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应聘的时候,你是会先胡说八道一番,还是会抢先说出(你认为)面试官喜欢听的东西?依人性而论绝对是第二种情况。请注意这不是秦孝公去商鞅那里竞价求宝,而是商鞅跑到秦孝公家里求职面试。至于商鞅自己信哪种,这很重要么?重要的是董事长兼面试官信哪一种。帝道、王道、霸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自然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作为当时的政治学高才生,相信商鞅对三种政治的不同统治方法一定是烂熟于胸的。
商鞅能首先讲帝道,既不是商鞅认为帝道最好,也不是商鞅觉得帝道是次品。而是商鞅觉得秦孝公应该喜欢帝道。这就像现在应聘CEO,你是先说6个西格玛理论,还是先讲扁平化组织结构,还是先说A管理模式。都是流行或曾经流行的管理模式,讲哪个一定程度上需要揣度董事长面试官的喜好。当然,第一次面试的效果很不好,和商鞅预估的正相反,帝道这个模式,秦孝公很不喜欢。但商鞅不是一般人物,人家对各种管理模式都是有研究的,这种不行马上就能调整方案换一种理论。所以才有了第二次,乃至第三次面试。直到第三次,商鞅拿出了国际上最前沿的政治学研究成果:“霸道--法家”方案,才算真正打动秦孝公。可见秦孝公本人对秦国治理绝对是做过一番功课的,也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