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皇家丧仪都有定制,皇后既已大行,便终要离去。赫舍里氏皇后死后的第二十七天,康熙皇帝亲自将大行皇后的梓宫送到北京北郊沙河地区的巩华城,并且在那里逗留到晚上戌时方回宫。不过赫舍里氏皇后并未孤单太久,也无须感到寂寞,仅仅相隔一天,康熙皇帝便又跑来这里与她相伴,倾诉衷肠。从《康熙起居注》中我们可以得知,康熙在“赫舍里氏皇后死后三年中共去巩华城八十次之多。即便是征战三藩最激烈的时刻都不例外,以至于朝鲜使臣书曰:“清皇不恤国事……每往哭沙河宫殡后所。”能让一个致力做明君的人不计后果的追思自己,赫舍里氏皇后理应含笑九泉。清朝皇后的谥号都是以“孝”字开头,可唯有赫舍里氏——康熙的嫡妻却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谥号:仁孝。皇后的册谥文为康熙皇帝亲笔撰写
仁孝皇后去世,康熙也是半年的清心寡欲。康熙坚持为皇后守孝三年。直至十六年时,才开始第一次册立其他女子。
康熙皇帝为了纪念这位最爱的皇后,将赫舍里生下的孩子胤礽立为太子。对皇太子胤礽的宠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介入了十分荒谬的程度。皇太子要什么有什么,康熙只要是能满足儿子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摘下来送给他。康熙处处娇纵胤礽,简直是姑息养奸。对他悉心呵护、亲自培养。胤礽沾染了不少坏习惯,康熙不但不怪怨他,反而是怨周围的人带坏儿子。由此把好好的一个太子送上了绝路:太子变坏了,坏得不恶不做了。胤礽喜怒无常,时常与父亲顶嘴,但康熙却一点都不生气,除非是忍无可忍了,且胤礽吃穿用的都与康熙无异,连康熙都官他叫“二皇帝”。 、物极必反,康熙对胤礽的过度宠爱,事事都顺着他,结果导致胤礽后来极为骄纵,甚至养成了暴戾的性情。后面才导致太子的杯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