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吧看到的一篇帖子,觉得甚好,奉献给大家一读——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潸然泪下,痛彻心腑;同样,读过《伤逝》的,也要黯然神伤,心如死寂:两部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至真至纯的爱,爱的毁灭;而最终都不约而同的归于虚无。
或许,这真是一种必然,无论是贾宝玉的忤逆,涓生的新生,其结局早已预定:曹雪芹苦心塑造了痴心的宝玉,以补无情的天地,但在大观园诸芳散尽时,却让他说出这样的话:好了,好了,不胡闹了---那个曾使姐妹为之垂泪的痴情公子,竟视她们的死,她们的血泪为胡闹。究竟什么更伤人:一腔饱受风霜的痴爱,还是一脸看破红尘的冷漠?这是整部《红楼梦》最动人心魄的地方,也是曹雪芹体味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虚无的开始。同样,鲁迅在《伤逝》中,也让他精心培育的新人涓生,面对着子君的死,面对着那初春的长夜,发下这样的誓言: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 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是多么冷酷的觉醒,那个鼓励子君出走,含泪求婚的涓生,让高傲的子君挚爱而又牵念的伴侣,竟在子君死后,带着谎 言和遗忘去奔赴自己的新生。这是公然的绝情,它意味着,鲁迅在审视了一对叛逆青年的爱的悲剧后,带着苦涩的嘲讽,再次走向那条灰白长蛇般的路,前面是纸人纸马,后面是唱歌一般的哭声的虚无--- 究竟是什么使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性情的作家,对爱如此向往,最终却又不得不归于虚无?
这绝不是一个巧合,更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追问:两个中国文学史上顶尖的作家,同样塑造了自己时代的叛逆新人,却又同样的呈现出使人迷茫的虚无结局---无须追究他们家境,生活经历的太多相似,重要的是,鲁迅和曹雪芹所置身其中的文化传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对爱,柔情确认和信赖的信念。曹雪芹够大胆了,他不满石头的冷寂,让它幻化为人,让它在大观园里演绎了一场自然性情与人间暴虐决死的红楼梦。正如无数人看出的那样,在这场决斗中,爱太柔弱了,她无依无靠,无根无基,只能听凭暴虐肆行。留给那痴情公子的路只有一条:斩断红尘。鲁迅窃来西方的火,让一对相爱的青年走自己的路,用爱来充斥这冰冷的人生。然而,这火在社会的冷酷里,渐渐熄灭,以至于在二人间滋生隔膜,酿成悲剧。同样,留给觉醒者的路也只有一条:接受冷酷。两位作家都象《红楼梦》隐喻的那样,不满石头的冷寂,奋起反抗,接受石头的冷寂---这是一条在中国反复循环的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道,从来也没有超越这一循环的。历史上的杀戮太多,使两位作家不得不拒斥;历史上的杀戮太重,又使他们不能坚信爱的持守。况且,中国文化中从没有彼岸的光照,秩序就是天,天就是秩序,在铁的秩序下,柔弱的爱,自然性情之爱,缺乏终极根基的爱,必然被判为偶然,判为多余。还有,他们太真诚,太冷静,历史上的重重欺骗和欺骗后面的杀戮,使他们不能也不敢相信,来自任何地方和任何形式的爱的许诺---实在的,留给他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他们不肯归顺,能做的只有无休止地反抗现存的一切,要做到这些,首要的是先把自己火热的柔肠变成石头般坚硬。于是,这两个天才的巨匠,义无返顾的走了:一个走向清冷的青梗蜂,一个走向茫然的无人之阵,然而,又清醒的知道:前面是坟。
或许,人们终将觅得一个方向,一条确切的新路?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潸然泪下,痛彻心腑;同样,读过《伤逝》的,也要黯然神伤,心如死寂:两部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至真至纯的爱,爱的毁灭;而最终都不约而同的归于虚无。
或许,这真是一种必然,无论是贾宝玉的忤逆,涓生的新生,其结局早已预定:曹雪芹苦心塑造了痴心的宝玉,以补无情的天地,但在大观园诸芳散尽时,却让他说出这样的话:好了,好了,不胡闹了---那个曾使姐妹为之垂泪的痴情公子,竟视她们的死,她们的血泪为胡闹。究竟什么更伤人:一腔饱受风霜的痴爱,还是一脸看破红尘的冷漠?这是整部《红楼梦》最动人心魄的地方,也是曹雪芹体味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虚无的开始。同样,鲁迅在《伤逝》中,也让他精心培育的新人涓生,面对着子君的死,面对着那初春的长夜,发下这样的誓言: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 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是多么冷酷的觉醒,那个鼓励子君出走,含泪求婚的涓生,让高傲的子君挚爱而又牵念的伴侣,竟在子君死后,带着谎 言和遗忘去奔赴自己的新生。这是公然的绝情,它意味着,鲁迅在审视了一对叛逆青年的爱的悲剧后,带着苦涩的嘲讽,再次走向那条灰白长蛇般的路,前面是纸人纸马,后面是唱歌一般的哭声的虚无--- 究竟是什么使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性情的作家,对爱如此向往,最终却又不得不归于虚无?
这绝不是一个巧合,更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追问:两个中国文学史上顶尖的作家,同样塑造了自己时代的叛逆新人,却又同样的呈现出使人迷茫的虚无结局---无须追究他们家境,生活经历的太多相似,重要的是,鲁迅和曹雪芹所置身其中的文化传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对爱,柔情确认和信赖的信念。曹雪芹够大胆了,他不满石头的冷寂,让它幻化为人,让它在大观园里演绎了一场自然性情与人间暴虐决死的红楼梦。正如无数人看出的那样,在这场决斗中,爱太柔弱了,她无依无靠,无根无基,只能听凭暴虐肆行。留给那痴情公子的路只有一条:斩断红尘。鲁迅窃来西方的火,让一对相爱的青年走自己的路,用爱来充斥这冰冷的人生。然而,这火在社会的冷酷里,渐渐熄灭,以至于在二人间滋生隔膜,酿成悲剧。同样,留给觉醒者的路也只有一条:接受冷酷。两位作家都象《红楼梦》隐喻的那样,不满石头的冷寂,奋起反抗,接受石头的冷寂---这是一条在中国反复循环的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道,从来也没有超越这一循环的。历史上的杀戮太多,使两位作家不得不拒斥;历史上的杀戮太重,又使他们不能坚信爱的持守。况且,中国文化中从没有彼岸的光照,秩序就是天,天就是秩序,在铁的秩序下,柔弱的爱,自然性情之爱,缺乏终极根基的爱,必然被判为偶然,判为多余。还有,他们太真诚,太冷静,历史上的重重欺骗和欺骗后面的杀戮,使他们不能也不敢相信,来自任何地方和任何形式的爱的许诺---实在的,留给他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他们不肯归顺,能做的只有无休止地反抗现存的一切,要做到这些,首要的是先把自己火热的柔肠变成石头般坚硬。于是,这两个天才的巨匠,义无返顾的走了:一个走向清冷的青梗蜂,一个走向茫然的无人之阵,然而,又清醒的知道:前面是坟。
或许,人们终将觅得一个方向,一条确切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