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吧 关注:4,754,783贴子:101,887,170
  • 10回复贴,共1

【有感而发】关于《盗墓笔记》电影化,想吐槽一下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国的电影技术是全世界肯定的,同类型的电影从1981年的《夺宝奇兵》就可以看出来,《夺宝奇兵》是一部(一系列)很优秀的电影,里面的人物、场景、情节各方面的安排,都比同时期的中国电影强了不只一筹。
但…《盗墓笔记》毕竟是一部很本土化的作品,拿到老外手里我想除了视觉和听觉方面让人耳目一新以外(不过他们改的剧情也很让人“耳目一新”),却没有了真真实实的中国风情和中国人的语言特点。美国人的幽默很含蓄、很绅士,而中国人的幽默可以是表面的、热情的,也可以是内在的、矜持的,这也源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就比如“得瑟”一词,换成英文以后会有以前的表达效果吗?要翻译成什么词才合适呢?就算换成其他的汉字,恐怕也不如原来的表达效果好。
再就是,美国拍的《盗墓笔记》是冒险片,说实话《盗墓笔记》这部小说不太适合拍成电影,要拍貌似也只有冒险片最合适了(貌似侦探片也可以沾一点点边……)。但作为冒险片拍出以后,本身紧张的情节会使整部电影一直在找线索、探墓与解谜中。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是以大手笔的技术制作视觉效应来吸引观众,而忽视了对主角的真实性与灵动性的刻画,观众在除了惊叹其“雄厚”的制作团队和视觉感受之外,很难再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当然还是有很多意义深远的好片的)。
《盗墓笔记》最优秀也是最难得的一点,就是主角们在探索与冒险过程中的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以及对各个人物最真实的刻画,活灵活现,尤其突出在主角吴邪的心理反应,这是电影不能表达的,也是不敢表达的。总不能屏幕上一张吴邪正在思考的脸,然后配上音念一段吴邪的心理描写吧?那按照原著上来,几乎整部电影都是吴邪一直在想啊想……这就是第一人称小说的特点,也是这个特点,才会让我们觉得这些人是那么的真实。
伙伴们在路途中同生死共患难,有欢笑,有泪水,有对死亡的恐惧,有对朋友的信赖,有对人心的失望,有对未来的迷离……这不单单只是“冒险”两个字,“冒险”无法表达出在绝境之中和朋友们互相鼓励的温馨。吴邪的执著、胖子的诙谐、小哥的冷静、潘子的忠诚、阿宁的勇敢……这些深入我们心中的角色,不是区区一部冒险片就可以表现完整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盗墓笔记》带给我们的感觉既是温暖的,又是苦涩的,还很真实。美国电影固然优秀,但介于地域差异原因,我个人还是不希望看到有洋版的《盗墓笔记》电影的出现,不是怕拍不好,而是怕拍出来与小说里的感觉背道而驰,小说里留给我们无法被代替的东西太多太多……
最后,祝《盗墓笔记》顺利(额?)完结,虽然晚了一个月,呵呵……
盗吧新春快乐!


1楼2012-01-17 17:58回复
    是谣言...


    IP属地:广东2楼2012-01-17 18:05
    收起回复
      谣言+1 【太好了


      3楼2012-01-17 18:06
      回复
        是谣言?


        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1-17 18:07
        回复
          电影化后,很难想象吴邪的天真吴邪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1-17 18:10
          回复
            如果是谣言的话……我竟然又有一点点失望!
            我是不是贱啊?!……


            6楼2012-01-17 18:13
            回复
              是真的不过好垃圾,,吴邪是有个40多岁的外国人演的 是外国人来盗取中国的古墓 女演员有李冰冰


              7楼2012-04-28 02:46
              回复
                卖糕的,,,坟啊,,,,,不过好像挺不错,,,挽尊神到此一游~~~~~~~~~~~~~~~


                IP属地:江苏8楼2012-04-28 03:09
                回复
                  ....


                  9楼2012-04-28 0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