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学习分解
正如先前所讨论的,虽然把型打好很重要,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与同伴练习型中动作的实际应用.在练习实用空手道时,你所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大多数?)空手道教练并不知道应该怎样运用型中的技术!有些地方教的"分解"只是一种预先安排的,不切实际的,完全依赖于"对手"的远距离表演.而此书的读者中的许多人并非有幸能够获得传授切实可行,实用高效的型分解.那怎样才能这大多数人更进一步呢?
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真正教授型分解的人士学习.读书,看视频,参加这方面有专门研究的老师的讲习会,并将这些融入自己的日常训练.尽管如今可帮助你理解型的优秀资料越来越多,但关于型分解最根本的认知还是来自于型本身.与大众观点相左的是,研究型并不仅是那些知道"秘密技术"人士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可以,且应该,亲自研究型.我认为,每个人独自发掘理解型的分解和衍生是非常重要的.你应该对型活学活用,而不是仅仅打型.
另外,任何一个动作的正确分解不止一种!对如今我们练习的型有重要影响的糸洲大师曾写道:"空手道中有许多动作,练习时必须明白动作的目的和分解.所有可能的含义及动作的分解都需考虑到,每个动作都有多种分解"(Harry Cook <<松涛馆详史>> 第25页). 分解无分对错,只论优劣!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能帮助你理解型和优质分解的几条简要原则.
1. 每个型都是一套独立的自卫体系
经常有人说某套型是为某个特殊目的设计的,例如对棍棒的防御等等.但是,型是对各种距离打斗技术和原则的记录.分析型时,千万不要"分门别类",限制思维.
2. 型的所有分解都是为了瞬间解决战斗
经常有人倾向于将型理解得过于守势,往往每隔一个动作就解释为格挡.每个型,型中每个动作的目的都是在此时此刻解决战斗,也就是让对手完全丧失反抗能力(例如昏迷)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位置(例如对方倒地,己方站立).
例如,我们看一下扬受的分解.扬受通常被解释为对上段进攻的防御,但从事实可知,真实情况下的"格挡"是极难做到的,因此通常的格挡解释绝不会出现在打斗的结尾.对此,有一种更佳的应用就是单手抓拿.(引手)抓住对手的手腕后,用另一手打击(上臂内侧的)桡神经浅支.打击的同时撤为前屈立,以全身重量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减少被对手的头突的风险.这个动作还会导致对手头部前倾扭转.这个动作还可有效预防对手另一手的反击.

接下来立即做扬受.对手头部前倾时以前臂击打对手下颚(练习时要多加小心).这种强力的打击技术对精准性要求不高,因为对手反应易预判且作为武器的前臂体积较大.

全力击打时,对手必定立即被扬受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