役军舰总数的一半。英国军舰的技术发展史就是前无畏舰的技术发展史。这一时期英国不但是技术上的领导者,也往往后发制人。英国的在这一时期领先体现在工业实力上,这一期英国一艘战列舰下水平均是10个月,从开工下水舰装海试到服役是30个月。作为对比法德美三国大约是45个月。而俄国是60个月。举个例子沙俄海军佩列斯威特在设计之初是一款十分先进的快速战列舰,在当时19节的航速和10英寸的二级主炮理念皇家海军缺乏一型能追得上打得过的战列舰。英国对标佩列斯威特的是声望级战列舰。从现在来看声望级的技术指标不如佩列斯威特。但是当佩列斯威特级三舰全部服役的时候不仅声望级的后续舰老人星级已经服役了,就连老人星级的后续舰邓肯级也已经服役了。在一战时期英国军舰的完工速度依然是要超过德国。所以即使穿越者先开工一艘”2万吨的无畏舰“拥有某些先进子系统和技术也往往是英国后开工先服役


            IP属地:云南6楼2025-09-08 17: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