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军牦牛巡逻队巡逻
许必成、陈学海、张雷摄影报道

吾甫浪达坂,海拔5710米,是全军陆地边防唯一不能乘车、骑马的边防巡逻线。南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常年担负着吾甫浪达坂一线的边防巡逻任务。官兵们每次巡逻,只能骑上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翻越坡度达七八十度的雪山,才能到达巡逻点。
9月11日清晨,记者跟随一支牦牛巡逻队出发了。漫长的边防线,白雪皑皑,山高路险,空气稀薄。在摄氏零下10多度的严寒中走了4个多小时,才来到“白骨沟”。由于空气含氧量少,运动量大,牦牛不管怎样赶打就是不走,躺在地上喘大气。此时,侦察股长贾义权下令:卸掉装具,就地休息。下午巡逻队来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老风口”。此时,天气剧变,狂风夹着雪花,吹打得官兵睁不开眼睛,大家就一个拽着一个,顶着狂风,牵着牦牛,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巡逻。下午5时21分,官兵们终于登上了吾甫浪达坂。




《解放军报》
2001年9月25日
许必成、陈学海、张雷摄影报道

吾甫浪达坂,海拔5710米,是全军陆地边防唯一不能乘车、骑马的边防巡逻线。南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常年担负着吾甫浪达坂一线的边防巡逻任务。官兵们每次巡逻,只能骑上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翻越坡度达七八十度的雪山,才能到达巡逻点。
9月11日清晨,记者跟随一支牦牛巡逻队出发了。漫长的边防线,白雪皑皑,山高路险,空气稀薄。在摄氏零下10多度的严寒中走了4个多小时,才来到“白骨沟”。由于空气含氧量少,运动量大,牦牛不管怎样赶打就是不走,躺在地上喘大气。此时,侦察股长贾义权下令:卸掉装具,就地休息。下午巡逻队来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老风口”。此时,天气剧变,狂风夹着雪花,吹打得官兵睁不开眼睛,大家就一个拽着一个,顶着狂风,牵着牦牛,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巡逻。下午5时21分,官兵们终于登上了吾甫浪达坂。




《解放军报》
2001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