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让诸多同窗眼红。然而,好事多磨,喜讯传开还不到一天,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川大返聘教授、专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何崝处获悉,因为“这个学生有些浮夸”,他已经向学校提交了辞呈,不愿意再教黄蛉。而此时,已确认将学籍转入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蛉也处于“隐身”状态,电话一直关机。
教授交辞呈: 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而原本已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专门负责黄蛉的培养问题。昨日,成都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何崝教授,竟意外得知,他已向川大提交了辞呈。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说到此,何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黄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并不如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而令人惊讶的是,何崝随后透露,他已经向川大提交了辞呈:“我不会再教他了。至于学校今后会派谁来教他,我也不知道。目前,学校还没有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