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我发这个贴的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自己申请研究生院的经历,第二是看见小外吧南外的羡慕贴,第三是在北大模联认识的一些其他的确学校的小朋友,现在大多在申请国外大学本科。综合来看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并不了解本科申请。本科直接出国在小外似乎还不算多。之前去哈佛的那位同学固然引起了一阵惊喜,但并没有成气候。后来有一位耶鲁,一位杜克,两三位去知名文理学院的同学等。但本科出国在现在的小外看起来还是异类。我是2007年从小外毕业去北大的,我们级当时直接出国(并成功)的不多,涓涓细流而已。有一位是来自河南郑州的全国班好友(我是天津班的),这位同学对我各方面帮助非常大,一直有联系。一转眼他也要在美国工作了。
但另一方面,小外同学进入大学两年内转学到国外的不可谓不少。有的是校际合作项目,有的是自己转学。这里面不乏和我关系很紧密的人。这个现象本身是引发人思考的,我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和小外吧里面其他年级的同学分享。
第一,到底要不要本科出国呢?这取决于我们的目的。读书到底是为了工作,工作分很多种类:学术科研类,外企私企公司职员,国家公务员,国企员工,事业单位等等等等。总体看,除了带国字的,剩下的出国都没坏处。学术科研更是必须出国为上策(但不一定是本科)。现在大四,周围同学找工作,看得出,没有一定的背景关系,想在国内好单位站住脚难上加难(且不提意识形态上你是否喜欢国内的氛围)。这也是我从大二决定必须出国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希望从事学术类工作,而北大实力不够,资源更不够。另外,我想,希望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人绝不止我和我身边的这几位朋友。如果出国与在国外生活相连,本科出国是好事。所以我认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如果想学习,想在国外工作,想搞科研,趁早出国是有必要的。因为你到了清华北大,最后还得出国,否则在学术道路上基本就是死路一条(特别是学小语种的同学,如果你想把小语种和地区研究相连接,北大的资质不够)。另外,人文社科北大还没有哪一门在世界能排上前*若干百*名。(专业之间不同,北大社会学哲学还是有很好的老师的,学校不可能只靠老师)
第二,小外的出国同学很多去了日本立命馆太平洋大学。这个学校好与不好,我不好评价,因为我并不了解。其与立命馆的关系也未作调查,道听途说不可信。后来据说有了多伦多大学的项目。南外早就有多伦多的项目了。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有学校组织行为而非纯个人申请。这本身不大符合国外大学录取的步骤。纯个人申请,看起来在小外还远远不成气候。
首先我并不了解本科申请。本科直接出国在小外似乎还不算多。之前去哈佛的那位同学固然引起了一阵惊喜,但并没有成气候。后来有一位耶鲁,一位杜克,两三位去知名文理学院的同学等。但本科出国在现在的小外看起来还是异类。我是2007年从小外毕业去北大的,我们级当时直接出国(并成功)的不多,涓涓细流而已。有一位是来自河南郑州的全国班好友(我是天津班的),这位同学对我各方面帮助非常大,一直有联系。一转眼他也要在美国工作了。
但另一方面,小外同学进入大学两年内转学到国外的不可谓不少。有的是校际合作项目,有的是自己转学。这里面不乏和我关系很紧密的人。这个现象本身是引发人思考的,我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和小外吧里面其他年级的同学分享。
第一,到底要不要本科出国呢?这取决于我们的目的。读书到底是为了工作,工作分很多种类:学术科研类,外企私企公司职员,国家公务员,国企员工,事业单位等等等等。总体看,除了带国字的,剩下的出国都没坏处。学术科研更是必须出国为上策(但不一定是本科)。现在大四,周围同学找工作,看得出,没有一定的背景关系,想在国内好单位站住脚难上加难(且不提意识形态上你是否喜欢国内的氛围)。这也是我从大二决定必须出国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希望从事学术类工作,而北大实力不够,资源更不够。另外,我想,希望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人绝不止我和我身边的这几位朋友。如果出国与在国外生活相连,本科出国是好事。所以我认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如果想学习,想在国外工作,想搞科研,趁早出国是有必要的。因为你到了清华北大,最后还得出国,否则在学术道路上基本就是死路一条(特别是学小语种的同学,如果你想把小语种和地区研究相连接,北大的资质不够)。另外,人文社科北大还没有哪一门在世界能排上前*若干百*名。(专业之间不同,北大社会学哲学还是有很好的老师的,学校不可能只靠老师)
第二,小外的出国同学很多去了日本立命馆太平洋大学。这个学校好与不好,我不好评价,因为我并不了解。其与立命馆的关系也未作调查,道听途说不可信。后来据说有了多伦多大学的项目。南外早就有多伦多的项目了。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有学校组织行为而非纯个人申请。这本身不大符合国外大学录取的步骤。纯个人申请,看起来在小外还远远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