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上一杯茶,在袅袅茶香中品味一下《爱不是传说》这首歌
首先啰嗦几句本人对茶的看法,希望不要离题太远。一个喜欢喝茶的年轻人,并不是少年老成或者故作高深,楼主本人喜欢茶香,喜欢到茶店看店员为我冲泡各种茶,闻香,观汤色,赏茶具,养茶宠,都很有意思。物质一点,我吃了油腻东西时,我从床上爬起来精神恍惚时,都喜欢泡上茶来喝。想起黄征对段林希的评价:当人们吃惯了鲍鱼鱼翅的油腻时,有谁能拒绝小青菜的清新呢?茶也能解油腻,茶和小青菜,都是我之所欲也,从这个角度来看,小段去唱一首跟茶有关的歌,真的太统一太协调了。就让我们把《爱不是传说》比作茶,看小段如何来为我们奉献上这壶佳茗吧!
喝茶先要泡茶,泡茶步骤第一是洗茶具,洗掉茶杯上依附的其他东西,以免影响了茶的品味。我们听小段唱歌,如果是翻唱别人的,总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是首唱,会让人认定这首歌就是为小段创作的,只能由她来唱。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段林希最大的优点是能把所有人的歌都唱成自己的歌。这就类似于洗茶具的过程,在她演唱之时,洗掉了这首歌上其他的定义,完全更名为段氏。
第二个步骤是温润,具体是用开水把茶杯整个内壁温一遍,留下一个散发热气的环境,再把茶叶撒入茶杯,在茶杯上热气的烘焙之下,茶香溢满了整个茶杯,喜欢茶香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步骤。这个温润过程,对于小段来说,就是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对所要表达感情的把握。只有经历过生活的涤荡,体会到过那种像翻滚开水般激烈的经历,才能在这个温床上滋生出如沁人茶香般浓郁的感情。小段这点很有,虽然表面波澜不惊,可是通过歌声让人充分体会到那种深厚而纯粹的感情,她一开唱,歌曲就像是茶叶,在她的内心经过温润,引人入胜,滋润心田。
第三个步骤是洗茶,对于普洱之类的红茶,洗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洗茶不仅仅是为了洗去在茶叶加工工程中夹入的尘埃,更是为了醒茶,润茶。经过这一洗,茶叶舒展到了原本的状态。我想这也类似于开场之前的彩排吧,与新歌之间的融合,经过这一泡,使作词作曲者原本的意味得以展示。
然后才是泡茶,主持人一声:客官,茶来啦,段林希登场。其实我更喜欢在这时候舞台上出现轻薄的烟雾,像茶香升起,效果会更好。小段这场演出的服装很合适,简单大方。舞台上也没有绚丽的表演,就像一个简单的茶壶,没有各种饮料瓶的多姿多彩,没有咖啡杯的贵气造作。可是她的声音一出来,氤氲了整个现场,好似茶香飘溢。小段当天是感冒了,从说话声音可以听得出来,唱歌时其实也是受到了影响的。可是,真的不是楼主我花痴,这个感冒的鼻音,为什么恰到好处地增加了歌曲的韵味呢?在主歌部分,我听着那些全新的歌词,一下子想到了另一个演唱过公益歌曲的歌手——韦唯。小段本身的声线是柔的,所以我们更喜欢听她浅唱低吟。《爱不是传说》是爱心公益歌曲,由感冒的小段唱出来,歌声的醇厚增加了,配合后面的爱心VCR,爱的力量增加了,爱的决心更坚定了,爱的传达也更加深入那些接受着的心底,我认为这种意味也是《爱的奉献》能得到如此广泛传唱的原因。浓的化不开的深情,像二月的一杯早茶,久久地回荡在人们心里,回味无穷。楼主本人是喜欢喝浓茶的,所以特别喜欢深重的爱心,段式唱腔中的慈悲。从主歌的醇厚到副歌中我们熟悉的那种如泣如诉,爱心歌曲当如此唱。
感冒的小段,在《爱不是传说》中给我们奉上了一杯浓浓普洱,普以度天下爱心,洱当深入心灵最深的那片温柔。
如果没有感冒,那会是什么茶呢?很期待,很想喝上小段端上来的其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