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喝上高档奶粉,22岁的年轻妈妈付某不惜铤而走险,连续9个月疯狂盗窃收银款70余起,总金额达12100元。记者26日从重庆九龙坡区**分局获悉,犯案少妇因盗窃被抓获后,警方为处于哺乳期的她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并将其送回家照看孩子。(中新网重庆8月26日电)
首先,我要对这则新闻的两个用词提出疑问。第一个是“高档奶粉”。我不知道这位年轻妈妈用偷盗的钱给孩子买的到底是啥“高档”奶粉。按照记者的标准,什么样的奶粉才算“高档”?根据中国国情判断,现在的奶粉“高档”不“高档”倒在其次,关键在于是否“安全”。窃以为这位年轻妈妈不惜偷钱也要给孩子买好奶粉,并不一定是在追求“高档”,她更可能只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更安全、更放心,不至于被劣质奶粉甚至毒奶粉所戕害。因此,我觉得“高档奶粉”似乎应改成“放心奶粉”更贴切。第二个词儿是“疯狂”。连续9个月盗窃收银款70余起,论时间跨度、论次数确实有几分“疯狂”,可盗窃总金额却只有区区12100元,还比不上某些小美女的一个包钱,还比不上某些领导的一瓶酒钱,“疯”在何处、“狂”在哪里?连这点小钱都要去偷,甚至还要“辛辛苦苦”、提心吊胆地偷上70余次,简直是卑微可怜到家了,跟“疯狂”八竿子打不着。
一个小小的小偷落网,却折射出了不少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例如贫富差距。而这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当今中国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承认这位年轻妈妈确实是小偷,她确实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但我觉得她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有社会原因的;换言之,社会也有责任。因此,我称她为“有中国特色的小偷”。而近若干年来,类似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偷”也是越来越多了。试举几例吧。
首先,我要对这则新闻的两个用词提出疑问。第一个是“高档奶粉”。我不知道这位年轻妈妈用偷盗的钱给孩子买的到底是啥“高档”奶粉。按照记者的标准,什么样的奶粉才算“高档”?根据中国国情判断,现在的奶粉“高档”不“高档”倒在其次,关键在于是否“安全”。窃以为这位年轻妈妈不惜偷钱也要给孩子买好奶粉,并不一定是在追求“高档”,她更可能只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更安全、更放心,不至于被劣质奶粉甚至毒奶粉所戕害。因此,我觉得“高档奶粉”似乎应改成“放心奶粉”更贴切。第二个词儿是“疯狂”。连续9个月盗窃收银款70余起,论时间跨度、论次数确实有几分“疯狂”,可盗窃总金额却只有区区12100元,还比不上某些小美女的一个包钱,还比不上某些领导的一瓶酒钱,“疯”在何处、“狂”在哪里?连这点小钱都要去偷,甚至还要“辛辛苦苦”、提心吊胆地偷上70余次,简直是卑微可怜到家了,跟“疯狂”八竿子打不着。
一个小小的小偷落网,却折射出了不少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例如贫富差距。而这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当今中国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承认这位年轻妈妈确实是小偷,她确实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但我觉得她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有社会原因的;换言之,社会也有责任。因此,我称她为“有中国特色的小偷”。而近若干年来,类似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偷”也是越来越多了。试举几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