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轻云柔霞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
阳春三月踏残阳,何处残阳不断肠。在“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的三月,我们将脚步徜徉在后海公园的边上。桃花含苞,弱柳低垂,在喧嚣的都市之中,那一处碧瓦红墙的四合院,斑驳的朱门,紧闭的门扉,依然透露出一种庄严与神秘。渌水亭畔,明珠府前,那雕梁画栋,朱栏翠瓦,仿佛还在流转着那当年的皇家气韵与缠绵情爱。
拂开历史的云烟,在十丈红尘中徜徉。我走过的这条斜街,名曰烟袋斜街。据说,明清时期居住在这里的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后来就有机灵的伙计开起了烟袋铺,生意相当红火,再后来,整条街巷,都是一家接一家的烟袋铺。满街的烟袋啪嗒啪嗒地抽着,烟云缭绕中,小贩的叫卖此起彼伏,那景象蔚为壮观。
"南有琉璃厂,北有烟袋斜街”。琳琅满目的烟袋,烟丝,字画,玉器和古玩,在街巷两边一字排开,络绎不绝的游人穿梭其间。偶尔也有好奇的游客拿起水烟袋,装模作样地抽几口。在幽长的街巷,在古旧的庭院,在市喧的嘈杂中……
在烟袋斜街中段还有一座广福观,相传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所见建,馆舍精致,气势恢宏。明李东阳在《西涯杂泳•泳广福观》中说:“飞楼凌倒景,下照清澈底,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
沿着后海再往前行,在一处绿杨荫中,隐约出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这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故居。当年,那个让人扼腕长叹,伤感不已的千古奇才——纳兰容若,曾让后海一带充满着传奇的灵性。那是一个白衣胜雪,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也是一个俊逸潇洒,风流倜傥的少年。他自小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诗词,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为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名动塞外。
只是,情深不寿,这个出身满族名门的贵胄公子,他到世间只作了“惊鸿一瞥”,便在三十一岁那年的夏天嘎然而逝。“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看尽了繁华云烟,如行云流水,那颗绝尘的灵魂,终于化作了飞鸿,一去无踪。
朱楼,雕窗,我们在明珠府的旧时光里徘徊不前。那些久远的气息,便从岁月的罅隙里汹涌而至。那年,当青梅竹马的表妹被选入宫,哀婉凄绝的纳兰对着,中庭的明月,发出悲凉无奈的叹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风摇纱窗,月照金井,再熟悉不过的庭院,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如今却不见了剪烛的玉人,赏月的倩影,和落在眉梢,闪在唇角,轻轻盈盈的笑。一双并蒂莲,转眼做了分飞燕。窗外,只剩下“晶帘一片伤心白,云焕香雾成遥隔”恰又“西风鸣络纬”,教人如何不泪流?
后来,二十岁的纳兰与年方十八的卢家小姐结为伉俪。卢家小姐“生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两人伉俪情深,甚为恩爱,“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兽锦还余昨夜温”,“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诗词唱和,红袖添香,这对人间的小鸳鸯,曾明媚了明珠府一个又一个春光……
这样如梦一般凄迷的好日子,却没能维持多久,卢氏便不幸病逝。这又一次致命的打击,让深情的纳兰悲不能己,“昏鸦尽,小立恨因谁?飞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冷月疏桐,心字成灰,可情到深处的纳兰依然无法终止对妻子的思念,他不愿,也不信自己深爱的妻子已撒手人寰。孤愤的纳兰,将无尽的思念,倾注到一首首悼亡词中。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蝶恋花》作于一个春日的夜晚。午夜梦回的纳兰,独自凭栏,对着中庭的明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悲戗哀绝的词作。如泣如诉,哀感凄绝,让人肝肠寸断。
后来,在望海楼的一隅,我们久久地伫立。在纳兰当年亲身植下的“明开夜合”树前,我们一边轻吟《妆台秋思》,一边遥想当年的胜景。在婆娑的枝叶之间,仿佛还能看见那当年的纳兰,正在此间盘桓低吟着“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容。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只是,风物依旧,不见去年人,空使泪沾襟。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三百年的风雨过去了,西园的海棠,开了又谢;渌水亭畔的游人,去了又来。如今,那中庭的明月,依然斜照着当年的夜合树,仿佛还有谁还在依着朱栏,幽幽地低唱着:“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那歌声幽咽,幻生幻灭,像瘦下去的月光;又像戛然而止的爱情,在被西风不断地传诵着……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
阳春三月踏残阳,何处残阳不断肠。在“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的三月,我们将脚步徜徉在后海公园的边上。桃花含苞,弱柳低垂,在喧嚣的都市之中,那一处碧瓦红墙的四合院,斑驳的朱门,紧闭的门扉,依然透露出一种庄严与神秘。渌水亭畔,明珠府前,那雕梁画栋,朱栏翠瓦,仿佛还在流转着那当年的皇家气韵与缠绵情爱。
拂开历史的云烟,在十丈红尘中徜徉。我走过的这条斜街,名曰烟袋斜街。据说,明清时期居住在这里的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后来就有机灵的伙计开起了烟袋铺,生意相当红火,再后来,整条街巷,都是一家接一家的烟袋铺。满街的烟袋啪嗒啪嗒地抽着,烟云缭绕中,小贩的叫卖此起彼伏,那景象蔚为壮观。
"南有琉璃厂,北有烟袋斜街”。琳琅满目的烟袋,烟丝,字画,玉器和古玩,在街巷两边一字排开,络绎不绝的游人穿梭其间。偶尔也有好奇的游客拿起水烟袋,装模作样地抽几口。在幽长的街巷,在古旧的庭院,在市喧的嘈杂中……
在烟袋斜街中段还有一座广福观,相传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所见建,馆舍精致,气势恢宏。明李东阳在《西涯杂泳•泳广福观》中说:“飞楼凌倒景,下照清澈底,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
沿着后海再往前行,在一处绿杨荫中,隐约出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这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故居。当年,那个让人扼腕长叹,伤感不已的千古奇才——纳兰容若,曾让后海一带充满着传奇的灵性。那是一个白衣胜雪,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也是一个俊逸潇洒,风流倜傥的少年。他自小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诗词,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为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名动塞外。
只是,情深不寿,这个出身满族名门的贵胄公子,他到世间只作了“惊鸿一瞥”,便在三十一岁那年的夏天嘎然而逝。“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看尽了繁华云烟,如行云流水,那颗绝尘的灵魂,终于化作了飞鸿,一去无踪。
朱楼,雕窗,我们在明珠府的旧时光里徘徊不前。那些久远的气息,便从岁月的罅隙里汹涌而至。那年,当青梅竹马的表妹被选入宫,哀婉凄绝的纳兰对着,中庭的明月,发出悲凉无奈的叹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风摇纱窗,月照金井,再熟悉不过的庭院,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如今却不见了剪烛的玉人,赏月的倩影,和落在眉梢,闪在唇角,轻轻盈盈的笑。一双并蒂莲,转眼做了分飞燕。窗外,只剩下“晶帘一片伤心白,云焕香雾成遥隔”恰又“西风鸣络纬”,教人如何不泪流?
后来,二十岁的纳兰与年方十八的卢家小姐结为伉俪。卢家小姐“生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两人伉俪情深,甚为恩爱,“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兽锦还余昨夜温”,“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诗词唱和,红袖添香,这对人间的小鸳鸯,曾明媚了明珠府一个又一个春光……
这样如梦一般凄迷的好日子,却没能维持多久,卢氏便不幸病逝。这又一次致命的打击,让深情的纳兰悲不能己,“昏鸦尽,小立恨因谁?飞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冷月疏桐,心字成灰,可情到深处的纳兰依然无法终止对妻子的思念,他不愿,也不信自己深爱的妻子已撒手人寰。孤愤的纳兰,将无尽的思念,倾注到一首首悼亡词中。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蝶恋花》作于一个春日的夜晚。午夜梦回的纳兰,独自凭栏,对着中庭的明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悲戗哀绝的词作。如泣如诉,哀感凄绝,让人肝肠寸断。
后来,在望海楼的一隅,我们久久地伫立。在纳兰当年亲身植下的“明开夜合”树前,我们一边轻吟《妆台秋思》,一边遥想当年的胜景。在婆娑的枝叶之间,仿佛还能看见那当年的纳兰,正在此间盘桓低吟着“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容。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只是,风物依旧,不见去年人,空使泪沾襟。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三百年的风雨过去了,西园的海棠,开了又谢;渌水亭畔的游人,去了又来。如今,那中庭的明月,依然斜照着当年的夜合树,仿佛还有谁还在依着朱栏,幽幽地低唱着:“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那歌声幽咽,幻生幻灭,像瘦下去的月光;又像戛然而止的爱情,在被西风不断地传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