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最爱的儿子是耶律隆庆,次子,这个人是梁王、南京留守、天下兵马大元帅,有自己的斡鲁朵,地位几乎与耶律隆绪平等。而且由于耶律隆绪长期没有嫡子,萧绰是有让耶律隆庆继承的想法的(隆庆在萧绰生前生了三个嫡子)。隆庆也一直很想当皇帝,性格狂妄跋扈。只要他活着,耶律隆绪永远胆战心惊。
要是萧绰废了耶律隆绪,改立耶律隆庆,那辽国历史肯定不一样。耶律隆庆是不会去攻打高丽的。萧绰要是想立他,应该会在他继位后把权力交给他,或者让他当两三年傀儡,快死的时候再把权力交给他。耶律隆庆是不会去攻打高丽的,一继位就是实权皇帝或者只当过短期傀儡的是不需要证明自己和发泄的,耶律宗真和耶律弘基也不需要证明自己。
耶律隆绪当了27年的傀儡,亲政后为了证明自己是皇帝,证明自己的能力,以高丽弑君、朝贡不时等理由对高丽大规模用兵。耶律隆绪是很想自己当统帅自己打仗的,但萧绰亲征的时候他就是作为傀儡待在军中。1010年是他真正意义上的亲征。
他这么做也是顺带弄死韩德让(带他去寒冷的高丽,让他得病),韩德让回来以后过了两个月就死了。耶律隆绪和他的父亲很像,有小聪明,但是没有大智慧。
萧绰是不会对高丽大规模用兵的,她曾经对高丽用过一次兵,只是想让对方称臣纳贡,不规律也没事。耶律隆绪违反了她的政策,发动了旷日持久的辽丽战争(1010—1019)。不过没有萧绰的长期执政,他也不会去攻打高丽。他38岁才亲政,需要通过攻打高丽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发泄,耶律隆绪也是辽国皇帝里面最爱彰显皇权的。萧绰是不会去重视儿子的想法的,他想做什么只能等她死了再说。
耶律隆绪当然是急躁的,他亲政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想做什么当然得立刻去做。他攻打高丽的时候,萧绰还没凉透,等她凉透了,他都几岁了?给萧绰守完三年丧,他就四十一岁了。
耶律隆绪亲征高丽,自己都后悔了,“(高)正以势不可敌,与麾下壮士突围出,士卒死伤者众。上悔轻发,释其罪。”《辽史》。“二十九年春正月乙亥朔,班师,所降诸城复叛。至贵州南峻岭谷,大雨连日,马驼皆疲,甲仗多遗弃,霁乃得渡。”《辽史》。当时投降辽军的高丽城市全都反叛了,他怕后路被切断,只能从高丽落荒而逃。“契丹兵爲諸將鈔擊,又因大雨,馬駞疲乏,甲仗皆失。渡鴨緑江引去,鄭成追之,及其半渡,尾擊之,契丹兵溺死者甚衆,諸降城皆復之。”《高丽史》。“及是,契丹又大举来伐,(王)询与女真合兵拒之,契丹大败,帐族卒乘罕有还者,官属战没大半。乃令幽蓟选尝干仕进及稍知书者以补其乏,归取介胄万副,隆庆以疑间不给,拔寨遁归。”《长编》。开泰五年(1016),耶律隆庆突然间死了。耶律隆绪再也不用胆战心惊了。
此后耶律隆绪一直在对高丽用兵,他打成啥样史书有记载的,王询是他这辈子的对手。王询在位二十二年,很多时间都在和耶律隆绪打仗,谁让他碰到一个疯子呢?最后一次辽国败得最惨(所谓的“龟州大捷”),“十二月丁酉,宋遣吕夷简、曹璋来贺千龄节。是月,萧排押等与高丽战于茶、陀二河,辽军失利,天云、右皮室二军没溺者众,遥辇帐详稳阿果达、客省使酌古、渤海详稳高清明、天云军详稳海里等皆死之。”《辽史》。“(十二月)戊戌,契丹蕭遜寧以兵十萬來侵,王以平章事姜邯贊爲上元帥、大將軍,姜民瞻副之,帥兵至興化鎮,大敗之。遜寧引兵直趨京城,民瞻追及於慈州,又大敗之。”“十年春正月辛酉,蕭遜寧至新恩縣,去京城百里。王命收城外民户入内,清野以待。遜寧遣耶律好德賫書至通德門,告以回軍,潛遣候騎三百餘至金郊驛。我遣兵一百,乘夜掩殺之。”“二月己丑朔,丹兵過龜州,邯贊等邀戰,大敗之,生還者僅數千人。”《高丽史》。“契丹兵奔北,我軍追擊之,涉石川,至于盤嶺,僵尸蔽野,俘獲人口、馬駞、甲冑兵仗,不可勝數,生還者僅數千人,契丹之敗,未有如此之甚。”《高丽史》。这是辽国开国以来到耶律隆绪亲政时对外最大的败仗,辽军元气大伤。富弼的奏折:“天圣三年,契丹常伐高丽,是年,朝廷遣利瓦伊奉使,高丽杀契丹兵二十万,匹马只轮无回者。自是契丹常畏之,而不敢加兵。”《长编》。这里的天圣应为天禧,天禧三年刚好是1018年,写错年号是挺常见的事。二十万太吓人了,应该是死了十万左右,只有几千个人回去。而且这次是以少打多,高丽军有二十万。之前死了那么多人,耶律隆绪还有能力拿出很多人吗?而且高丽是越打越强的,耶律隆绪一直在给高丽送钱送人头,高丽能不越打越强吗?
耶律隆绪败了就是王询赢了,你们可以比较一下耶律隆绪和王询哪个强,这两个人是死对头,还是同年死的,都是1031(辽史记错了王询的死亡时间)。
#辽圣宗##耶律隆绪##辽丽战争##高丽##王询##耶律隆庆##契丹##辽金史#
要是萧绰废了耶律隆绪,改立耶律隆庆,那辽国历史肯定不一样。耶律隆庆是不会去攻打高丽的。萧绰要是想立他,应该会在他继位后把权力交给他,或者让他当两三年傀儡,快死的时候再把权力交给他。耶律隆庆是不会去攻打高丽的,一继位就是实权皇帝或者只当过短期傀儡的是不需要证明自己和发泄的,耶律宗真和耶律弘基也不需要证明自己。
耶律隆绪当了27年的傀儡,亲政后为了证明自己是皇帝,证明自己的能力,以高丽弑君、朝贡不时等理由对高丽大规模用兵。耶律隆绪是很想自己当统帅自己打仗的,但萧绰亲征的时候他就是作为傀儡待在军中。1010年是他真正意义上的亲征。
他这么做也是顺带弄死韩德让(带他去寒冷的高丽,让他得病),韩德让回来以后过了两个月就死了。耶律隆绪和他的父亲很像,有小聪明,但是没有大智慧。
萧绰是不会对高丽大规模用兵的,她曾经对高丽用过一次兵,只是想让对方称臣纳贡,不规律也没事。耶律隆绪违反了她的政策,发动了旷日持久的辽丽战争(1010—1019)。不过没有萧绰的长期执政,他也不会去攻打高丽。他38岁才亲政,需要通过攻打高丽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发泄,耶律隆绪也是辽国皇帝里面最爱彰显皇权的。萧绰是不会去重视儿子的想法的,他想做什么只能等她死了再说。
耶律隆绪当然是急躁的,他亲政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想做什么当然得立刻去做。他攻打高丽的时候,萧绰还没凉透,等她凉透了,他都几岁了?给萧绰守完三年丧,他就四十一岁了。
耶律隆绪亲征高丽,自己都后悔了,“(高)正以势不可敌,与麾下壮士突围出,士卒死伤者众。上悔轻发,释其罪。”《辽史》。“二十九年春正月乙亥朔,班师,所降诸城复叛。至贵州南峻岭谷,大雨连日,马驼皆疲,甲仗多遗弃,霁乃得渡。”《辽史》。当时投降辽军的高丽城市全都反叛了,他怕后路被切断,只能从高丽落荒而逃。“契丹兵爲諸將鈔擊,又因大雨,馬駞疲乏,甲仗皆失。渡鴨緑江引去,鄭成追之,及其半渡,尾擊之,契丹兵溺死者甚衆,諸降城皆復之。”《高丽史》。“及是,契丹又大举来伐,(王)询与女真合兵拒之,契丹大败,帐族卒乘罕有还者,官属战没大半。乃令幽蓟选尝干仕进及稍知书者以补其乏,归取介胄万副,隆庆以疑间不给,拔寨遁归。”《长编》。开泰五年(1016),耶律隆庆突然间死了。耶律隆绪再也不用胆战心惊了。
此后耶律隆绪一直在对高丽用兵,他打成啥样史书有记载的,王询是他这辈子的对手。王询在位二十二年,很多时间都在和耶律隆绪打仗,谁让他碰到一个疯子呢?最后一次辽国败得最惨(所谓的“龟州大捷”),“十二月丁酉,宋遣吕夷简、曹璋来贺千龄节。是月,萧排押等与高丽战于茶、陀二河,辽军失利,天云、右皮室二军没溺者众,遥辇帐详稳阿果达、客省使酌古、渤海详稳高清明、天云军详稳海里等皆死之。”《辽史》。“(十二月)戊戌,契丹蕭遜寧以兵十萬來侵,王以平章事姜邯贊爲上元帥、大將軍,姜民瞻副之,帥兵至興化鎮,大敗之。遜寧引兵直趨京城,民瞻追及於慈州,又大敗之。”“十年春正月辛酉,蕭遜寧至新恩縣,去京城百里。王命收城外民户入内,清野以待。遜寧遣耶律好德賫書至通德門,告以回軍,潛遣候騎三百餘至金郊驛。我遣兵一百,乘夜掩殺之。”“二月己丑朔,丹兵過龜州,邯贊等邀戰,大敗之,生還者僅數千人。”《高丽史》。“契丹兵奔北,我軍追擊之,涉石川,至于盤嶺,僵尸蔽野,俘獲人口、馬駞、甲冑兵仗,不可勝數,生還者僅數千人,契丹之敗,未有如此之甚。”《高丽史》。这是辽国开国以来到耶律隆绪亲政时对外最大的败仗,辽军元气大伤。富弼的奏折:“天圣三年,契丹常伐高丽,是年,朝廷遣利瓦伊奉使,高丽杀契丹兵二十万,匹马只轮无回者。自是契丹常畏之,而不敢加兵。”《长编》。这里的天圣应为天禧,天禧三年刚好是1018年,写错年号是挺常见的事。二十万太吓人了,应该是死了十万左右,只有几千个人回去。而且这次是以少打多,高丽军有二十万。之前死了那么多人,耶律隆绪还有能力拿出很多人吗?而且高丽是越打越强的,耶律隆绪一直在给高丽送钱送人头,高丽能不越打越强吗?
耶律隆绪败了就是王询赢了,你们可以比较一下耶律隆绪和王询哪个强,这两个人是死对头,还是同年死的,都是1031(辽史记错了王询的死亡时间)。
#辽圣宗##耶律隆绪##辽丽战争##高丽##王询##耶律隆庆##契丹##辽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