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漫画不敌日本的原因,应该说是一种叫做“斗志”的拼搏精神,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挑战者精神”。
亚洲杯日本对巴林的比赛,日本队被新加坡主裁判百般照顾。日本电视的足球解说员说:“居然有这样的事发生!不过没关系,日本队10个人打对方11个人照样能赢,这才是真正显示日本队的实力。”当时我被日本足球解说员的“豪气”深深打动,如果中国队遇到裁判不公的情况,中国电视的足球解说员都要埋怨半天裁判,从没听过中国足球解说员说过这种有豪气的话:“不怕裁判不公平,不怕10个人打11个人,我们照样要赢。”
对比日本漫画可以看出,中国队漫画输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更重要的精神,一种“挑战者”的斗志和精神。我本人是漫画迷,经常看日本漫画,我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日本队人的画风而是这些画里百折不挠的斗志和挑战者的精神。日本漫画的这种精神,其实也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精神,日本近代史的轨迹就凸显了这一点。
甲午战争时,日本敢于挑战人力物力远远超过自己的中国,最后战胜了中国;日俄战争时,日本敢于挑战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最后出现第一次有色人种打败白种人的奇迹;太平洋战争时,日本又敢于挑战国力比自己强大十倍的美国,虽然最后日本战败,但日本并没有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又在经济上与美国一拼高低,创造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奇迹。如果没有一股挑战者的斗志和精神,日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说明挑战者精神,我们不妨看一个索尼公司的例子。1953年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第一次来到美国,在一家餐馆吃冰激凌时,冰激凌上插着一个日本风格的小纸伞作装饰,服务员好意地告诉他这个小纸伞是日本制造的。看着冰激凌上粗糙劣质的小纸伞,盛田昭夫联想到全世界的消费者对“日本制造”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劣质廉价商品,他后来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刻产生的懊恼。”从此盛田昭夫下决心要让索尼成为一个优质高价的名牌产品,为日本商品的“劣质廉价”形象雪耻。
1955年盛田昭夫拿着索尼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到美国去推销,一家有名的美国公司提出定购10万台,但对方认为索尼公司太没有名气,因此要在收音机上印上他们公司的名字销售(即OEM)。尽管这笔巨大的订单相当于当时索尼公司全部资产的好几倍,但盛田昭夫还是拒绝了,他觉得贴别人的商标有损索尼的自尊,他说:“尽管我们公司现在还没有名气,但我可以向你许诺,再过五十年,我们公司会比你们更有名。”
如果索尼公司当时为了赚钱,甘当别人的OEM厂商,就不会有今天 “索尼”这个世界最具知名度之一的品牌。现在中国的家电公司、汽车公司为了赚钱,纷纷争当外国公司的OEM厂商,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公司有索尼那样的志气,立志创造一个中国的名牌,为中国商品的“劣质廉价”雪耻。我多么希望听到会有一家中国公司的总裁豪气地说:“再过五十年,我们的公司会比日本公司更有名,我们的产品会比日本产品更好。”
1895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到达日本,他们立刻大笑起来.而且马上离开日本.在离开之前他们互相对对方说,看看这帮人,他们造的汽车和我们国家的一模一样的.甚至连颜色都没有改过.这样的汽车厂家有什么好怕的?
1950年日本侦探小说三杰------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高木淋光开始创作日本式的侦探小说.很多情节都和欧美相似,又引来一阵嘲笑.
世界上公认最经典的有关时空穿梭的电影系列----回到未来里(史第芬。斯皮尔伯格导演) 有这么一段。男主人公的时空汽车出了故障,他回到30年前(1955年) ,去请那个发明时光汽车的博士修理。三十年前那个博士还只是有个这个时空机器的雏形。这个机器是三十年后(1985年) 发明的。博士检测了一下他在未来发明的这个机器后说,怪不得我未来的创造会有问题。这个机器的主要装置是日本制造的。那个男主人公(15岁)不解的回答他,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品都是日本造的阿。-----然后就是大眼瞪小眼。三十年间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
亚洲杯日本对巴林的比赛,日本队被新加坡主裁判百般照顾。日本电视的足球解说员说:“居然有这样的事发生!不过没关系,日本队10个人打对方11个人照样能赢,这才是真正显示日本队的实力。”当时我被日本足球解说员的“豪气”深深打动,如果中国队遇到裁判不公的情况,中国电视的足球解说员都要埋怨半天裁判,从没听过中国足球解说员说过这种有豪气的话:“不怕裁判不公平,不怕10个人打11个人,我们照样要赢。”
对比日本漫画可以看出,中国队漫画输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更重要的精神,一种“挑战者”的斗志和精神。我本人是漫画迷,经常看日本漫画,我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日本队人的画风而是这些画里百折不挠的斗志和挑战者的精神。日本漫画的这种精神,其实也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精神,日本近代史的轨迹就凸显了这一点。
甲午战争时,日本敢于挑战人力物力远远超过自己的中国,最后战胜了中国;日俄战争时,日本敢于挑战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最后出现第一次有色人种打败白种人的奇迹;太平洋战争时,日本又敢于挑战国力比自己强大十倍的美国,虽然最后日本战败,但日本并没有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又在经济上与美国一拼高低,创造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奇迹。如果没有一股挑战者的斗志和精神,日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说明挑战者精神,我们不妨看一个索尼公司的例子。1953年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第一次来到美国,在一家餐馆吃冰激凌时,冰激凌上插着一个日本风格的小纸伞作装饰,服务员好意地告诉他这个小纸伞是日本制造的。看着冰激凌上粗糙劣质的小纸伞,盛田昭夫联想到全世界的消费者对“日本制造”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劣质廉价商品,他后来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刻产生的懊恼。”从此盛田昭夫下决心要让索尼成为一个优质高价的名牌产品,为日本商品的“劣质廉价”形象雪耻。
1955年盛田昭夫拿着索尼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到美国去推销,一家有名的美国公司提出定购10万台,但对方认为索尼公司太没有名气,因此要在收音机上印上他们公司的名字销售(即OEM)。尽管这笔巨大的订单相当于当时索尼公司全部资产的好几倍,但盛田昭夫还是拒绝了,他觉得贴别人的商标有损索尼的自尊,他说:“尽管我们公司现在还没有名气,但我可以向你许诺,再过五十年,我们公司会比你们更有名。”
如果索尼公司当时为了赚钱,甘当别人的OEM厂商,就不会有今天 “索尼”这个世界最具知名度之一的品牌。现在中国的家电公司、汽车公司为了赚钱,纷纷争当外国公司的OEM厂商,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公司有索尼那样的志气,立志创造一个中国的名牌,为中国商品的“劣质廉价”雪耻。我多么希望听到会有一家中国公司的总裁豪气地说:“再过五十年,我们的公司会比日本公司更有名,我们的产品会比日本产品更好。”
1895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到达日本,他们立刻大笑起来.而且马上离开日本.在离开之前他们互相对对方说,看看这帮人,他们造的汽车和我们国家的一模一样的.甚至连颜色都没有改过.这样的汽车厂家有什么好怕的?
1950年日本侦探小说三杰------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高木淋光开始创作日本式的侦探小说.很多情节都和欧美相似,又引来一阵嘲笑.
世界上公认最经典的有关时空穿梭的电影系列----回到未来里(史第芬。斯皮尔伯格导演) 有这么一段。男主人公的时空汽车出了故障,他回到30年前(1955年) ,去请那个发明时光汽车的博士修理。三十年前那个博士还只是有个这个时空机器的雏形。这个机器是三十年后(1985年) 发明的。博士检测了一下他在未来发明的这个机器后说,怪不得我未来的创造会有问题。这个机器的主要装置是日本制造的。那个男主人公(15岁)不解的回答他,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品都是日本造的阿。-----然后就是大眼瞪小眼。三十年间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