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 青丘 的古鉴资料
《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太平御览》青丘国其人食谷……其狐九尾。郭璞曾经注释说这种动物虽然能吃人,但是“见之则吉”和能“……令人不逢妖邪之气”。
青丘之国,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摘自《山海经》
《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之野…… 鸟谷 、 青丘 之乡, 黑齿 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 青丘国 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疏引 服虔 曰:“ 青丘国 ,在 海东 三百里。” 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二:“ 青丘 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北史·隋纪下·炀帝》:“又 青丘 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 唐 陈子昂《国殇文》:“且欲蹈 乌丸 之垒,刈 赤山之旗,联 青丘 之缴,封 黄龙之尸。”
汉 东方朔 《十洲记》:“ 长洲 一名 青邱 ,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北周 庾信《燕射歌辞·宫调曲二》:“ 青丘 还扰圃, 丹穴 更巢梧。”《云笈七签》卷六:“ 黄帝 东到 青丘 ,过 风山 ,见 紫府先生 。”
唐 杜甫 《壮游》诗:“春歌 丛台上,冬猎 青丘 旁。” 仇兆鳌注引《寰宇记》:“ 青丘 在 青州千乘县 。 齐景公田於此。” 唐 杜甫 《虎牙行》:“ 渔阳 突骑猎 青丘 , 犬戎 锁甲围丹极。”
明 高启《青丘子歌》序:“江上有 青丘 ,予徙家其南。”《明史·文苑传一·高启》:“ 张士诚据 吴 , 启 依外家,居 吴淞江 之 青丘 。”
明 高启 别号。 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丧子》:“我闻 青邱 言,君应传真诠。”
《淮南子·本经训》:“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青邱 ,东方泽名也。”
《晋书·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轸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太平御览》青丘国其人食谷……其狐九尾。郭璞曾经注释说这种动物虽然能吃人,但是“见之则吉”和能“……令人不逢妖邪之气”。
青丘之国,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摘自《山海经》
《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之野…… 鸟谷 、 青丘 之乡, 黑齿 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 青丘国 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疏引 服虔 曰:“ 青丘国 ,在 海东 三百里。” 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二:“ 青丘 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北史·隋纪下·炀帝》:“又 青丘 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 唐 陈子昂《国殇文》:“且欲蹈 乌丸 之垒,刈 赤山之旗,联 青丘 之缴,封 黄龙之尸。”
汉 东方朔 《十洲记》:“ 长洲 一名 青邱 ,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北周 庾信《燕射歌辞·宫调曲二》:“ 青丘 还扰圃, 丹穴 更巢梧。”《云笈七签》卷六:“ 黄帝 东到 青丘 ,过 风山 ,见 紫府先生 。”
唐 杜甫 《壮游》诗:“春歌 丛台上,冬猎 青丘 旁。” 仇兆鳌注引《寰宇记》:“ 青丘 在 青州千乘县 。 齐景公田於此。” 唐 杜甫 《虎牙行》:“ 渔阳 突骑猎 青丘 , 犬戎 锁甲围丹极。”
明 高启《青丘子歌》序:“江上有 青丘 ,予徙家其南。”《明史·文苑传一·高启》:“ 张士诚据 吴 , 启 依外家,居 吴淞江 之 青丘 。”
明 高启 别号。 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丧子》:“我闻 青邱 言,君应传真诠。”
《淮南子·本经训》:“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青邱 ,东方泽名也。”
《晋书·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轸东南,蛮夷之国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