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和吧 关注:919贴子:2,175
  • 5回复贴,共1

【转】于禁将军,那一颗失落的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早的时候就想为于禁将军写点什么,但是一直没有去写,怕写的不好。但是作为曾经三国的一个名将,似乎了解他的人不多,很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看待,他的墓碑上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我觉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1楼2011-05-17 22:16回复
    于禁作为一个将军,看重的不是所谓的功名,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命。从斩青州兵,攻袁绍,获生数千人,等等事迹。
    下面是于禁的斩昌豨。历代的文人似乎都对于禁的做法感到难于理解。法理之外,无非人情。为什么要杀这个曾经的好朋友呢。
    我是这么理解的,对于一个看重实实在在人命的于禁将军来说,一个屡次叛乱的昌豨,显然就算这次不杀他,他再次叛变会带走多少无辜的生命。不如杀了他,保住一方平安。
    


    4楼2011-05-17 22:17
    回复
      最后是水淹七军,在洪水面前,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为自己争取什么名声,什么地位,他看到的是在水中挣扎的普通将士。他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也就是不抵抗政策。于禁虽然被俘虏了,但是并没有未关羽效力,他的投降换来的是3万多将士的性命。他自己呢,去了荆州的监狱。可见不是他怕死,
      或是他如何如何,他就是这样一个将军,更多的是考虑到别人的生命。等到关羽败亡,于禁入吴,同样没有为孙权效力。终于等到了回归的日子,他把部分将士带回去了。
      但是等待他的是什么呢“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了。于禁死前我猜测一定会说“为什么就没人理解我呢,难道说3万人无意义的死亡,还比不上活着回来吗,就算他们不能再上战场了,活着总有些贡献和意义。”
      “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无非就是禁止劫掠。乱世总有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兵。但是于禁却是不扰民。对于扰民的青州兵,数之以罪而斩之。
      


      5楼2011-05-17 22:18
      回复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于禁会投降,他不是叛变。从生到死,他的信念都没改变过,那就是保国安民。正是他有这个信念,起初才有人评价他才可任大(军)。
        但是可惜的是没多少人理解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争权夺利的人怎么会理解他呢。所谓的君子,吴国的文官虞翻是咋样对待于禁的。但是于禁呢,回到魏国,盛赞虞翻之德。
        我们中国人,可以崇拜斩首数十万的白起,可以为杀生百万的薛仁贵树碑立传。口上说着仁义道德,正义无私。但是就是容不下一个于禁,对于曾经保护了多少人的英雄却是无比的诋毁。自己的名声性命最重要,别人的就如草芥。当乱世再次来临的时候,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也许有的人会希望有英雄来拯救他们,但是一旦自己发达了,谁去承担那些保国安民责任?这个就是所谓的正义?只是为了自己的“正义”?英雄落下了,新的时代来临,可惜创造新时代的不是英雄和他的部下。
        


        6楼2011-05-17 22:18
        回复
          英雄也慢慢的蒙上了灰尘,永远的消失,消失。
          三国以后的历史我少见到这样高尚品德的将军,有的只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有的是一将攻成万骨枯。
          最后是一首拙作:
          时运不济何问天,百战英雄亦偶然。
          功名恩怨一场空,不见红日耀泰山。
                           
          


          7楼2011-05-17 22:18
          回复
            好贴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1-05-19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