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902贴子:1,153,247
  • 8回复贴,共1

偶尔翻书,看到了伯夷、叔齐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IP属地:河北1楼2012-01-13 15:19回复
    文章背景:商末,纣王无道,祸国殃民。武王姬发(周文王之子)乘机举兵,即历史上所说的武王伐纣。途中被来周逃避君位的伯夷、叔齐两兄弟扣马进谏,武王不纳,继续进兵。后经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决战,纣王兵败,退回商都朝歌后自焚于鹿台。伯夷、叔齐两兄弟自视贤能,皆以武王伐纣为大逆不道。并耻为周臣,誓不食周粟。故隐居于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西南),采薇而食。《采薇歌》即为采拾薇菜时吟唱之词。伯夷、叔齐后因被人嘲讽:「不食周粟,却食周薇。」乃至双双绝食而死。
    【翻译】:登上那座西山哪,采拾薇菜。用残暴来替代残暴啊,竟不知其中过错。神农、虞舜那些先圣啊,转眼消逝了。我应该归隐啦。哀叹死亡啊,生命在衰败。


    IP属地:河北2楼2012-01-13 15:19
    回复
      2025-08-09 20:2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翻译】:登上那座西山哪,采拾薇菜。用残暴来替代残暴啊,竟不知其中过错。神农、虞舜那些先圣啊,转眼消逝了。我应该归隐啦。哀叹死亡啊,生命在衰败。


      IP属地:河北3楼2012-01-13 15:20
      回复
        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国君长子、次子(怀疑应为三儿子),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兄弟二人俱不肯为君而逃亡至西周。到周后二人皆反对武王伐纣,并曾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后,他们又以食周粟为耻,后逃亡首阳山饿死。
        


        IP属地:河北4楼2012-01-13 15:21
        回复
          伯夷、叔齐被孔子称为圣贤,古代文人也多有赞扬。记得原来我也兴致勃勃的和人说起过这个故事,不料那人却说,这不是傻x吗。于是我也在风中凌乱了。求各位道友帮我整理思路。


          IP属地:河北5楼2012-01-13 15:35
          回复
            纣王无道,欺凌诸候,伯夷叔齐为了不受纣王的气而逃避诸候国君的责任,撇下一国百姓跑了。。。
            武王伐纣,拨乱反正,替天行道的时候,两人又出来反对。。。。
            跑到荒郊去做隐士,做隐士却又不隐,唱高调不吃周粟。人家说野菜也是周朝的说得不对吗?
            有错不肯认错,蠢到拿命去圆。
            古人给伯夷叔齐唱赞歌是顺应国家统治的需要----上位的人错了下位的人也不可以反对!
            


            6楼2012-01-14 08:34
            收起回复
              分数高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品学兼优,分数第低就是坏学生。就像古代杀人最多的往往被称为英雄,这是现在衡量标准的问题。但杀戮和战争永远不值得歌颂与赞扬,这就是夷.齐的精神吧。


              IP属地:河北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1-26 0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