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伴我行吧 关注:39贴子:1,941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到《春尽江南》,“乌托邦”三部曲


1楼2012-02-11 09:45回复
    如《褐色鸟群》、《大年》、《迷舟》、《青黄》等。长篇《边缘》。


    4楼2012-02-11 09:51
    回复
      2025-08-14 13:31: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格非:比如说精神病的哥哥不是用毛笔写一些格言吗?其中有一个格言叫做:“我们不是在生活,我们是在为准备生活而提心吊胆。”


      5楼2012-02-11 09:53
      回复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吕坤,他写过一本书叫《呻吟语》


        6楼2012-02-11 09:54
        回复
          海明威的短篇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7楼2012-02-11 09:55
          回复
            海明威的短篇 意蕴很丰富


            8楼2012-02-11 10:07
            回复
              福楼拜的书不太好懂,他在文体上也更加含蓄,所以《包法利夫人》我估计有很多人读不懂,就是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为什么这本书那么重要?
              福楼拜写过三部书都是杰作,第三部叫《布瓦尔和佩库歇,这是他晚年临死之前写的一本书,没有写完,他为了写这本书,读了1500本书,他要把全世界所有的知识一网打尽,气魄宏大,
              但是福楼拜跟我有点相似,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绝不跟人接触的,一个人过着隐居的日子。写作当然要考虑读者


              9楼2012-02-11 10:09
              回复
                我发表的第一部作品,《追忆乌攸先生》,当时是1986年


                10楼2012-02-11 10:11
                回复
                  2025-08-14 13:2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在对世界的了解方面,从经验层次来说我的视野是更广的。
                  另外,我比较看重普通人之间的交往。我有很多学界的朋友,但我也一直跟普通人来往,我跟一些根本不在大学里的朋友保持很密切的联系。
                  他们谈什么话题,我就跟他们谈什么话题,像物价、股票,等等,不一定要谈学术,我很尊重他们。
                  


                  11楼2012-02-11 10:13
                  回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心的交流。一个人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过于突出自我是不对的,所以我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喜欢把一切都模糊掉。


                    12楼2012-02-11 10:13
                    回复
                      读书报:《春尽江南》在三部曲里故事性最强,《人面桃花》显然不那么好读,《山河入梦》则居中,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格非:我希望作品能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适合大多数人读。
                      一方面我想写一本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书,另外,从文学实践的角度,我希望我的小说语言能一本比一本更自然,更加接近日常生活。
                      


                      13楼2012-02-11 10:17
                      回复
                        这三部曲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年代。跟我们靠得越来越近,所以我对于用什么样的笔调来写是有所考虑的。


                        14楼2012-02-11 10:18
                        回复
                          读书报:我看这首诗的时候,感觉好像一部电影片尾的音乐和字幕。
                          格非:你的这个比喻非常好。这当然有对作品情绪上的考虑,另外我需要给谭端午一个机会,因为他来不及反省。
                          他跟庞家玉究竟是什么关系?他对当年的不辞而别是怎么认识的?当年他写的六行诗怎么变成六十行?等等,我是希望给他留一个交代。
                          


                          15楼2012-02-11 10:21
                          回复
                            也可以在书中直接地让谭端午来感悟,但那样就太没劲了,于是我干脆把这些感悟放到诗里面。


                            16楼2012-02-11 10:21
                            回复
                              2025-08-14 13:19: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一类就是谭端午这样的,已被时代甩开,但是他跟一般被甩开的人不同,他并不感到悲伤,反而觉得被甩开可能也提供给他某种真实的东西。
                              只有把他塑造成一个诗人,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反省力。


                              17楼2012-02-11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