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水月吧 关注:70贴子:4,717

Listen to Eason Chan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奕迅历年专辑全回顾
文/公元1874


1楼2011-03-04 13:54回复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04848/


    12楼2011-03-04 14:26
    回复

      《Style》给一个新出道的小歌手,的确有着不消的勇气。换做今日,是决计不可能发生的事。所以很多人都怀念华星,这家公司大概是整个香港乐坛最能挖掘歌手潜在实力的唱片团体。可惜,死掉了。好人不长命这个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此外,专辑里还有一首歌曲值得一提,那就是姚若龙作词的《感情约》。这首歌虽然空洞无物,但歌词实在是足够美丽,而且你可以听到陈奕迅最后几次模仿刘德华或者张学友唱歌的状态,每次听这首歌,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让张学友唱唱,那情形该是多么的华丽!至于其他的歌曲,就如同专辑里《爱到疯》的歌词那样,通篇都在“爱到疯,爱到痛,爱到什么都变成空”……应该庆幸的是,陈奕迅很快就没有这样子唱歌了。否则,纵然他有再出色的嗓音,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矣。看看同样出道的那些新秀比赛的得奖者,最终在时间长河里留下足迹的,又有几人?
      1997.11 《酝酿》
      《一滴眼泪》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专辑卖得不算太差,这让华星对陈奕迅充满了信心,而《陈奕迅》获得的评价跟销量都比较中庸,这种情况下,华星推出的第三张专辑也是走国语,主攻台湾,而粤语专辑方面,陈奕迅和华星决定改变策略出击,花时间精心打磨。于是,《酝酿》在事隔一年多以后,作为陈奕迅的第二张国语大碟,正式推出。
      吴旭文、黄中原、何启弘等人联手打造的这张《酝酿》相当于《一滴眼泪》的加强版,走中规中矩的路线,似乎这样应对市场是最稳妥的。主打歌《预感》和《酝酿》路数相当,调换个名字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酝酿》中,陈奕迅终于开始摆脱模仿的影子,而录音方式也改变了,少了那么多后期的加工,陈奕迅的声音更加真实,沉稳而略带沙哑。用自己的声音来提升歌曲的质量,陈奕迅从《酝酿》就已经开始。
      这张专辑的亮点,是深白色打造的《Taipei City》,这首台北市邀请陈奕迅演唱的歌曲,以台北的闹市喧嚣开篇,朗朗上口,风格清新,也是我个人在这张专辑中最为欣赏的歌曲。整首歌中传达出的,是一种洒脱自信、积极向上的讯息,这样一个摆脱苦闷情爱的陈奕迅,在我看来是最可爱的。这也是陈奕迅首次唱城市代言类的主题歌曲,若干年后听他唱世博会的《无限之城》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首《Taipei City》,一眨眼也让我有恍惚的感觉。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当初那个稚嫩的年轻歌手,如今,也已经是年近不惑,为人父者的歌神了。耳机里,歌声依然如昔,而听歌的我们,却都已经渐渐苍老。
      1998.02 《与我常在》
      这是陈奕迅第一次转型的标志性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你几乎可以找到以后和他有过漂亮合作的所有词曲监制人的名字。
      陈辉阳、柳重言、林夕、黄伟文、刘志远、潘源良、刘卓辉、Beyond、因葵、Jim Lee、周耀辉、金培达,等等等等,除了这时候还在全心打造王菲的Cy Kong之外,陈奕迅往后所有专辑的重要制作人都现身了。
      首先说林夕和陈辉阳这对将来横扫香港乐坛的“夕阳组合”。这是1995-2005年香港歌坛十年时间里,最重要的音乐标志,每一个喜欢港乐的人,都会铭记。这个时候的陈辉阳刚刚涉足乐坛,还在和因葵搞“余力机构”,还在给孙耀威写《爱情白皮书》,跟林夕还没什么往来,所以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现场直播》还是因葵在作词。这首歌本身就很独特,因葵的歌词风格以愤世嫉俗而闻名,配合节奏感十足的鼓点和陈奕迅懒洋洋的唱腔,值得反复玩味。要值得注意的是,这张专辑里,陈奕迅已经不在歌声的演绎上走那种保守的中规中矩路线,开始有着自己的想法。这点十分值得称赞,因为从《与我常在》的这种尝试开始,标志着陈奕迅正式成为“陈奕迅”。
      专辑里的重中之重,是同名主打歌,《与我常在》。
      没有想到,陈奕迅出道才不过第三年,就奉献出这样一首足可载入香港乐坛史册的金曲。而陈奕迅与林夕的合作,也可以说从《与我常在》开始,才步入热恋般的默契期。很佩服林夕在这样一首流行乐里玩出了种种小心思,让歌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
      


      14楼2011-03-04 21:51
      回复

        在一起看每出戏 在一起叹每口气 再细尝 同偕到老的况味
        每分钟也抱紧你 没有一秒共你别离 还携手看着生与死
        在一起与你工作 在一起与你摸索 两个人 同时占有的快乐
        每分钟与你挥霍 没有一秒没我在旁 还携手看着天空黑与光
        两段主歌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写实,看戏、工作、抱紧你、携着手……一切都是情侣间种种稀松平常的亲密动作。如果只看开篇,很容易让人麻痹的认为这首歌跟《天下无双》一样,都是写小两口你情我浓。别急,接着林夕就不算太残忍的给出了真相:
        坐着卧着都分享 日日夜夜也为彼此设想
        站着望着都分享 就在梦内发掘这真相
        原来,只是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在单纯的幻想,在梦里设计的“真相”罢了。那么到底主角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恋”呢?
        除非你是我 才可与我常在
        一个人 从镜内发展恩爱
        除非你是我 才可昼夜同在
        恋不来 从厌倦里面偷取恨爱
        林夕给出了三种答案。
        一 自己恋着他人,但却又是暗恋,无法言语。所以才会千方百计的设计出种种恋爱的感觉。这也是最能让听众领悟的。
        二 他人恋着自己。对方对自己的爱,自己没有感觉,所以很叹息的说了一句,除非你是我,才能与我常在。
        三 自恋。其实,恋着的正是自己。所以,才会一个人,从镜内发展恩爱;所以,才会一个人恋不来,才会昼夜同在。
        林夕精心设计了一个谜局,用几百字的歌词,勾勒出一个让听众有着各自不同想法的歌内世界。
        与我常在,一个充满温馨的词语。在这首歌里,无论是三种答案的哪一种,都是充满着无奈与伤感。但种种无奈,种种伤感,都被林夕掩盖在看似与歌名保持高度一致的温馨歌词里。
        也许,你也会幻想和一个人一起看戏,一起工作,一起摸索……也许,你更想和某个人同偕到老……也许,这些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睁开双眼,身边竟是谁。究竟,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想念的那一个人,有没有“与我常在”?
        这个问题,请你自己给你自己答案。
        按林夕自己的话来说,每次见到陈奕迅,他总要开玩笑似的,哼上两句“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其乐趣自然不言而喻。
        《与我常在》如此的精致与用心,得到了市场上的欢迎,陈奕迅开始初尝“红歌”的感觉。这首歌在年底各大奖项上囊括不少,让陈奕迅开始有那么一点“小天王”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与我常在》这首有着特别意义的歌曲,几乎出现在陈奕迅每次演唱会上,并且与《明年今日》《K歌之王》一起作为压轴曲目,看得出这首歌,在陈奕迅心中的份量。
        《与我常在》里还有一首Beyond和其老搭档刘卓辉写的《爱没有左右》,这也是陈奕迅首次和乐队亲密合作,从歌曲的风格上,隐约可以看到《H3M》里的影子。多年后黄家强在演唱会上也自己演绎了一把,感觉则比陈奕迅低上不少。《那一夜有没有说?》是黄伟文给出的压轴作品,这首歌里,黄伟文收起了玩世不恭,认真描绘了情侣分手前的一幕,很让人感动。
        在这张专辑里,陈奕迅几乎尝试了日后大行其道的各类风格,虽然专辑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的《陈奕迅》以及国语专辑的中庸慢板情歌路线,但这种尝试取得了成功,各大奖项和销量的肯定都让陈奕迅获得了一个日后能完全展示自我的空间。一个未来的歌神,从此徐徐升起,锋芒渐露。
        1998.05 《我的快乐时代》
        《我的快乐时代》,是同《与我常在》一样,继续发挥“自我”元素的一张粤语专辑。这张专辑出现了三首对陈奕迅而言相当重要的歌。一首《天下无双》,一首《反高潮》,一首《黄金时代》。
        《天下无双》是林振强后期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作为香港乐坛德高望重的前辈,词的水准自然无须多疑,柳重言的作曲仍然是走清新的抒情路线,再加上陈奕迅温暖的嗓音,继《与我常在》之后再次让EASON红透香港,毫无争议的拿下次年的十大金曲。这首歌的风格其实后期的陈奕迅尝试得很少,因为《天下无双》本身很纯粹,就是表达对爱人的感激。这种题材本身在香港就很少见,而陈奕迅后期的风格都是一种自我思索,在情歌方面更是被林夕和陈辉阳不停的尝试各种苦难,使得《天下无双》几乎成为唯一的代表。“若问世界谁无双,会令昨天明天都闪亮?定是答你从无双,多么感激竟然有一双我俩”。放眼望去整个香港,这种题材也少得可怜。多年后张学友活出生命演唱会,挑选了《天下无双》翻唱,歌神的实力也带给了这首歌另一种不同的味道。
        


        15楼2011-03-04 21:51
        回复

          《反高潮》则是黄伟文的个人风格代表作。在黄伟文出道十年精选的自己作品集里,曾经说过如果要选他带给陈奕迅的最佳词,除了《活着多好》,就是这首《反高潮》。反高潮是陈奕迅自己作曲,黄伟文的老搭档王双俊编曲监制,歌词本身说了什么呢?这个时候黄伟文的独特风格来了,歌词本身没有具体指向某件事某个人,而是某种状态。“反高潮”的含义,是指你再怎么高兴激动,也要冷静冷静再冷静。“敌不动,自己不动;厚脸皮,一刀刺进都不痛”,这种歌词是打上黄伟文标签的鬼马之作,末了结尾还要体现一下黄伟文自身的恶趣味,“这十八层怎么跳?……糟了!最近连高潮都停不了,连高潮都烦扰。”这种风格也成为日后陈奕迅的主要风格之一,《随意门》《人工智能》《King Kong》《最后的嬉皮士》等等一脉相承。
          《黄金时代》更像是林夕自己的一次文字游戏。歌名像一支大气的饮歌,实则只是一对情侣的小恋爱。 《黄金时代》内的离离合合,由林夕笔下轻松跳过。点睛之句,无疑是“黄金广场内分手,在时代门外再聚”。 这首歌最大的亮点是陈奕迅个人的演绎,尤其是中段副歌的高歌,跟他之前专辑的歌唱手法有的明显的差别。陈奕迅从这张专辑开始摆脱了之前尚有模仿其他歌手的痕迹,开始走了属于自己的路子。
          除此之外,专辑中《新歌+精选》也是一首有意思的作品,黄伟文用很多首歌名串成了歌词。所以早在《K歌之王》之前,这种概念就已经玩过了。当然,林夕的歌词来得更大气和悲怆,而黄伟文过于强调形式而显得歌词有些孱弱。所以《K歌之王》属于典型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华星时代的陈奕迅,从《我的快乐时代》开始,尝试了对音乐的诸多可能性,这些尝试都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了未来陈奕迅的音乐之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这张专辑和《与我常在》一样,在陈奕迅早期专辑里,占据重要一席。
          1998.12 《新生活(新歌+精选)》
          1999.01 《新生活音乐会》
          98年陈奕迅出了三张粤语专辑,可想而知,当时的他有多么的受欢迎。
          《新生活》是他的第一张精选辑,也算是为出道两年多做上一个总结,相对其他歌手来说,这张精选辑有着足够的诚意,19首歌曲有一半都是新歌,虽然其中一些歌目只是一些独白,但整体仍算是有质量保证。
          精选辑的目的一般都是回顾过去,但《新生活》似乎却不这样想,主打歌《新生活》承上启下,不仅是回顾过去的陈奕迅,更要在歌曲里唱出未来的、新生活下的陈奕迅。歌曲属于《时代曲》+《我的快乐时代》的整合版,在歌词方面,《新生活》比《时代曲》更狠,“旧情太多,新生活要好好过;世间要除去什么?物证摧毁掉五千亿个,也不要留低一个!”这首歌曲唱出的,是一种积聚已久,由怒气转化为奋力前进的勇气,不仅可以看成是歌曲里主人公对自己感情和生活的一种新态度,更可以看成是陈奕迅对自己未来音乐之路一种破旧立新的意图。
          穿插整张专辑的有很多陈奕迅自身的独白,这些独白带着似有似无的小故事,让《新生活》这支碟有了点情景戏剧的意思。比起一些纯粹用几十秒的音乐或者一些杂乱的噪音来作为过渡的专辑,《新生活》里这样的处理方式,倒是有着自己的乐趣。此外,专辑中还有一首《超人的主题曲》,这是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当年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歌词是田中小百合所做,这位仁兄则是某个搞怪的光头所化名,在这里就不点破他的恶趣味;在这首力量十足的歌曲里,歌词的热血恶搞兼有之,很衬陈奕迅的搞笑风格。次年新生活音乐会上,陈奕迅唱得更放肆,好好的玩上了一把。
          新生活音乐会,是陈奕迅第一次正式的大型现场演出,陈奕迅在台上玩得很开心,整场都在嘻嘻哈哈,这种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风格,只要是看过陈奕迅演唱会的人一定不会忘怀。相对于我的快乐时代那场音乐会,这场更显出了陈奕迅对于现场演出的控场能力。而“唱直播跟CD一样”,这句歌词便在新生活音乐会上由他自己亲身验证。
          


          16楼2011-03-04 21:51
          回复

            此外,这场音乐会的亮点就是那首闽南语的《爱拼才会赢》,以及意大利语的《Se Vuol ballare》。进修过歌剧的他自然不会忘记在现场炫耀他的歌剧造诣,此后每场演唱会来几句意大利文,几乎也成为了一种标志性场景。
            1999.05 《天佑爱人》
            千禧年将至,各行各业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世界末日的传言漫天飞舞,而乐坛自然也不会例外。很多歌手都发行了以末世纪题材的专辑,陈奕迅也没有例外,《天佑爱人》探讨的也是世界末日下人事的浮沉。
            从专辑的具体曲目来看,《昨日》《今日》《每一个明天》三首歌是林振强描写末世的三部曲,探讨的昨日、今日和明天,人在末日下应该怎么生活的话题。重点依然是把握幸福,珍惜眼前人的脉脉温情。林振强的歌曲向来是温暖人心,带着鼓舞人的力量,这三首歌在三个角度,但相同的都在勉励人进取。随后的《眼眉调》是陈奕迅第一次尝试爵士曲风,描绘的也是即将到站、酒吧即将关门等等“末时刻”的心态。
            而随后黄伟文就没有那么多温情了,《一》《如果这一秒钟你跟我讲你不爱我》连续出击,前者在谢霆锋的曲子下愤怒得一塌糊涂,后者则是以小喻大,延续黄伟文的鬼马路线。“那次你说你寂寞,中英谈判;那次你吻我额上,东德开放;那次你引我妒忌,关西地震;那次你怪我负累,中东内战;原来战争会因某君那一票避免了……那次你抱我入睡,波斯湾政变,那次你怨我乏味,东欧核试”,歌词把情侣之间的恩爱争执,尽数配合全球时事新闻,看起来很搞是不是?没错,就是很搞,这就是黄伟文!末了还来一句,“如果有天,这一切一切都全没有了……这次世界,会末日!”,这样的歌词,绝对算得上黄伟文鬼马词作前三。
            相对于末世三部曲,专辑里让陈奕迅再度展示自己个人风格的,除了《如果这一秒钟你跟我讲你不爱我》当属周耀辉作词,蔡一智作曲的《第五个现代化》。这首歌曲完全颠覆了“现代化”这个概念,通篇在讲科技如何发达,其实说的则是这些科技间接或直接的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探讨的是现代化如何造成人与人的疏离。蔡一智是香港首屈一指的混音大师,这次为《第五个现代化》所做的混音非常有味道,迷离的电子乐配合“现代化”这个主题,别有一番味道。
            《我的世界末日》是呼应专辑里林振强三部曲的作品,温情四射,讲的是世界再如何末日,即使“建筑一一的倾侧”、“怪婴诞生”、“被臭氧围困”、“急急升高温”、“天魔星降生”等等,只要身边有你就足够了。这首歌的整体思想跟若干年后李克勤《世界末日的早上》差不多,是首不错的小品。
            压轴歌曲《贝多芬与我》,算得上陈奕迅歌曲中“心灵鸡汤”的头牌。黄伟文此次收起了嬉皮鬼马的路数,很林夕式的写了一首有关人生的感悟作品。罗曼.罗兰在《第九交响曲》的序里说,这是一条引导我们的贝多芬,走向生命出口处的路。她一定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一首这样的流行曲,重新阐述着贝多芬眼里那条走向用音乐代替铺路石的生命之路。
            贝多芬对人类的贡献有多大?勿论更多,至少他已随着他的音乐而不朽,后人尽可以仰视着评头论足。失落时,有《命运》;感受人生之痛,有《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欢乐颂》,等等等等,带领你进入着世界不同的境遇里,随着天才脑中那个充满音乐的世界跌宕起伏。
            而夜深人静时,带上耳机,听着这首歌,犹如与这位伟人对话,感受着他音乐的灵魂。你可以不去理解晦涩的歌词,但你不得不正视贝多芬。
            平常心,万籁无声的静;没有歌声充当引证,世界看来似乎亦很动听……
            1999.09 《婚礼的祝福》
            两年未发国语唱片,华星是在为陈奕迅考虑如何在国语市场上有着更大的作为。毕竟,在粤语乐坛里,陈奕迅已经稳扎稳打,逐渐走红,国语如何能够像粤语市场一样呢?于是华星这次将“惨情”做到极致。两年的积聚,一出手就交出了一首白金歌曲。
            


            17楼2011-03-04 21:51
            回复
              第二章
              K歌之王 英皇时代
              2000.09 《打得火热》
              谁人又相信,一生一世这肤浅对白;来吧送给你,叫几百万人流泪过的歌。
              在英皇交出的第一张成绩单,如同其内的主打歌,印证着一个K歌之王的诞生。
              现在回头来看这张专辑,激烈的激烈,轻柔的轻柔,是一个不平均的、倾斜的、暴烈的专辑。但这并不影响专辑的可听性。很显然,EEG是卯足了劲要跟《Nothing Really Matters》一争高下。
              第一主打《K歌之王》让歌迷耳熟能详,林夕+陈辉阳这个组合第一次在陈奕迅身上发挥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卡门歌剧+流行乐大乱串、古典音乐+流行乐过门旋律大杂烩,一锅乱炖下的《K歌之王》并没有沦为平庸和媚俗,凭借作曲陈辉阳扎实的旋律和林夕诚恳感人的歌词,《K歌之王》立刻将陈奕迅送上炙手可热的天王宝座。
              其实到现在还有不少喜欢陈奕迅的人将其称为“K歌之王”,我却会感觉有些怪怪的。听过《K歌之王》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四个字是一种自嘲,一种讽刺,是讲一个人无论将歌曲唱得多么感人多么掏心掏肺,即便唱成了K歌之王,也无法打动他真正想要打动的那一个人。这是一首有关孤独的歌,要是怕难过,抱住我手;这是一首有关于不被理解的歌,拥挤的房间一个人的心,有多孤独?这就是现场上演的人间惨剧。
              经历了从《与我常在》林夕+陈奕迅、《现场直播》陈辉阳+陈奕迅的初步试水、到《黑夜不再来》林夕+陈辉阳+陈奕迅的第一次聚首,《K歌之王》终成大气。这个组合伴随着EASON的英皇时代,从开始到落幕。陈辉阳这位受过正统英式音乐教育的钢琴诗人,把大段的歌剧和经典流行乐溶入了《K歌之王》。你可以听到王菲的约定,也可以听到比才的卡门。总之,这是一首借着流行乐来探讨歌内歌外种种感情烦扰的歌曲,取得的效果,空前绝后。这首歌对于我而言,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这是我第一首认真听的陈奕迅歌曲,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在朋友家不经意听到这首歌的下午,反复的看了VCD里MTV几十遍,硬是拿纸和笔逐句将歌词记录下来,然后揣在身上,在一个星期里反复的学唱。
              从此以后,这首歌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心结。所以,每次当我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刻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脑海里依然会回想起那些过去日子的片段。我很感谢这首歌,能够在225秒之内,记录我那么多的喜怒哀乐,也让我知道了一个这么会唱歌,会带给人如此种种感动的陈奕迅。
              说完《K歌之王》,接着就要谈黄伟文。黄伟文在这张专辑里率先交出的作品是《打得火热》。平心而论这首歌算不得优秀,因为除了《垃圾》《会过去的》等等少数作品,黄伟文+陈辉阳这个组合状态多数时间不及林夕+陈辉阳,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陈辉阳擅长的是古典的钢琴流派,他在电子乐方面的成就是相对平庸的。不过《打得火热》是英皇比较擅长的舞曲风格,这也让陈奕迅首次接触了这种快乐的高速节奏歌,对于歌迷而言,也多了一种选择。
              在《打得火热》之后,黄伟文随即的《低等动物》则让人大开眼界,将性与爱的话题写得诱惑十足,“热吻间勾起的想像,爱情其实是这样:留住你,是要为身体着想”几句歌词禁忌大开,配合暧昧火辣的MTV,这首歌在坊间也掀起不小的轰动,依照我参考MV的过分解读,我一直认为,这首歌,讲述的是3P。加上后来的人兽恋、人鬼恋,如此这般,也算是黄伟文畸恋X部曲的一个开始。
              此外,专辑内还分别尝试了爵士、嬉皮等等路数,正规慢板情歌《绵绵》引人猜想,多年之后还有人不解“绵绵”二字之意,但如果你明白林夕最爱亦舒,相信疑惑顿解;而《吹微风》《活跃症》都是不错的小品,特别是《活跃症》延续了陈奕迅本身的个性,有《Style》续集的感觉。
              这张专辑中的《K歌之王》没有任何疑问的拿下了金曲,也宣告着陈奕迅英皇时代的正式开启,同时,那么多的恩恩怨怨绯闻也随之而涌现……
              


              19楼2011-03-04 21:51
              回复

                而在与父亲相处的那些时间,又有多少人,能如文艺片一样,冲口而出,“爸爸,我爱你”?大概我们都会觉得好土,好肉麻。瞧,这就是现实。
                而当有一天,我们送走了父亲,自己为人父了之后,又愿不愿意,孩子亲口说出一句,“爸爸,我爱你”?
                你,还会觉得肉麻么?
                作为一张商业流行乐专辑,存在这样的歌实在是异数。我不知道多少次听《单车》听得泪流不止,为黄伟文所淡淡勾勒出了那种素描的生离死别而扼腕,这样的歌我不愿多听,不想多听,因为我害怕的,是因为歌曲而伤心、伤神。
                有意思的一点是,多年后的黄伟文,回忆起这首歌的创作缘由,说到,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愉快,因为父亲对自己总是太过冷漠,父子之间甚少沟通,甚至于到今时今日,父亲也并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而父亲留给自己最好的回忆,也仅仅是年幼时期,父亲骑着单车带着自己游车河的短短一瞬。所以,他写这首歌,其实是一种控诉,控诉父亲的失职,但他却没有想到,这首歌竟然会成为应景父亲节,被歌迷传诵的深情之作。
                所以,有时候,某部电影、某本书、某首歌曲的作者,并不见得和你理解的一致。各花入各眼,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如何去评介一首歌,在歌曲里得到什么样的心境,完全取决于自己。就像我一样,虽然知道黄伟文的本意,但每每听到《单车》的时候,依然会感动如昔。
                在《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中,《太空漫游》鬼马有趣,也是陈辉阳在电子曲里发挥最好的一次;《失恋太少》是疗伤圣药,这首简简单单的歌,唱出许多人的心声;特别是《天使的礼物》向许多做着平凡工作的人们致敬,有的士司机,有电话客服,有环卫工人,有餐厅的服务生,歌颂他们为这个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这样的题材在乐坛实在少之又少,让人无法不对陈奕迅致以敬礼。
                末尾处《信心花舍》则特别值得推荐,因为它是陈奕迅的歌里,少有的几首韵味十足的歌词,让人回味悠长。 歌名“信心花舍”,其实大可两层理解。
                一层的重点是“信心”。花舍或许只是一个虚构的代名词,而最重要的是,有这样一家小店,开在心里某个角落,为你而开,我做一些事,也是为了你,但我又害怕这份感情的投入得不偿失,所以我给自己一份信心。
                信心花舍,特殊为你开铺。这是我给你的爱,最象形的表达。
                另一层的重点自然是“花舍”。你可以当做真正存在这样一间花铺,我是花店主人,而我喜欢的人,我愿意将这店中最美丽的花送给他。我对你的感情,都可以附带于花,一份份送赠给你。
                放弃学做人,学插花消闲。我未计代价送牡丹,加印花送花被单。
                粤语歌词大多注重意境,所以不要太强求将每句话都了解得那么透彻。你只要感受到这样一种情景,有这样一间花铺就可以了。无论是真实存在,开始开在你的心里,难道你就不想也送给爱人一束花朵吗?
                长夜清早,梅兰菊竹;甚至自己,都可送到。
                2001.04 《Eason 18首选》
                这张专辑是在《68’29”》之后的第二张华星时代的精选辑,里面有三首新歌,同样都来自于电视广播的主题曲,这也是构成了这张专辑的主要原因。《多一点》来自《离岛特警》,《一个人》来自《洗冤录》,《始终我是我》来自广播剧版本的《鹿鼎记》。脱离华星之后,陈奕迅主唱电视剧主题曲的情形越来越少,此后仅有《岁月如歌》等少数歌曲,因此,这张专辑倒是给了陈奕迅的“TVB主题曲”时代做了最后的总结性回顾。
                除此之外,这张精选辑还有一个价值,就是弥补了《68’29”》未收录的专辑的遗憾,例如《幸福》《Nothing Really Matters》等等,专辑以《黑夜不再来》作为开场,《幸福摩天轮》《每一个明天》以至于《垃圾》《情戒》等演唱会上的歌曲都收录其中,将陈奕迅在华星时期的其他值得留意的歌曲基本容纳在内。因此,《68’29”》再加上《Eason 18首选》,华星的陈奕迅,不外如是。
                


                21楼2011-03-04 21:51
                回复

                  2001.07 《反正是我》
                  随着97回归和金融风暴,香港的各行各业开始急剧萎缩,电影、唱片业全面进入萧条期。例如唱片业,95年的销售额超过50亿元,而十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5亿。有时候在想,不知道是陈奕迅不幸还是有幸,他出道的1996年,正好见证了香港有盛转衰,在萎靡的市场里,港乐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所以有人得出的结论是,他这位第三任“歌神”,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位。其实,这样的评价对他并不公平,毕竟单靠1、2位歌手,根本无法左右一个乐坛的局面。或者试着想想看,如果他早生十年,不知道有人还会否觉得,他无法和许冠杰、张学友平起平坐?
                  所以,在这样的局面下,单靠越来越狭窄的香港乐坛,已经无法给予陈奕迅再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广大的国语市场还是不能丢的。我能想像陈奕迅尽管有一百个不情愿,可是就算要任务般的交差,也得交出一张国语唱片来。加入EEG一年之后,与艾回合作的《反正是我》出炉。
                  在整体趋于萧条的大环境下,唱片公司自然也变得更保守,出于成本节约的考虑能省则省,所以,翻唱粤语歌曲就成了一个零成本闯天下的不二法门,此张专辑里的《低等动物》《K歌之王》最为省事,歌名和编曲都不做什么太大变动,稍微改改歌词就应付了事。不过,还是要感谢林夕在别离王菲之后,对国语歌词的最后几次敬业,《K歌之王》的国语版尽管气势上还是少了半截,但林夕还是写得有那么一点超越粤语的意思。特别是那句“拥挤的房间,一个人的心,有多孤独”,更是弥补了粤语版本追求歌名组合而失去金句的遗憾。相对的,最应该批评的就是黄伟文,粤语版《低等动物》中那种放肆暧昧的情欲一去不复返,对照来看国语版古板生硬了许多。
                  虽然很多人都被《K歌之王》吸引过去,可专辑里依然有发光的金子,例如《不如这样》。这是一首我特别喜欢的国语歌,讲述的是一段感情在欲断非断的时候,主人公故作潇洒的放手----既然事已至此,倒不如这样结束掉吧。林夕在其中,再次贡献了刺进心窝的金句:“感情总是善良;残忍的是,人会成长。”
                  周杰伦在这张专辑和陈奕迅第一次合作,当然,这次合作并不算成功,歌非常大路,词倒是有点嚼头,比若干年后那个歌词前言不搭后语的《淘汰》要好一些。
                  《全世界失眠》温情脉脉,纯情得一点杂质都没有,让人以为陈奕迅突然转性回到1996年的华星了。此外,专辑里最应该大书特书的就是《爱是怀疑》了,这首歌是陈奕迅扶持的新人陈奂仁的为其量身定做的歌曲,惯常的放荡不羁充斥其中,使得这首歌曲成为稍有的几首可以和陈奕迅的粤语歌抗衡的作品。而这首爆裂奇趣这首歌成为了演唱会必定的曲目之一。
                  《反正是我》比起华星时代的国语专辑来,在歌词和旋律的搭配上更加纯属,那种肤浅卖弄惨情的歌曲也完全消失不见,是陈奕迅在保守中突破的一次成功尝试。而《反正是我》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这也使得陈奕迅和英皇在面对国语市场上更加勇敢,于是在下一张国语专辑里,陈奕迅终于在国语市场修成正果。
                  2001.07 《Mixed Up》
                  其实这张专辑不能算成陈奕迅的专辑,因为这只是华星想挖掘陈奕迅身上最后一点剩余价值的专辑。两张精选辑之后,歌是选不出了,也没法“新歌+精选”了,于是,采用混音的方式来将老歌重新制作。
                  虽然这张专辑里有当时比较知名的混音大师参与,但其实歌曲对于陈奕迅的听众来说毫无价值,因为许多充满了意境和情调的歌曲,在生硬插入的混音之后,已经不可能再令听众感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方果担任混音的《贝多芬与我》,这首安静轻灵的歌曲,原作由管弦乐和钢琴为主,完美的体现了歌词的意境;而这个混音版本,加入了各种莫名其妙的电子音效之后,让整首歌变得极端的混乱。
                  专辑里挑选的其他几首歌曲同样面临这个情况,《幸福摩天轮》《时代曲》和《伤信》悉数被糟蹋,只有本身就带着电子曲风的《美丽有罪》《我的世界末日》稍微好些。
                  


                  22楼2011-03-04 21:51
                  回复

                    《你的背包》作为专辑主打歌,这首歌大概是《Special Thanks To》内最出名的作品。寥寥百字,即将一个负着背包“情债”的苦主跃然歌内。林夕的歌词并不多,但寥寥几句里,却也道尽了不少的沧桑。你的背后,背到现在还没烂,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你的背后,对我沉重的审判。它,是我肩膀上的指环。这样的歌词,简简单单,却又写得让人唏嘘。睹物思人,是林夕赋予陈奕迅的全新“惨情”。当然,那首更惨的《明年今日》也即将降临到陈奕迅身上,留待下张专辑再做讨论。
                    另外,还有一点有意思,那就是一九九五年这个时间点,恰好是改变陈奕迅人生的那一年,在歌曲里,则变成了主人公感情的转折点。也许,这是林夕故意而为之的小乐趣吧。
                    《谢谢侬》俏皮有趣,MV更是让人叫绝,把一个跑龙套小演员的白日梦刻画出来。这首歌曲应该是专辑里第二首知名歌曲,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见过不同的人演唱这首歌,而陈奕迅自己也曾经在2006年的上海演唱会上,用这首歌来换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也许,这种香港人借用上海方言造成了身份差别,正好契合了歌曲里荒诞的歌者状态。
                    其他几首歌曲各有侧重,《你会不会》由陈奕迅亲自作曲,据他说是自己做梦想出的旋律,而林夕则把歌词契合了陈奕迅的创作由来,讲述一个在梦里的恋爱。这首歌随后又巧妙的成为了《幽灵人间》的主题曲,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相信会对歌曲有着更深的感触。《故事》是讲述世间发生的种种奇闻异事,林夕的态度是,无论什么样的故事,“给我一块就让你知”;《想哭》延续了《你的背包》的深情,歌曲讲述了和心爱的人分开多年的主人公,再度重逢之后,发觉所面临的物是人非,已经彻底的单方面摧毁了这份感情。
                    当你的笑容给我礼貌的招呼,当我想诉说这些年来的感触,你却点了满桌我最爱的食物,介绍我看一本天文学的书。当我想坦白我们的乐多于苦,你说水星它没有卫星好孤独,我才明白时间较分手还残酷,老朋友了!再没资格不满足。
                    林夕在歌词里,淡淡的道尽了时间所带来的悲伤。《想哭》,也是我国语歌的心头所好之一,不为别的,就为这些情景感极强、极易让人带入的歌词。
                    林夕包办的全碟词曲似乎是想与上一张《The Easy Ride》的黄伟文来个比拼,而歌词的质量的确不差,与粤语的《The Easy Ride》足可并驾齐驱。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里面的翻唱歌曲在经过了重新填词与编曲之后,几乎在唱功演绎和歌词内容上全面超越原作,是一次有诚意的致敬。
                    这张专辑里有一个细节比较有趣,那就是《男人的错》。这首歌讲述的是当代男人背负太多压力的“吐苦水”,不过则是用一种轻松无所谓的态度去唱出来,而这首歌其实是翻唱自古巨基的《阿当夏娃》,而《阿当夏娃》所讲述的,同样也是男女在感情上的不对等。对于这二位将来颁奖礼上的冤家,本曲成为了他们少数几次交锋的的歌曲。至于谁优谁劣,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类。在此,我也一并推荐《阿当夏娃》这是古巨基1997年《心愿》专辑里的歌曲,曲风是当时古巨基最擅长的快板情歌款式,延续了《第二最爱》《罗马假期》的风格,相当活泼可爱。
                    作为压轴歌曲的《狂人日记》,知道的人大概寥寥无几。这首歌曲的曲名借用鲁迅先生的小说,歌词则是林夕对于当下世界的控诉。内容丰富,涵盖程度也相当之广,编曲以忧伤的钢琴开启,中段逐渐添加各种乐器,以至于到后半段开始爆裂,最后在尾段以陈奕迅的撕喊狂叫作为结束,让听者意犹未尽----这可比众人皆知的《浮夸》足足早了三年!这首歌曲是一首遗珠,喜欢陈奕迅的歌迷,千万不要错过。我觉得这首歌每一句都应该值得反复斟酌回味,所以,在这里贴出歌词全本:
                    愿望许过很多 年少梦想失去下落
                    日记写了很多 还记得我曾经这么说
                    我希望长大以后不犯错
                    我希望一家几口好好过
                    


                    25楼2011-03-04 21:51
                    回复
                      我希望爱我的人不寂寞
                      我希望我爱的人喜欢我
                      每个人都会说 没有人懂得做
                      这样的要求 是太平凡 还是太过火
                      我希望每个人快乐生活
                      我希望每个人享受工作
                      我希望没有医生有苹果
                      我希望我的希望不算多
                      我没有想过 改变荒芜了的沙漠
                      我最疯狂的错 只是幻想童话的王国
                      我希望流浪的人有个窝
                      我希望主义不是个枷锁
                      我希望世界和平没战火
                      我希望我的希望不算多
                      这张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让陈奕迅在台湾赢得了第一个金曲奖,这也让陈奕迅成为继张学友之后,第二个在台湾拿到金曲奖的香港艺人。《Special Thanks To》的成功,标志着EASON在国粤语市场的全面丰收。伴随着下一张同样轰动的粤语专辑《The line up》,他在英皇的巅峰时期,正式到来。
                      2002.07 《The Line Up》
                      《The Easy Ride》是黄伟文独领风骚,《Special Thanks To》则是林夕单枪匹马;而在接下来的这第三张专辑内,四个音乐人分成了两个组合,分别是林夕+陈辉阳,黄伟文+王双峻,在这张专辑由他们各自打造5首歌。一张是白、一张是黑----这个概念,又比《黑白灰》要早。而牵上两组音乐人的,就是陈奕迅这根“线”。所以,专辑名叫《The Line Up》。事实证明,这样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明年今日》《人来人往》《1874》等经典歌曲均诞生于这张专辑。
                      而这张专辑的香港限量版,是用白色与黑色的CD单独存放各自的五首歌曲的双EP形式。这其实也是《The Line Up》真正的状态。
                      CD1 White:林夕X陈辉阳
                      林夕是内敛的,陈辉阳亦是古典优雅的。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
                      《心里有鬼》有百老汇风格,联合《我有我爱你》一起来听乐趣会加倍。前者写不信任何人,一个疑神疑鬼的精神病患者的冥想故事;后者则是一份自命不凡的清高,我爱你,你不爱我?那是你的损失。两首歌里的“我”都是绝对主角,一动一静,一快一慢,各有乐趣。
                      《明年今日》是《K歌之王》的延续。
                      《K歌之王》的凄惨到了《明年今日》,进一步升级。这是一首简单的歌,陈小霞功不可没的作曲令这首简单的歌红遍香江。歌词写的是一个人的失恋与单恋,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临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如果说《K歌之王》写的不被理解的孤独感,《明年今日》则是理解你的那个人已不在身边的失落感。尤其是这种失落感随着年华飞逝非但未褪色,却愈发浓厚,更能显得自己的惨状。
                      这种惨状延续到《人来人往》。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林夕说他曾想籍这个题目去写一幅很壮阔的世间百态,最后却仍是选了一个人的相恋、失恋、再恋四个阶段去点出“人来人往”这四个字。
                      这首歌有很多林夕式的金句。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爱若能够永不失去,何以你今天竟想找寻伴侣?这首歌的世情比《明年今日》复杂,总体却是一脉相承。最想的,却不在身边。
                      《明年今日》与《人来人往》构成了陈奕迅情歌高峰阶段最能打动人的一幅屏障,如笔者我,在这两首歌的夹击下亦败在了夕+阳+E神的组合之下。越是听这两首歌,越是怀念这个已经5年没有在一起的组合。
                      《季军》是标准林夕式的励志歌曲,当不到冠军亚军,当个季军也很可爱。林夕从来都是教导人不要争强好胜,对照他连续8年的最佳填词人拿在手,颇为讽刺。
                      CD2 Black:黄伟文+王双俊
                      王双俊热爱摇滚,黄伟文中意鬼马。两人的碰撞在陈奕迅身上产生火花。
                      开篇的《随意门》为EASON打造了难得的悦耳快歌。相对《2001太空漫游》编曲上的空洞乏味,这次的编曲虽然整体偏向舞曲路线,却显得很可爱,尤其是配合歌词的情况下。随意门即使准我打开,两秒后我就回来。冥冥中,这首歌似乎有着两年后惊世之作《浮夸》的影子。
                      


                      26楼2011-03-04 21:51
                      回复

                        《1874》是EASON情歌里非常特别的一首,尤其出自黄伟文手笔,更加难能可贵。这次讲的是一个与恋人相隔百年的故事,却不像其他歌手动不动一千年以后的路数,这100年并非一个准确的数字,只是歌者一种不可触摸的感受。“怀疑在某一个国度里的某一年,还未待我到世上那天,存在过一位等我爱的恋人,夜夜为我失眠。”很难用笔法去形容这首歌的美妙,要评选十大最佳EASON之歌,这首一定榜上有名。
                        芳草连天,骄阳碧海之外,有位佳人,等我归来。黄伟文为陈奕迅打造的奇情系列,着实可圈可点。
                        《防不胜防》的角度跟《1874》比不相上下,构造上类似于周杰伦的《开不了口》,故事讲述自己死去,灵魂在女友身边,她却感受不到的苦境。虽然是一个奇情、凄清的故事,但在歌词里,黄伟文却收敛起鬼马态度,很诚恳的在以事说人,咖啡、新书、床头的玩具熊、花瓶里的花、唱片、被单、手机、香水、雨伞、相片,信息量大得惊人。所有这一切不过想表达的事,“你就算知 也不会想是我”。我觉得这首歌也是一首非常具有画面感的歌曲,我在听的时候,甚至都能感觉出MV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子。
                        《两名男子街头相遇》是EASON一次自我分裂的实验,同《黑面》可以一同比较。这首歌很搞,很适合演唱会拿来High一把,黄伟文又把他出道时就擅长的粤语RAP元素加进了这首歌,使得《两名男子街头相遇》让EASON玩得很开心。
                        《The Line-up》在笔者眼里,算是EASON完全确立自己风格的一张专辑。既不过分商业,悦耳度也保持之前专辑的高度,且在两对词曲组合的揉合下,呈现了EASON对于各种风格歌曲的得心应手。
                        2002.12 《For A Change & Hits》
                        这是陈奕迅在英皇的首张精选辑,推出时间和陈奕迅在华星时期的那张《新生活》差不多,而且诚意同样满载。
                        这张专辑采取了新歌+精选的方式,新歌有,分别是讲述胖子有理(这是在说陈奕迅自己么?)的《King Kong》、应景圣诞的悲歌《Lonely Christmas》、恋人分开就不应再见的《少见不怪》、追恋人追得上天遁地的《第一类接触》。除此之外,还有三首收录在其他专辑里的歌曲也在精选辑中出现,分别是广播剧音乐故事《五星级的家》里陈奕迅和苦荣、苦妹对唱的《孤儿仔》《一疋布》、以及曾经在《Special Thanks To》的香港版里作为Bouns Track出现的《给爱丽斯》。因此,这张精选辑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歌迷而言,是有着七首“新歌”可以听,再加上2CD的容量,让整张专辑的耐听性和收藏价值相当之高。
                        这张专辑里,无论快歌还是慢歌,都有着别样的风味。《King Kong》和《第一类接触》角度都很刁钻,前者以金刚来暗喻肥胖人士,“即管取笑我高脂肪 根本不会怕他跟他怎讲”,随后带出了洒脱超然的无所谓态度,“你话瘦多好看,但我话:其实你没有眼光”,又是一次独特的选题;后者是在《第三类接触》为题眼来写《第一类接触》,写出的是狂追爱人的那种勇敢和戏剧性,来看看为了获得爱人的芳心,主人公都去了哪里:
                        我穿梭时空
                        (from Alabama to Macau and Okinawa to Lantau)
                        似千里寻凶
                        (from Alabama to Iran and Barcelona To Iraq)
                        我消息灵通
                        (from California to Guangzhou and Yokohama to Cheung Chau)
                        明日就要抱起你 我想起都失控
                        有时候一直在想,这样调皮诙谐的歌曲,大概只有同样调皮诙谐的陈奕迅才能唱出来。不过,出道时候的陈奕迅也并不是这样,那么究竟是他因为唱这些歌才变成这样,还是是这些歌为其量身定做的呢?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专辑里还有一首极其特别的歌曲,就是林夕作词,陈辉阳作曲的《给爱丽斯》。这首歌以贝多芬名曲《致爱丽斯》作为旋律的主干,讲述的是一段类似与《我有我爱你》一样的恋情,反正我喜欢的是爱丽斯,但“你”却是爱美斯,所以,“别对我生气,别怪我卑鄙,明明将这首歌给我爱人,抛到海都不给你!”
                        


                        27楼2011-03-04 21:51
                        回复

                            3 快乐男生
                          曲: CY Kong | 词: 易家扬
                          忍了两首莫名其妙的歌曲之后,终于忍来一首靠谱的。
                          曲不算是CY KONG的作品里出色的,看得出他也没花多少心思在这首歌上,明显有赶工的痕迹。词方面易家扬可以给前面两位还在梦游的文山和杰伦好好的上一课。不要求词出彩,至少也要不过不失,这首《快乐男生》既是如此。
                          总感觉现在的eason,不能再唱这种歌装嫩了。风格上延续了《怎么样》里的《Hippie》,仍然是以“随性”、“简单”、“纯粹”作为中心思想,只是这次明显要年轻许多。
                          4 红玫瑰
                          国语:红玫瑰 曲: 梁翘柏 | 词: 李焯雄
                            粤语:白玫瑰 曲: 梁翘柏 | 词: 李焯雄
                            果然,国粤语的词由一个人开写,要可靠得多。《红玫瑰》和《白玫瑰》遥相呼应,各得益彰,很有味道。
                          《白玫瑰》是讲爱情的遗失,而《红玫瑰》则是爱情的背叛。说相同却又不尽相同,中心思想由《白玫瑰》中“得不到的 从来矜贵”延伸到《红玫瑰》的“被偏爱的 都有恃无恐”,可供听众细细玩味。
                          陈奕迅与梁翘柏的合作很少,寥寥几次都相当出彩。上次《一夜销魂》尚让人记忆犹新,这次的两朵玫瑰也来得相当漂亮。期待他们将来的发挥。
                            5 月黑风高
                          国语: 月黑风高 曲: CY Kong | 词: 林夕
                            粤语: 黑择明 曲: CY Kong | 词: 林夕
                          再次重复一下上面的那句话,“果然,国粤语的词由一个人开写,要可靠得多。”
                          《黑择明》用有限的歌词环境,既向黑泽明大师致敬,又教导人不应自杀,多珍惜生命,这么两个严肃的主题被林夕写得平凡中见真章,说教却又看不到古板的意味。“失恋也死 走去死 走去死 你母亲伤心到死 内疚没?”里含义一目了然,林夕似乎一步步将词人的社会责任感落实到位;而在《月黑风高》里,更社会更现实更小市民,一个辛苦开晚班出租车,白天又要在大厦里当清洁工,努力赚钱给儿子念大学的老父亲形象俨然纸上。上一代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疲于奔命,而下一代却昏昏沉沉,不知道路在何方。林夕这一次揭露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
                          前几天和人谈起这首歌,都在感叹国语乐坛很少有写这类题材的,看看排行榜一半以上都是爱得昏天暗地死去活来,要不就是故作姿态假惺惺的写首歌曲给父母,实则空洞无物。同样是探讨两代人关系的题材,林夕一出手,高下立判。
                            6 爱情转移
                          国语 爱情转移 曲: Christopher Chak | 词: 林夕
                            粤语 富士山下 曲: Christopher Chak | 词: 林夕
                            这首歌不用多说,凡是听流行乐的不会不知道。这首歌其实折射出一些现象,比如,广东语受语境的限制有多深。因为凡是听过粤语版本的《富士山下》,对于《爱情转移》都是相当不喜欢的。无论从意境、深度、帖肉程度和遣词用句来说,《爱情转移》都要低《富士山下》若干个百分点;但偏偏《富士山下》远没有《爱情转移》出名。普通话是法定语言,广东话再出色也仅仅只是一隅方言。但为什么香港歌手的国语词总是没有粤语来得出彩呢?这个水土不服的问题,需要找个偏方来解决。
                          《爱情转移》的词换做其他人写,则可以及格;但在林夕手下,未免有些失水准。假大空是对词的第一印象,很宏伟的歌词,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不知所云。“把一个人的温暖 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 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再看看“谁都只得那双手 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 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后者则显得要诚恳许多。
                          这首歌最大的功绩大概就是能让陈奕迅在内地再火上一把,只是因为《爱情转移》而火,多少有些讽刺。
                          


                          39楼2011-03-04 21:51
                          回复

                              7 好久不见
                            国语 好久不见 曲: 陈小霞 | 词: 施立
                              粤语 不如不见 曲: 陈小霞 | 词: 林夕
                            与两朵玫瑰一样,《好久不见》与《不如不见》可谓旗鼓相当。《不如不见》是《十年》续集,当年是情人还是朋友的感情画上了句号,字里行间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而《好久不见》则
                              要明亮许多,多年不见的恋人,在即将相见的前一刻心境,由Eason淡淡的唱腔娓然道来。
                            《好久不见》堪称本张专辑里最出彩的作品,而这首歌也早在去年年中就以录制完成,比粤语的《不如不见》都来得早。
                            8 爱是一本书
                            国语 爱是一本书 曲: Davy Chan | 词: 易家扬
                              粤语 心深伤透 曲: Davy Chan | Hardpack、Davy Chan、CY Kong、Eason Chan
                            本张专辑里最有诚意的翻唱作品,也是最让人惊艳的。
                            粤语《心深伤透》是首快板歌,而这次居然成了陶喆风格的R&B。陈奕迅很少尝试这类风格,这次效果也相当不俗。《心深伤透》里还在不爽整个世界,《爱是一本书》里则在对情人温馨的唱着两个人的小爱情。一个曲子,两个境界,颇具玩味。
                            最后再说一次,实在是太“陶喆”了。
                            9 第一个雅皮士
                            国语 第一个雅皮士 曲: 梁翘柏 | 词: 周耀辉
                              粤语 最后的嬉皮士 曲: 梁翘柏 | 词: 黄伟文
                              无论是“雅皮士”,还是“嬉皮士”,歌曲整体的感觉都是“及格之上、水准之下”。粤语还比较喧闹,而国语则纯粹Jazz。歌词讯息量很大,歌迷可以慢慢消化。
                              10 白色球鞋
                            国语 白色球鞋 曲: CY Kong 陈奕迅 | 词: 姚谦
                              粤语 粤语残片 曲: CY Kong 陈奕迅 | 词:周博贤
                              其实如果按照国语的命名规则,粤语改名为“白色衬衣”就对了。都是讲若干年后翻起小时候的物事,粤语翻到的是衬衣,而国语是球鞋。由此带来一段往事。共同点:都是初恋。
                            这也是陈奕迅很少接触的内容,来得轻松而没有负担。两首歌都是简约婉转的爱情小品,留来做专辑的“补完”位置,最为合适不过。
                            11 月球上的人
                            曲: 苏耀宗 | 词: 林若宁 | 编曲: 王菀之
                            王菀之的编曲是这首歌最大的亮点。不清楚和声是否也是她,在《花洒》里也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女生。
                            歌词的点睛之句为“从月球观看 难辨地球相爱跟错爱”。整首歌轻盈却饱满,有忧伤却不泛滥。尤其尾段加上若有若无的女和声,更是让这首歌出彩的地方之一。
                            听了这首歌,终于在国语专辑里一直疑惑的问题,得到答案。为什么总觉得国语里的陈奕迅缺少点味道?听了这首同张专辑里的粤语歌曲,一下子明白:陈奕迅嗓音里的低沉与沙哑,国语里很难见到。因为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很多平凡资质的歌也能唱的加分不少。
                              这次是陈奕迅第一次在同一歌曲的基础上大批量推出国粤语的版本。总体来说,在预料之中,粤语版本全面胜出。
                            只能说期待下次。《认了吧》像是一次商业驱动下的玩票大碟,专辑名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认了吧,就这个样子好了。而半年后的粤语专辑《Listen To Eason Chan》,才是陈奕迅应该认真对待,才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作品。
                            2007.10 《Listen To Eason Chan》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奕迅的音乐越来越变得纯粹。这种纯粹不单单是在歌曲本身而言,还包括了诸多歌内歌外的东西。例如封面,例如歌名,例如专辑名。记得谢霆锋在01年出《玉蝴蝶》大碟的时候,就曾经给EEG提过,并不想自己出现在封面,无奈公司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也许在EEG看来,不是靠音乐打动人,而是靠谢霆锋那张俊俏的脸去卖唱片。后来《玉蝴蝶》卖到断市,业内评价亦称赞奇佳,最后推出的限量版,也终于圆了谢霆锋的夙愿,封面换成了他所想要的,一只黑色的蝴蝶。
                            


                            40楼2011-03-04 21:51
                            回复

                              这次在专辑的整体概念上,显然是借鉴了古巨基《Moments》以图配歌的策划,但在整体上,两者都显得有些词不达意,《Moments》是基仔自己的摄影作品做主打,而《不想放手》则换成了一副副吉米式写意的插画。不过正如陈奕迅自己所言,这是献给自己女儿的礼物,自娱自乐的作品,旁人又能奈何呢?
                              相对于在环球时代的两张国语专辑来说,无论是《怎么样》还是《认了吧》,总有一首比较主流和大众的主打歌,前者《对不起谢谢》亦算在坊间造成效应,后者《爱情转移》更是唱得街知巷闻。而本张专辑内担当此次重担的则是《路一直都在》以及《不要说话》。后者是《时尚先生》的主题曲,显然这个模式是想复制《爱情转移》较之《爱情呼叫转移》的电影效应,不过显然算盘打得有点错了。《时尚先生》本身所造成的话题有限,与当年大炒的《爱情呼叫转移》远不在一个级别,歌曲质量上,《爱情转移》的粤语版本《富士山下》早已在广东香港两地打得火热,而《不要说话》则是完全原创,可听性上也不及《爱情转移》。不过,其实从歌曲本身而言,《不要说话》倒算得上陈奕迅的一次回归之作,很有01年《反正是我》中主打《不如这样》的风格。
                              作为首度献唱英文歌的《Aren't You Glad》,是本张专辑的一大噱头,圆了Eason自己和歌迷的愿倒是真的,歌曲本身倒让人想起冯德伦当年写给谢霆锋的《Let me die》,又或者是在谢霆锋演唱会上倾情对唱的《Better man》。最有趣味的歌是《7》,27个忘记只是想告诉听众,“这世上除了你谁会明白 我背上7的秘密?”。其中不能言会的趣味,相比只有相当铁杆的谢霆锋歌迷,才能知道个中滋味。同时这亦是笔者在本张专辑中最为喜欢的曲目。
                              《土星环》看到了熟悉的黄伟文,写的歌词也饶有趣味。相对其他歌词而言,《土星环》则要显得立意高明不少,讲述了一个远隔万里流落异星的人孤单却自由的心境。其他诸如《漂亮小姐》《臭美》等等歌曲则显得较为平庸,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谢霆锋的个人风格,略有充数之嫌。此外要严重批评《臭美》的旋律与编曲,也太像《烦恼歌》了吧?
                              从歌词内容而言,10首歌曲各有所指,显然专辑整体是想制造出类似于《Special Thanks To》那种磅礴的世间百态,但显然并没有达到后者的高度。《不想放手》,缺少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如果仔细听完,你会发现,少的其实是《Special Thanks To》那种高度的统一性---这跟林夕包办了全碟歌词,无不有重要关系。
                              不过这也没有太大关系,毕竟在国语市场,《不想放手》相对于其他尤其是大陆某些靠卖脸或者卖绯闻的歌手而言,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只是对于陈奕迅,高标准严要求也不为过。
                              2008.08 《Solidays》
                              2008年,陈奕迅的工作重心放在演唱会上,除了一张凑数的国语专辑,在粤语专辑里,就只有这张《Solidays》精选辑。如果要是像国语那张凑数,那么粤语大碟一样做得出十首新歌,但显然在对待粤语市场和国语市场上,陈奕迅的态度并不一样,所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同时也是为自己的环球时代做一个总结回顾,于是这张《Solidays》,就承担了这两份重任。
                              这张《Solidays》,收录了两首新歌,《歌颂》和《后台》,一首献给历年给陈奕迅写歌的词曲作者,一首献给为陈奕迅演唱会而台前幕后忙活的工作人员。这两首歌曲的MV都拍得别具匠心,特别是《歌颂》的MV,里面有许多音乐人的亮相,场面相当温馨。而林振强的空白,加上不断显现的各种歌名,也让人不禁感慨,转眼十多年,陈奕迅也出了40张专辑了……
                              此外,在《Perfect Match》这张杂锦碟里出现的陈奕迅和张学友合唱的《天下太平》也收录在了《Solidays》。这首歌曲,是香港乐坛里程碑式的作品,在这首讲述和平大爱盖过个人小爱的作品里,两代歌神的惺惺相惜展露无疑。
                              专辑里还有两首歌曲的混音版本,一首是《Crying In The Party》,和正式大碟里的remix一样,都是用轻松的编曲去冲淡歌曲的悲伤;《只是近黄昏》是《夕阳无限好》的纯钢琴版本,编曲更加忧伤,这个版本我觉得超过了原版,更符合歌曲里那种诉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慨。
                              


                              43楼2011-03-04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