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投曹操——没有功劳
注:建安三(198)年四月,吕布同袁术合谋派雁门太守张辽(后来投降曹操)把刘备赶出了小沛后,士兵渐渐增加到了万余人。对此引起了吕布的嫉恨,吕布又亲自带兵攻打刘备,刘备被迫应战,旋即战败,只得投奔曹操。曹操举荐刘备为豫州牧,并给了他许多士兵和军粮,让他再去小沛一带收集余众反攻吕布。结果又大败,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将吕布缢杀。曹军得胜后,刘备跟随曹操到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曹操上表推举刘备为左将军。
这组歇后语借刘备无功而降为意象,将“没有功劳”一词托出。在生活中,“没有功劳”的意思是:指没有立功。
●刘备离曹操——机会来了
注:自从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196)八月,被曹操挟持以来,其岳父车骑将军董承,不满曹操专权,正与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密谋诛杀曹操时,听说刘备已来许昌,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寻找机会,邀刘备密谈。董承把献帝手诏从衣襟中取出来,交给了刘备。这时曹操虽然表面厚侍刘备,实际上却很不放心,经常派人加以监视。刘备知道曹操不可能长期容纳自己,因而也密做准备。正巧,袁术因被曹军打败,想经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绍。曹操怕袁术与袁绍联合,就派刘备与朱灵共同阻击袁术,这正好给了刘备离开曹操的机会,等郭嘉等人知道曹操放走刘备时,刘备已经到徐州就袭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将献帝诛曹操的诏书公布于世(不能算正史)。
这组歇后语借刘备脱离曹操,没有被杀为意象,将“机会来了”一词托出。在生活中,“机会来了”的意思是:时来运转。
●刘备投袁绍——逼急了
注:刘备叛曹操后,以为曹操正全力对付袁绍,不会亲自前来攻打他。不久,他听说曹操亲自带兵来徐州,吓了一大跳,估计自己没有抵抗的实力,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投奔了袁绍。
这组歇后语借曹操来势凶猛,刘备无奈投奔袁绍为意象,将“逼急了”一词托出。在生活中,“逼急了”的意思是:逼迫超常。
●刘备投刘表——恩情忘不了
注:刘备投奔袁绍后,袁绍十分高兴,接着跟曹操在官渡打了一仗。后来,刘备听说袁绍在官渡溃败,他就率军南下,投奔了荆州太守刘表。
刘表虽然拥兵10万,但无所作为。他见刘备前来投奔,表面上非常客气,内心却有所猜忌。因此,他让刘备屯驻新野(今河南新野),新野与许昌相邻,也就是说只要曹操打荆州,刘备为刘表当炮灰。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率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企图夺取荆州。这时,刘表已病危,其次子刘琮(音:cóng从)继任荆州牧。刘琮软弱无能,听说曹操率30万大军将至,听蒯越之言,吓得连忙上表请降。刘备知道内情时,曹操的大军已到宛城。诸葛亮等人又极力劝说刘备攻刘琮,劫持刘琮及荆州官吏士人南下到江陵。刘备听了,非常生气地说:“刘表临死时曾将其子托付于我,背信弃义之事,我不能干!”于是,刘备就率领部众向江陵撤退,避免曹操的正面攻击。
这组歇后语借这一历史为意象,将“恩情忘不了”一词托出。在生活中,“恩情忘不了”的意思是:难忘前恩。
●刘备三请诸葛亮——如愿以偿
注:刘备在南征北战中接连失败,主要原因是他实力不足,无法与势力雄厚的大军阀抗衡。他虽有关羽、张飞、赵云,但缺乏才智出众的军师。因此,他渴慕贤才来辅佐自己。
建安十二年(207)十一月,刘备访荆州名士司马徽,知道荆州之内有伏龙(诸葛亮)和凤雏(庞士元)。这时徐庶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并通过他打听到了诸葛亮的住地。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前去拜访。他们一行仨人来到了隆中诸葛亮的茅舍前,诸葛亮外出未归。关、张二人稍感沮丧,而刘备欣喜若狂。
第二次,刘备等人又专程来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到他,下次再来。”关、张二人听后,更加不高兴,嘴里还嘟哝不停。
注:建安三(198)年四月,吕布同袁术合谋派雁门太守张辽(后来投降曹操)把刘备赶出了小沛后,士兵渐渐增加到了万余人。对此引起了吕布的嫉恨,吕布又亲自带兵攻打刘备,刘备被迫应战,旋即战败,只得投奔曹操。曹操举荐刘备为豫州牧,并给了他许多士兵和军粮,让他再去小沛一带收集余众反攻吕布。结果又大败,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将吕布缢杀。曹军得胜后,刘备跟随曹操到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曹操上表推举刘备为左将军。
这组歇后语借刘备无功而降为意象,将“没有功劳”一词托出。在生活中,“没有功劳”的意思是:指没有立功。
●刘备离曹操——机会来了
注:自从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196)八月,被曹操挟持以来,其岳父车骑将军董承,不满曹操专权,正与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密谋诛杀曹操时,听说刘备已来许昌,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寻找机会,邀刘备密谈。董承把献帝手诏从衣襟中取出来,交给了刘备。这时曹操虽然表面厚侍刘备,实际上却很不放心,经常派人加以监视。刘备知道曹操不可能长期容纳自己,因而也密做准备。正巧,袁术因被曹军打败,想经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绍。曹操怕袁术与袁绍联合,就派刘备与朱灵共同阻击袁术,这正好给了刘备离开曹操的机会,等郭嘉等人知道曹操放走刘备时,刘备已经到徐州就袭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将献帝诛曹操的诏书公布于世(不能算正史)。
这组歇后语借刘备脱离曹操,没有被杀为意象,将“机会来了”一词托出。在生活中,“机会来了”的意思是:时来运转。
●刘备投袁绍——逼急了
注:刘备叛曹操后,以为曹操正全力对付袁绍,不会亲自前来攻打他。不久,他听说曹操亲自带兵来徐州,吓了一大跳,估计自己没有抵抗的实力,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投奔了袁绍。
这组歇后语借曹操来势凶猛,刘备无奈投奔袁绍为意象,将“逼急了”一词托出。在生活中,“逼急了”的意思是:逼迫超常。
●刘备投刘表——恩情忘不了
注:刘备投奔袁绍后,袁绍十分高兴,接着跟曹操在官渡打了一仗。后来,刘备听说袁绍在官渡溃败,他就率军南下,投奔了荆州太守刘表。
刘表虽然拥兵10万,但无所作为。他见刘备前来投奔,表面上非常客气,内心却有所猜忌。因此,他让刘备屯驻新野(今河南新野),新野与许昌相邻,也就是说只要曹操打荆州,刘备为刘表当炮灰。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率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企图夺取荆州。这时,刘表已病危,其次子刘琮(音:cóng从)继任荆州牧。刘琮软弱无能,听说曹操率30万大军将至,听蒯越之言,吓得连忙上表请降。刘备知道内情时,曹操的大军已到宛城。诸葛亮等人又极力劝说刘备攻刘琮,劫持刘琮及荆州官吏士人南下到江陵。刘备听了,非常生气地说:“刘表临死时曾将其子托付于我,背信弃义之事,我不能干!”于是,刘备就率领部众向江陵撤退,避免曹操的正面攻击。
这组歇后语借这一历史为意象,将“恩情忘不了”一词托出。在生活中,“恩情忘不了”的意思是:难忘前恩。
●刘备三请诸葛亮——如愿以偿
注:刘备在南征北战中接连失败,主要原因是他实力不足,无法与势力雄厚的大军阀抗衡。他虽有关羽、张飞、赵云,但缺乏才智出众的军师。因此,他渴慕贤才来辅佐自己。
建安十二年(207)十一月,刘备访荆州名士司马徽,知道荆州之内有伏龙(诸葛亮)和凤雏(庞士元)。这时徐庶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并通过他打听到了诸葛亮的住地。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前去拜访。他们一行仨人来到了隆中诸葛亮的茅舍前,诸葛亮外出未归。关、张二人稍感沮丧,而刘备欣喜若狂。
第二次,刘备等人又专程来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到他,下次再来。”关、张二人听后,更加不高兴,嘴里还嘟哝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