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无论如何,「无头尸体」曾经独领一时风骚,古典派推理小说家如今仍然视其为一最具挑战性的写作方向,近年来有一部极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将此一诡计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显示「无头尸体」或许依然大有可为。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艾拉.烈文)
这篇小说并不太长,但是情节的铺陈十分令人激赏,表现的形式也与一般的推理小说大异其趣。这部作品曾经获得1939年美国爱伦坡奖最佳长篇处女作奖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篇作品除了风格十分特殊之外,里头也有和前面所介绍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素人侦探」。「素人侦探」是日文直译,翻成中文,则是「外行人侦探」。
我们知道侦探的第一型是爱伦.坡所创造的「天才神探」,也就是杜邦、福尔摩斯、白罗、金田一耕助一类的侦探,这类侦探皆具有惊人的智能,能够洞悉别人所不能察者,逻辑、归纳与思考的能力超强,也是最具魅力、最令人神往的侦探。
侦探第二型则是「凡人警探」,由福里曼.克劳夫兹所创,除了他在「桶子」里所出现的班里、华兹、莱登以外(见第三名),诸如西村京太郎的十津川、松本清张的三原、森村诚一的栋居都同属之,他们通常貌不惊人,推理与思考能力也不太强,调查罪案所凭藉的就只有那一股坚强的毅力与耐力,而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应当是在办案时那种专注的神情、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吧!
侦探第三型,即「外行人侦探」。这类侦探的个性就更平凡了,他们的样子绝大多数就跟我们生活周遭的亲朋好友没什么两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好有恶。他们会去侦办命案的原因,泰半是出于好奇心,或是身不由己地涉嫌于命案之中,或出于怀疑心理去追查使自己的亲人、爱人死亡或失踪的内幕真相。可是,他们甚至却连最基本的办案技巧也不会,多是鲁莽地东问西查,作不少白工,而逻辑推演能力的欠缺,使他们的判断往往出自于第六感式的直觉。
好了,讲到这里,有人会怀疑,这种侦探会有人喜欢吗?
答案是:有的!而且还很多!
在此试著分析一下各型侦探独具的魅力:
读者对「天才神探」的喜爱多出于「崇拜」;
对「凡人警探」的喜爱多出于「敬佩」;
而对「外行人侦探」的喜爱,则是出自于——「亲和力」。
「外行人侦探」的个性与一般人无异,追查真相仅凭直觉,这使得读者对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由衷的认同感,更常将自己投射到书中的角色里;这类小说的最精彩处大多不是侦探在整理所有线索后,推理而得的真相之宏伟议论(白罗最喜欢搞这一套),而是在于侦察过程的曲折性——这就有点像在玩RPG游戏了!侦探靠第六感查案子,经常出入险境而不知,最后仍然福星高照、化险为夷,这能给读者相当程度的刺激与满足感。
在我的印象当中,最常写「外行人侦探」的作家应该是夏树静子吧!她笔下的侦探有血有肉、个性强烈丰富,读者容易产生认同感,这也是她成功之处。不过这类侦探通常不会成为系列探案的主角,注重日常性的缘故,一般人在一生中不太可能经历两次以上的罪案。
10.X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X (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国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剧」,主角是聋侦探雷恩。身为范.达因式古典解谜派的后继名家,奎因的确在逻辑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在介绍「格林家命案」的时候就曾提过,古典式的纯粹解谜推理并不一定合于现代读者的口味,毕竟文风的潮流是会随时间改变的,十九世纪乃古典推理的黄金时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绝妙诡计在那时也被写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既要标榜传统的推理小说写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仅仅能维持最后一道防线:公平合理。
说起来这是相当尴尬的结论。既然不可思议的情节已经难以翻新构筑,作家也是人啊,吃饭生活靠的是动笔的稿费版税,那么理所当然地不停被榨用的脑袋终有才思枯竭的一天,于是笔下的命案也就越来越索然无味——尸体背后的故事不再惊天动地,读者们好像在翻退休老探长的陈年日记....这样的状况下怎么可能会有「开头的不可理解性」?怎么会有「过程的悬疑性」?怎么会有「结局的意外性」?
相较于「Y的悲剧」与「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这部「X的悲剧」在魅力上的确是差了一截,因为它的确在以上的三项推理小说魅力要素上,有明显的不足。它没有被亡魂诅咒的家族,也没有邪恶的T形十字,顶多说那辆挤满乘客的公车,是个移动的密室——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这么分析并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实力要素加以补强充实。什么是实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线索与滴水不漏的推理过程!太过强调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与非人性,这样读者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是不会有满足感的,唯有缜密的逻辑思考与合理的线索连集才能让读者获得豁然开朗的喜悦!名侦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员的传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辟入木的长篇议论,读者读来叹为观止。奎因这道最后防线实在是守得精彩绝伦!
如果有人想尝试创作正统推理,我会劝告他尽量往这方向深入探讨。五重密室?这个人家早想过了,不论是机械性或心理性密室,前辈的答案都比较好。而入微的明察和深刻的剖析则是推理小说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