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20日漏签0天
留学吧 关注:761,644贴子:3,593,37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留学吧
>0< 加载中...

为什么同样是加拿大留学,有的轻松毕业,有的却屡屡挂科?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海外杰尼龟
  • 我勒个去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为什么同样是留学,有的学校轻松毕业,有的却成了“学业陷阱”?
在家长和学生的认知里,留学的第一标准往往是学校排名。QS、泰晤士、U.S.News……一张张榜单看上去直观,但真正决定学生学习体验和能否顺利毕业的,并不只是排名。
过去几年,我接触过不少学生案例,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不同学校在学业要求上的差异极大,这往往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能拿到学位。
排名高≠容易毕业
在一些顶尖大学,比如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本科课程往往学术性极强,考核方式严格。
心理学(Psychology)的大类课程里,Research Methods、Cognitive Neuroscience 需要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撰写上万字的报告。
工程学(Engineering)专业则大量涉及 Calculus III、Fluid Mechanics 这类高强度课程,挂科率常年居高。
这些学校的毕业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友好”。很多学生即便在国内是尖子生,到了大二大三,还是会因为GPA不足而面临延期甚至退学的风险。
排名一般≠教育质量差
另一方面,一些在国际排名中并不突出的院校,比如加拿大的温莎大学(University of Windsor)、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教学风格更注重应用性,课程难度适中,支持服务也更细致。
很多学生在这类学校反而能够更好地适应,顺利完成学位。尤其是一些对研究兴趣不强、但注重就业导向的学生,往往在这些院校能收获更多实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教学定位不同
顶尖院校更偏向科研导向,考核方式强调原创和学术深度;而中等院校往往更偏向职业导向,课程设计贴近就业。
资源分配差异
名校的学生竞争激烈,教授的关注点更多在科研产出;中小型院校因为班级规模小,教授能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指导。
学生背景不匹配
不少学生被家长“推”去申请名校,但兴趣和能力与专业并不匹配。结果就是,越是拔高,越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
家长和学生应该关注什么?
真实毕业率
很多家长看排名,却忽略了学校的实际毕业率。有的名校,五年内毕业率不足70%,这意味着几乎三分之一的学生会掉队。
课程设置与兴趣匹配
专业里是否包含大量数学、统计?是否有高强度实验?这些因素,往往比“学校名字”更能决定孩子能否坚持下去。
学业支持体系
是否有写作中心、语言辅导、心理支持?这些“软资源”,在孩子遇到瓶颈时,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我想提醒的误区
误区一:只看排名,不看适合度
一个孩子在国内数学成绩一般,却坚持选 Econometrics 这种高数密集课程,最后挂科几乎不可避免。
误区二:把留学当“镀金”捷径
家长以为“出国就等于拿文凭”,结果孩子压力过大,最后退学回国,学历和时间都浪费。
误区三:问题出现才补救
一旦GPA降到2.0以下,再想快速提升,难度远超家长的想象。
写在最后
选择学校和专业,从来都不是“名气越大越好”。真正的关键是:孩子是否能在这个环境里学得下去,能否顺利拿到学位,并为未来发展积累经验。
作为留学顾问,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盲目追求排名的家庭,往往在几年后付出代价。而那些愿意从孩子兴趣、能力和发展出发去选择的家庭,最终走得更稳、更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留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