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佛吧 关注:3,892贴子:106,192
  • 4回复贴,共1

“道亦有道”真“常道”———任法融道长访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距古城西安七十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东望骊山,西接太白的古终南山有一中国风景名胜、道教圣地楼观台。这里茂林修竹,山青水秀,幽美的自然风光和适宜的清爽气候,引来自古无数先贤在此潜修。史载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苦苦钻研天文、地理、星象及易理之道,他走遍中原山川,最终在终南山下、周至县神就乡闻仙里结草为楼、以观天象,楼观之名,由是而来。后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有了楼观台之名。
  时间在悄悄地游走,不知不觉间我又跟着任道长的乡音,走进道教“济世利人”的功德观中,领略了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尚引导作用。任道长说,党和国家对宗教场所的科学管理、正确引导使道教精神得以发扬,让道观得以发展。如今我国道教宫观相继开放,接待国内外游人信众,道观因此有了一定收入。但坚持道教自己俭朴奉道的生活方式,将收入用于社会,捐助贫困地区和慈善公益事业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道教正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着教义之中所倡导的诸多观念,希望对人群产生有益影响,对社会有所贡献。  
  热心传播社会文明,大力弘扬道教文化占去了任道长相当多的时间。然而我们了解到“说”的同时任道长更重于“做”。信仰虔诚、持守戒规、勤于躬耕自养、乐于保护环境的他,更乐于行善积德、扶危济困、助人为乐。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地处秦岭山麓浅山区的楼观台道观附近村民,多数人解决了温饱,步入小康,但还有少数贫困户,需要帮助扶持。坚持扶贫帮困、乐善好施举办社会公益事业,成为道观及任道长的一大“功课”。1994年以来,他将相当积蓄拿出,先后为塔峪建校,为东明修桥……捐款5万元。长期以来东楼村用水、行路都很困难,任道长特事特办自己拿出2万元,道观捐资3万元,彻底解决了群众吃水、行路难问题。据陕西省道协介绍,东楼村还有近40%村民得到了任道长帮助。一些贫困户、特困户年年都得到任道长及道观的资助。  
  帮扶不分远近,家乡更难忘记。甘肃省天水市凤凰乡,本是任道长故乡,虽然近50年离开家乡,但只要乡人有求,任道长必有所赠:乡中心小学修建他汇去1万元;抵御旱灾,他寄去6千元;乡上一高山村庄严重缺水,他又拿出2万元,并联系海内外人士,共同关心高原缺水地区农民生活。通过他的介绍和联系,一大笔捐款为水井的修建起了主要作用。2000年,为了彻底解决当地人畜饮水困难,任法融道长又多方求助,引进资金180多万元,至2002年底饮水工程竣工,彻底解除了水荒。  
  1996年的隆冬,楼观镇塔峪52岁的马树权老汉突然中风,留下后遗症,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坚持治疗。任道长知道后,每月资助30-50元继续吃药打针,直至3年后老汉病情好转。备受感动又无以为报的农家老汉坚持要来道观做义工,被任道长婉言谢绝。  
  1998年6月楼观镇村民李铁锤三间房屋毁于一场暴雨,本就贫困的李家更加困难,加上夫妻二人与村干部及村民关系处理得不好几近绝境。任道长知道后,赶赴李家捐资3000元,并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召集该村干部,当场协商解决了李家灾后生活及重建问题。  
  参加县上一次会议中任道长听说有位受伤教师之子考上大学而没钱上学,面对老教师与另三个孩子,他不由分说地拿出仅有的2000余元予以资助。2001年春节来临之际,老教师领着上大学的儿子带着山里土产来致谢时,大家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道隐无名”、“建德若偷”,任道长经常讲也时常做。  
  在楼观附近碰上无主、无力掩埋之人,他拿出800至1000元,使之入土为安;路遇乞、残他慷慨施舍;附近村子遭遇特殊困难的人找上门来,他从不让人空手而归……天长日久,任道长在当地有了“及时雨”、“活神仙”的称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于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来诠释并弘扬中华文化精髓的任道长,不只是把道义写在纸上、讲在嘴上,更把“道德”做于日常。  



1楼2006-11-27 23:26回复
    谢!!谢!!谢!!谢!!谢!!谢!!


    3楼2006-11-28 08:15
    回复
      2025-08-06 21:0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1.183.16.*
      任师初记
      ——兼忆张河

      任师来的时候,正是2007年元旦前夕,当时学校还没放假,我没能回家,他要为新建的家乡小学——张河小学来剪彩,县里做了许多的准备,我为仙师造福乡梓的仁心善举感动。欢迎任师一行的活动就在我们村——张家河举行,后来听相亲说盛况空前,今天在网上看到照片,熟悉的土地,亲切的面孔,又勾起了我对于那次活动的遐想,有感于任师泰山北斗般的德望与敬重。
      道长不仅是宗教界的前辈高人,还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后来拜读了道长的大作《道德经释义》和《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大为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和深邃的哲思智慧折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对道教哲学和道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道长早年长期修行的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院,相传为道教圣地,老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后西去崆峒山归隐,过函谷关遇到关令尹,口授五千言《老子》,此为后世所传道教经典《道德经》。南宋末年全真教创始人春阳真人王重阳就出生在终南县刘蒋村,在此讲经布道,其衣钵传人丘处机也在宝鸡隐居潜修七年,后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关陇大地,自古以来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方术道风鼎盛,名山道观遍布各处,一直是中国道教的中心地域和思想策源地。周至楼观台至今还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楼正本”,被视为《道德经》研究的珍品。任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年间,前后注写四遍,约成40万字。他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尤其是宇宙论、养生论和政治论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解释。道长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既得到正统道教的真传,又融入现代全面的知识素养,所以说他是历代以来注释《道德经》的各大家中思想最接近于老子原旨,又具有现代人意识的一位,堪称《道德经》注释的集大成者。
      为天地立教,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智慧。道长之风,山高水长;仙师大德,卓然于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辈虽不能至,心亦向往之。

      去年过年回老家,看到村边新建的桥、公路,还有捐献的小学已经建成坐落在村中,桥栏上有任师亲笔书写的题词。我逗留了良久,环视了周围的一切,虽然我无缘目睹当日的盛况,但思绪仿佛回到了前年的这个时候,耳边也好像响起锣鼓鞭炮的响声,看到孩子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当时欢乐盛大的场面不断在我脑海回放闪现。我也好似看到了我最熟悉的一幕,我有一种感觉,虽然我不曾到过这儿,但我好像有分身化影之术,早已飘然而至,跟随而来,看着那如潮水的人海中,翩翩舞起的衣袂,幻化成落英纷纷散下的身姿,躲闪在人影迷离中的回眸,牵引着我不由自主的张望,在人群中寻找······此刻,许多复杂的情感一齐溢出,难以遏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的滋味。喜耶?悲耶?有太多的太多······
      张河,朋友的家乡,更留下我的回忆,因为很多······


      4楼2008-06-26 17:44
      回复
        • 61.183.16.*
        任师初记
        ——兼忆张河

        任师来的时候,正是2007年元旦前夕,当时学校还没放假,我没能回家,他要为新建的家乡小学——张河小学来剪彩,县里做了许多的准备,我为仙师造福乡梓的仁心善举感动。欢迎任师一行的活动就在我们村——张家河举行,后来听相亲说盛况空前,今天在网上看到照片,熟悉的土地,亲切的面孔,又勾起了我对于那次活动的遐想,有感于任师泰山北斗般的德望与敬重。
        道长不仅是宗教界的前辈高人,还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后来拜读了道长的大作《道德经释义》和《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大为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和深邃的哲思智慧折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对道教哲学和道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道长早年长期修行的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院,相传为道教圣地,老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后西去崆峒山归隐,过函谷关遇到关令尹,口授五千言《老子》,此为后世所传道教经典《道德经》。南宋末年全真教创始人春阳真人王重阳就出生在终南县刘蒋村,在此讲经布道,其衣钵传人丘处机也在宝鸡隐居潜修七年,后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关陇大地,自古以来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方术道风鼎盛,名山道观遍布各处,一直是中国道教的中心地域和思想策源地。周至楼观台至今还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楼正本”,被视为《道德经》研究的珍品。任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年间,前后注写四遍,约成40万字。他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尤其是宇宙论、养生论和政治论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解释。道长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既得到正统道教的真传,又融入现代全面的知识素养,所以说他是历代以来注释《道德经》的各大家中思想最接近于老子原旨,又具有现代人意识的一位,堪称《道德经》注释的集大成者。
        为天地立教,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智慧。道长之风,山高水长;仙师大德,卓然于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辈虽不能至,心亦向往之。

        去年过年回老家,看到村边新建的桥、公路,还有捐献的小学已经建成坐落在村中,桥栏上有任师亲笔书写的题词。我逗留了良久,环视了周围的一切,虽然我无缘目睹当日的盛况,但思绪仿佛回到了前年的这个时候,耳边也好像响起锣鼓鞭炮的响声,看到孩子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当时欢乐盛大的场面不断在我脑海回放闪现。我也好似看到了我最熟悉的一幕,我有一种感觉,虽然我不曾到过这儿,但我好像有分身化影之术,早已飘然而至,跟随而来,看着那如潮水的人海中,翩翩舞起的衣袂,幻化成落英纷纷散下的身姿,躲闪在人影迷离中的回眸,牵引着我不由自主的张望,在人群中寻找······此刻,许多复杂的情感一齐溢出,难以遏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的滋味。喜耶?悲耶?有太多的太多······
        张河,我的家乡故土,更留下我的童年的回忆。


        5楼2008-06-26 17:49
        回复
          可惜好人命不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25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