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吧 关注:67,459贴子:678,609
  • 4回复贴,共1

胡传志:论金代文人的涉宋创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金代文人的涉宋创作包括官方文书、文人杂著、诗词创作三类,各具特色,数量不多,却弥足珍贵,从中可以看出金代文人对南宋的不同态度,恰好与南宋文人对金的态度形成对照,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思考宋金之间的有关问题。涉宋创作的风格受宋金对立的影响,而独具特色,即随着作者对宋态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关键词:金代文人;涉宋创作;对宋态度;创作风格 

金代与南宋对峙,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站在正统的立场上,高度评价南宋爱国主义的篇章,甚至习惯了南宋文人对金王朝胡虏之类明显带有民族歧视的谩骂,以致有意无意间忽视和遗忘了金代文人的态度。这无论是对金源一方还是对南宋一方而言,都是不全面的。金代文人那些涉及到南宋的创作能为我们提供从另一视角思考宋金对立之际有关问题的珍贵资料,尽管资料相对有限,却很值得重视。本文拟先介绍金代文人涉宋创作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探讨其认识价值和文学意义。 

一、金代文人涉宋创作的分类 

由于政权对立,金代文人对涉宋问题主观上有所顾忌,客观上也存在交往不便的因素,所以当时涉宋创作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加上元明二代对金源文献的漠视,现在保存的金人涉宋创作的数量则更少。大体说来,这些创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官方文书,二是文人杂著,三是诗词创作。 

官方文书是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产物,包括诏令、表、疏、书、牒、檄等文体,主要散见于《大金吊伐录》、《金史》、《三朝北盟会编》等书中,清人张金吾《金文最》收录较为完备。这类官方文书数量较多,直接面对一些具体问题,政治性、应用性相当突出,最能体现官方的立场。官方文书往往不署名,有的虽然署名,如署名完颜宗翰的文书,却未必真是他本人所作。其作者主要是一些从政或从军的文人。如蔡松年、赵秉文等著名文人都曾经从军南征,肯定都曾写作了一些官方文书。由于文书代表着官方立场,所以文书中的观点和立场当然不等同于文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但不排除有的文书中包含着文人自己的态度和感情。如颇受时人推崇的古文名家刘中,在泰和南征期间弃笔从戎,表现得相当积极和主动,“为主帅所重,常预秘谋,书檄露布,皆出其手”,战争结束后,他还被提拔,“授右司都事,将大用矣”(i)。可以想见,在他所写的书檄露布中必然会有他自己感情的渗透,可惜现存文书中没有一篇署名刘中的作品,今天也无法辨明哪些文书是他所作了。 

与严肃的官方文书相比,文人杂著则显得比较庞杂随便,许多内容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显得更加真切可感,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青宫译语》是金国随行翻译王成棣自汴京返回北方途中的记录,写作于天会五年(1127),当时金兵从汴京撤退,将宋高宗母韦后等俘虏押送到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该书始自三月二十八日,终于六月七日,在五月二十五日之前均为逐日记录。又如《宋俘记》的作者可恭是在多种金人押送宋朝俘虏的“笔札”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也具有很强的记实性。这类著作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北宋灭亡前后,数量应该较多,仅《南征录汇》所引就有九种之多,其中大多是金国文人所作,如刘同《寿圣院札记》、克锡《青城秘录》、高有恭《行营随笔》、阿嬾《大金武功记》、无名氏《雏凤清声》等,从这些著作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它们主要是记载北宋灭亡的经过,包括北宋灭亡之后有关北宋俘虏的情况。这时的北宋俘虏,在时间上已属于南宋了。所以这些著作仍可视为金代文人涉及南宋的创作,只是这些文献很多已经失传,现存的主要散见于《三朝北盟会编》、《靖康稗史》等书中。除这类战争文献之外,应该还有些其他杂著,如萧显之出使南宋途中,著有《西湖行记》一书(ii),但也已失传。此外,刘祁《归潜志》、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州集》等书也有涉及南宋的记载。 

在宋金对峙与交往中,金代文人还有一些涉及南宋的诗词创作,数量不多,却很值得重视。金代文人的诗词创作大致可分为征战类和出使类。前者作于宋金交战时期,或以战争为背景,或直接表现战争,如完颜亮、赵秉文等人都有这类作品;后者多作于外交往来期间,或记途中见闻和感受,或为他人送行,如党怀英、王竞等人皆有此类作品。这些诗词往往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与南宋相关作品恰好形成对照。同样深感遗憾的是,这些诗词散佚严重。当时,出使南宋的文人途中应该有些创作活动,数量不至于太少,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则很少。可考的如宋楫于大定十四年(1174)跟随刑部尚书梁肃出使南宋,途中副使赵王府长史蒲察讹里剌射杀一老虎,宋楫有诗纪其事,元好问说其诗“语意俊拔,泗州守刻石于镇淮堂”[iii],但元好问却未能将它收入《中州集》,我们今天也就无法看到这首诗了。受元好问好评的诗歌尚且湮没不传,那些普通之作的命运自然会更差。 



1楼2006-08-24 16:37回复

    刘祁《归潜志》卷八也记载了此事,但文字较简单。据《金史·宣宗本纪中》,此事发生在兴定三年(1219)二月,当时金兵统帅是仆散安贞,李申之为宋军统制官。李申之被俘后,以其才辩博得金人的赞赏和爱惜,面对死亡和诱惑,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还反过来分析金兵形势,劝金帅撤军。他的事迹,《宋史》失载。出于敌方的这一记载不仅弥补了南宋文献的不足,而且比南宋人的记载更加可信。更重要的是,李献能、元好问等人的由衷赞叹,说明他们超越了金源单一政权的立场,泯灭了敌对政权的界限,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宋金双方的政治军事。 

    持类似立场的还有刘祁。《归潜志》卷七检讨金末的频繁南征,有下面一段文字: 

    南渡后,屡兴师伐宋,盖其意以河南、陕西狭隘,将取地南中。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然连年征伐,亦未尝大有功,虽能破蕲、黄,杀虏良多,较论其士马物故,且屡为水陷溺,亦相当也。最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以军戍之,费粮数万,未几亦弃去。又师还,乘夏,多刈熟麦,以归助军储。故宋人边檄有云:“暴卒邸张,率作如林之旅;饥氓乌合,驱帅得罪之人。” 

    其中主要观点与上引李申之之论基本一致,有趣的是,刘祁居然征引措辞尖锐的宋人檄文为证,表明他对这篇檄文的认同,体现出较开阔的视野。更可贵的是,刘祁还能称赞坚持抗金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说“辛一旦率数千骑南渡,显于宋”,与他的同学党怀英“虽所趋不同,皆有功业,宠荣视前朝李榖、韩熙载,亦相况也”[xxiii]。他所说的“功业”显然包括辛弃疾念念不忘的抗金事业,这无异于承认了辛弃疾抗金言行的合理性。元好问对辛弃疾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xxiv],这虽然主要是就其词而言,但也没有排除其词抗敌复国的主题。 

    元好问等人之所以能够平等客观地看待宋金双方,是因为金朝灭亡结束了宋金对峙的政治局面。这时,文人们可以不必顾虑金朝统治者的忌讳,可以坦然地谈论有关南宋的方方面面,如南宋的抗金问题。否则,刘祁就不可能公然称引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之类词作。比较而言,南宋文人直到南宋灭亡以后也缺少这种宽广的视野,始终未能正视金源政权存在的合理性。 

    总的来看,金人对南宋的态度基本上随着政局的变化而变化,与南宋文人对金的态度恰好形成了对照。 

    三、金代文人涉宋创作的文学意义 

    一般来说,金代文人的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一直荒芜的北方文苑,给我们的感觉金源文学也是一片荒芜。但事实上金代那些无名文人的水平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浅陋不堪,他们也有一些闪光点。这可以从他们的涉宋创作中得到证明。 

    文人笔记往往比较随意,最能见出作者的水平。翻译官王成棣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他的《青宫译语》类似日记,写得比较质朴自然,如叙写途中情景:“诸妇未惯坐骑,纷纷坠马,欲速不前。道中初经兵火,屋庐俱烬,尸骸腐朽,白骨累累。夜宿破寺,兵屯寺外,围环若寨。”[xxv]叙写简洁,如在目前,值得称道。官方文书有的较为简陋,如完颜亮正隆六年(1161)颁布的《招宋王权诏》:“朕提兵南渡,汝昨望风不敢相敌,已见汝具严天威。朕今至江上,见南岸兵亦不多,但朕所创舟与南岸大小不侔,兼汝舟师进退有度,朕甚赏爱。若尽陪臣之礼,举军来降,高爵厚禄,朕所不吝。若执迷不反,朕今往瓜州渡江,必不汝赦。”[xxvi]威胁利诱,都浅易直白,可能出自完颜亮等其他女真族文人或水平不高的汉族文人之手。而有的官方文书则很注重文采和效果。上文所引刘彦宗《贺宋画河请和表》就是如此。署名完颜杲的《贺俘宋主表》,形容金灭北宋之功,有下面一段颇多夸饰的文字: 

    窃以天弃宋邦,运终赵氏;为邻数载,取怒两朝。佶则背先帝之恩,遽渝海上之约;桓则负吾皇之义,又违城下之盟。惟父子之罪同条,故神人之心共弃。既为吾忾,讵讫厥诛。王旅啴啴,往专求于首恶;虎臣矫矫,思亟奏于肤功。羽檄旁飞,神旗南指,郡县既下,城壁俱摧。[xxvii] 
    


    5楼2006-08-24 16:37
    回复
      想当初发此文时累死我


      8楼2006-09-06 23:03
      回复
        D


        11楼2007-04-05 08:45
        回复
          • 221.9.14.*
          金代与南宋对峙,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站在正统的立场上,高度评价南宋爱国主义的篇章,甚至习惯了南宋文人对金王朝胡虏之类明显带有民族歧视的谩骂,以致有意无意间忽视和遗忘了金代文人的态度。这无论是对金源一方还是对南宋一方而言,都是不全面的。金代文人那些涉及到南宋的创作能为我们提供从另一视角思考宋金对立之际有关问题的珍贵资料,尽管资料相对有限,却很值得重视。本文拟先介绍金代文人涉宋创作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探讨其认识价值和文学意义。 


          嘿嘿嘿嘿


          12楼2007-05-21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