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从未停止过发展,新的一年,它又要行动啦!新的机遇已经来了,就看你们是否能够把握地住,呵呵~
2011年初春,中关村又一次吸引全社会的目光,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邓中翰的星光系列芯片、张朝阳的搜狐、严望佳的网络安全、韩庚辰的种子公司……在中关村,一家家创业企业从弱到强倔强生长,上演了一幕幕传奇。
从20年前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的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经常被比作中国的“硅谷”,今年两会上获准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要赢得国际地位,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而对于聚拢人才,中关村有经验,也有信心。
接待留学生数以万计的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激情澎湃,“中国版的比尔·盖茨初现雏形,中国‘硅谷’已经上路”。
“要初步形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战略高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透露了国家级人才特区战略的“两步走”:第一阶段是2010~2012年,初步形成机制新、活力大、成果显著的人才特区政策体系,聚集5万名左右海归人才和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第二阶段是2013~2015年,海归人才达到10万名左右。(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3-15)
2011年初春,中关村又一次吸引全社会的目光,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邓中翰的星光系列芯片、张朝阳的搜狐、严望佳的网络安全、韩庚辰的种子公司……在中关村,一家家创业企业从弱到强倔强生长,上演了一幕幕传奇。
从20年前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的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经常被比作中国的“硅谷”,今年两会上获准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要赢得国际地位,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而对于聚拢人才,中关村有经验,也有信心。
接待留学生数以万计的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激情澎湃,“中国版的比尔·盖茨初现雏形,中国‘硅谷’已经上路”。
“要初步形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战略高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透露了国家级人才特区战略的“两步走”:第一阶段是2010~2012年,初步形成机制新、活力大、成果显著的人才特区政策体系,聚集5万名左右海归人才和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第二阶段是2013~2015年,海归人才达到10万名左右。(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