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吧 关注:39,248贴子:779,735

【资料】苏轼轶事摘录粗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大部分轶事摘录自颜中其先生84年版东坡轶事汇编
楼主不定时随心情更新,尽量不坑
楼主主CP章敦/苏轼,轼辙次之
但本帖配对无定向,大苏中心
楼主顺便求勾搭,豆瓣搜ailllsei,百度其实不常用= ̄ω ̄=
贴一张寒食帖表达对大苏的爱❤

再贴张大苏给章敦的信,以正CP~




IP属地:河北1楼2012-04-18 20:16回复
    11】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12】欧阳公谓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开廓,勿造语,及模拟前人。」又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谓梅圣俞云:「读苏轼之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又曰:「轼所言乐,乃修所得深者尔,不意后生达斯理也。」欧阳公初接二公之意已不同矣。
    *和欧阳修两则(昨看见有一则刘原父称呼欧阳修为欧九,笑了半天),一则是文忠公预言三十年后世人就只记得苏轼不记得他了。结果被他说中,30年后虽然朝廷禁止苏轼文章诗词流行,但反而起到反作用,往往以多相夸,不会诵读海外诗的,还会被人觉得是个土鳖。
    第二则常见,欧公跟梅圣谕提起大苏,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我老啦,我该退下去,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一个要高考的孩子,被教育部部长夸赞到这个地步……你们就没想过这是溺爱教育么……
    13】东坡云:顷同黄门公初赴制举之召,到都下,是时同召试者甚多.一日,相国韩公与客言曰: 「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此语既传,於是不试而去者,十盖八九矣。
    *大苏和小苏去考试,一天宰相韩琦跟宾客说,大小苏在这呢,谁敢来比试比试啊!没比试就走人的,有十之八九。
    14】东坡云:国朝试科目,亦在八月中旬.顷与黄门公既将试,黄门公忽感疾卧病,自料不能及 矣.相国韩魏公知之,辄奏上,曰: 「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 病未可试,如此人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 」上许之.黄门病中,魏公 数使人问安否,既闻全安,方引试.凡比常例展二十日.自后试科目,并在九月,盖始於此. 比者相国吕微仲,语及科目何故延及秋末之说,东坡为吕相国言之.相国曰: 「韩忠献其贤如 此,深可慕尔. 」
    *制科考试在八月中旬,快考试的时候,子由病了,韩琦知道这事之后,就跟皇帝说,希望把考试时间往回推几日。皇帝竟然还同意了。后来的制科考试就都设在9月了,后来吕惠卿还专门问过这个事。从一个角度反映宋代惜才,现在听来教育部为了某学生延迟高考这种事……搞毛啊。
    15】东坡试制科《形势不如德论》,不知出处,《礼义信足以成德论》,知子由记不得,乃厉声索砚水,曰:“小人哉!”子由始悟出樊迟学稼注。
    *弟弟不知道,你都知道他不知道……你干嘛不考试前提醒他背诵啊?坏哥哥。


    IP属地:河北4楼2012-04-18 20:17
    回复
      2025-08-07 05:49: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1】苏子瞻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子厚为商州令,相得欢甚。同游南山诸寺,寺有山魈为祟,各不敢宿。子厚宿,山魈不敢出。抵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横木架桥。子厚推子瞻过潭书壁,子瞻不敢过。子厚平步以过,用索系树,蹑之上下,神色不动,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章敦、苏轼来游。”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拚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
      *苏轼做凤翔判官的时候,章敦是商州令,相得甚欢。同游南山诸寺,寺里据说有独角鬼怪出没,来的人都不敢留宿。章敦就住下了,独角怪都不敢出来。
      到仙游潭的时候,潭下是万仞绝壁,岸边也很狭窄,潭上用一根横木架了桥。章敦推了推苏轼,让他过独木桥去对面的石壁上留字,苏轼不敢过桥。章敦就和平常一样走过去了,用绳索系在树上,踩在绳索上荡来荡去,神色不变,用大笔在石壁上写道:“章敦,苏轼来游。”苏轼拍着章敦的背说:“你肯定能杀人的。”章敦说:“为啥?”苏轼说:“自己的命都不要的人,就能杀人。”章敦大笑。
      22】子厚为商州推官,子瞻为凤翔幕佥,小饮山寺。闻报有虎,二人酒狂,勒马同往观之。去虎数十步,马惊不敢前。子瞻曰:“马犹如此,著甚来由。”乃转去。子厚独鞭马向前去曰:“我自有道理。”既近,取铜沙罗于石上攧响,虎即惊窜。归谓子瞻曰:“子定不如我。”
      *在山寺喝酒的时候,听说有老虎。俩人趁着酒劲,勒马去看。离老虎十几步的地方,马惊不敢前。苏轼说:"马像这个样子,肯定有事儿。"转身就要走。(直接说你怕怕不就行啦。)章敦一个人打马向前,说:“我自然有我的道理!”既近,拿出铜沙罗在石头上敲,老虎受惊就逃跑了。回来跟苏轼说:"你肯定不如我。"(你俩这是比什么呢?还是打什么赌呢,说你不如我这话。)
      23】敦自长安率苏君旦,安君师孟至终南,谒苏君轼,因与苏游楼观、五郡、延生、大秦、仙游。旦、师孟二君留终南。回,遂与二君过渼陂,渔於苏君旦之园池。晚宿草堂。明日宿紫阁。……
      *章敦从商州离任的时候,和苏旦,安师孟到终南山,章敦就去凤翔见了苏轼,和他玩了一堆地方。但是想到还有朋友在终南山等着呢,就不得不和苏轼告别了。后来章敦和两个朋友经过渼陂,在苏旦的园子里破冰钓鱼,还把钓的鱼带给了苏轼……苏轼因此写了首诗: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
      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
      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
      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自従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
      游鯈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
      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
      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另外子由也有次韵。
      24】章俞者郇公之族子,早岁不自拘检,妻之母杨氏,年少而寡,俞与之通。已而有娠,生子。初产之时,杨氏欲不举,杨氏母勉令留之,以一合贮水,缄置其内,遣人持以还俞。俞得之云:“此儿五行甚佳,将大吾门。”雇乳者谨视之。既长登第。始与东坡先生缔交,后送其出守湖州诗,首云:“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以为讥己,由是怨之。其子入政府,俞尚无恙。尝犯法,以年八十勿论。事见神宗实录。绍圣相天下,坡渡海,盖修报也。
      *屁!因为这事儿记仇,乌台诗案就该火上浇油弄死他。另外八成都是苏粉瞎Y的。
      25】范蜀公镇每对客,尊严静重,言有条理,客亦不敢慢易。惟苏子瞻则掀髯鼓掌,旁若无人,然蜀公甚敬之。
      *胡子还真长啊……鼓掌还得掀胡子……(你的重点错了,另外一百度范镇真是年长大苏不少,1007年啊,和欧阳修同岁的。


      IP属地:河北6楼2012-04-18 20:18
      回复
        26】某年十三岁时,见东坡过先君,具有世有豪杰之士隐而不见于世者。吾乡隐居君子(原注:予失其姓名),世居眉山之中。坡节葬时,会期日已迫,而墓砖未足。谋之于人,皆曰:“当往见此君,则立可办也。但多游猎,又所居山林迥绝,未易见之,试往图之。”东坡凡两日,始得至其居,又俟至日昃,伏于道左,方见其从数骑归,乃整(按:此下疑脱一字)少年也。既下马,始通谒。少年易服,出迎于门外,执礼无违。坐定,问其所以,东坡具以告。少年曰:“易事尔,已具饭,且宿于此,当令如期办所须。”少顷,数青衣童跪进盘飨,皆今日所击之鲜也。进酒数大白,饮啖旁若,食兼数人。饭毕,始从容对榻。翌日,遣仆马送坡下山。三日无耗,明日且下手破土,坡甚疑悔,欲罪元告者。是夕至晚,砖犹无一口至者。明日晚,视其墓地之侧,则五万口斩斩然罗列矣。众皆惊叹。事毕,再往谒谢,卒不得见,送所直,亦不得达。豪杰士哉!
        *眉山中豪杰之士送砖的故事。加上《却鼠刀铭》,不难想象大苏少年时代与林中隐士有交。
        27】 熙宁初,有人自常调上书,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苏长公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使奸邪。」有甚意头、没些巴鼻,皆俗语也。
        *这特么没看懂啊,来个四川人给百科下吧……
        28】介甫初为政,每赞上以独断,上专信任之。苏轼为开封试官,策问进士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见《晋书‧羊祜传》),符坚伐晋以独断而亡(时苻融、权翼等皆持不同意见,力谏,不听),齐桓专任管仲而霸(春秋时代的诸侯齐桓公,名小白),燕哙专任子之而败(见《战国策》),事同而功异,何也?」介甫见之不悦。轼弟辙辞条例司,言青苗不便,介甫尤怒;乃定制策登科者,不得与馆职,皆送审官(审官院),与合入差遣,以轼、辙兄弟故也。
        *做试官,考试出题,对王安石明朝暗讽,于是登科的,不给官职,全送审官。
        29】东坡性不忍事。尝云:“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晁美叔每见,以此为言。坡云:“某被昭陵(宋仁宗赵祯)擢在贤科,一时魁旧往往为知己,上赐对便殿,有所开陈,悉蒙嘉纳。已而章疏屡上,虽甚剀切,亦终不怒。使某不言,谁当言者?某之所虑,不过恐朝廷杀我耳。”美叔默然。坡浩叹久之,曰:“朝廷若果见杀我,微命亦何足惜?只是有一事,杀了我,没好了你。”遂相与大笑而起。
        *性不忍事,如蝇在食。使某不言,谁当言者?所虑不过朝廷杀我耳。朝廷若果见杀我,微命亦何足惜?
        30】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
        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
        书论天下事,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
        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
        语,人以为知言。
        *文与可不只竹子画的好,还是先知……但自己是没看见一语成谶了,元丰二年七月文与可去世,同年秋天,大苏乌台诗案。这一对的相识交好,直接推动北宋文人画流行,美术史也写下了一笔啊。(晋江有人Y他们,但是史料太少了,我Y不动……
        


        IP属地:河北7楼2012-04-18 20:18
        收起回复
          求度娘手下留情TAT…… 如果下午那贴又吐出来,就删了那贴留下这个吧。


          IP属地:河北8楼2012-04-18 20:19
          回复
            再次马克……


            9楼2012-04-18 20:26
            回复
              马克之……LZ辛苦。


              IP属地:山东10楼2012-04-18 20:39
              回复
                老子来坐镇谁删谁回家数冥币!!!!!!!!!!!!!!!!!!!!!


                11楼2012-04-18 20:39
                收起回复
                  2025-08-07 05:43: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字写得那么潇洒是要闹哪样T-T表示喜欢苏家三只3P……【够


                  12楼2012-04-18 21:09
                  回复
                    爪:)话说偶倒是觉得东坡本命是他老弟,不过章苏CP一直大爱,好像喜欢东坡滴人大多都对章子厚怒目切齿滴,偶却不知为毛一直对小章有好感,或许是因为他能看出赵佶是个“轻佻”滴家伙么,于是总觉得这CP超冷,没想到有同好哦~~~~
                    为呼应主题,顺便贴一则东坡小章斗嘴水贴:)
                    仆素不喜酒,观正父醉士图,亦甚威执杯持耳翁也。子瞻。
                    仆观醉道士图,展卷末诸君题,子瞻所题,发噱绝倒,子厚书。
                    又:
                    熙宁元年十二年二十九日,舟过长安,会正父与毋清臣家,舟观醉士图,见子厚所题,知其为予噱也,持耳翁为予固畏之,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他日舟见,当复一噱,时与清臣尧夫子由同观。子瞻书。
                    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少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渡仙游潭,况于此而知味者乎,宜其畏也。正父赴丰国时,子厚令进武,复题此以继子瞻之后。己酉端午后一日。
                    ——跋醉导师图并章子厚跋
                    东坡不爱喝酒,看到画上拽着人耳朵灌酒滴某翁就怕怕鸟。于是小章回复。接着东坡表示有虾米好笑滴,你这只酒鬼想被人灌酒都米有人来拽耳朵,哼。小章则道是酒中自有真味,可惜懂滴人少。顺便8出某只当年滴胆小往事:不是号称喜欢山水咩,为毛一个水潭都不敢过捏,哈哈胆小鬼看到灌酒就怕怕了吧~~~~~打情骂俏如在眼前那,其时熙宁初,这两只政见上滴分歧应该还不太,就是到鸟元丰乌台诗案时,小章还努力为东坡说好话滴,为毛绍圣之后这两只就势同水火捏~~~~~一直对此很不解滴飘过~~~~~
                    


                    13楼2012-04-19 11:33
                    收起回复
                      这里再次镇楼,度娘速速撤退~


                      IP属地:重庆14楼2012-04-19 15:22
                      回复

                        看看好基友王诜的字儿~和大苏果然一个脾气。


                        IP属地:河北15楼2012-04-19 18:38
                        回复
                          41】苏东坡手书蔡君谟《梦中诗》:「天际乌云含雨重」一绝於太守陈述古阁中壁上。君谟书一绝:「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日夜添。」又不知谁人和一绝云:「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春愁何日尽,一分真态为谁添?」又杭妓周韶落籍诗,及同辈胡楚、龙倩二诗,东坡乘兴偶连书之。字法婉丽含蓄,真千古妙札也。
                          *《天际乌云帖》,记载的是官妓周韶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宋神宗年间,当时大臣苏颂到杭州公干,知州陈襄设宴招待,由官妓周韶侍宴。周韶在宴席间请求苏颂帮他落籍,苏颂当即指着廊下笼内的白鹦鹉说道:“若能以它为题吟一首好诗,我就替你向陈太守求情。”周韶便自比为笼中白鹦鹉,提笔写道:“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诗成,众人为之喝彩。当时苏轼也在场,便说明当时周韶正在居丧,因此着白衣,周韶因此脱籍。周韶在临行之前,同为官妓的胡楚与龙靓各赠诗一首,胡楚写道:“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龙靓写道:“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做武陵人。”这两首诗也颇有深意,可见宋朝官妓文采非凡,完全可以和当时的诗词名家媲美。
                          42】东坡在杭州,甲寅年与杨元素、张子野、陈令举,由苕霅泛舟至吴兴,东坡家尝出琵琶(指苏轼家中所蓄的琵琶歌婢),并沈冲宅犀玉(也是歌婢,见苏轼《东坡乐府南乡子》词序),共三面胡琴(龙榆生认为胡琴也是歌妓)。又州妓一姓周一姓邵,呼为二南。子野赋六客辞。后子野、令举、孝叔化去,唯东坡与元素、公择在尔。元素因作诗寄坡云:「仙舟游漾霅溪风,三奏琵琶一舰红。门望喜传新政异,梦魂犹忆旧欢同。二南籍里知谁在,六客堂中已半空。细问人间为宰相,争如愿住水晶宫。」
                          *“细问人间为宰相,争如愿住水晶宫?”一群人带着歌伎去湖州玩,还不忘了吐吐酸水。
                          43】苏子瞻倅杭日,府僚湖中高会,群妓毕集,惟秀兰不来,营将督之再三乃来。子瞻问其故,答曰;「沐浴倦卧,忽有叩门声,急起询之,乃营将催督也。整妆趋命,不觉稍迟。时府僚有属意於兰(秀兰)者,见其不来,恚恨不已,云必有私事。秀兰含泪力辨,而子瞻亦从旁冷语,阴为之解,府僚终不释然也。适榴花开盛,秀兰以一枝藉手献座中,府僚愈怒,责其不恭。秀兰进退无据,但低首垂泪而已。子瞻乃作一曲,名《贺新凉》,令秀兰歌以侑觞,声容绝妙,府僚大悦,剧饮而罢。其词云:「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门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中华书局的苏词编年校注把此词编年为作于惠州,被认为是写朝云的。不知这故事是否后人杜撰,
                          “而子瞻亦从旁冷语,阴为之解”,这种小细节,真是塑造了大苏怜香惜玉的真好男人形象啊……
                          44】陈直方之妾,本钱塘妓人也,丐新词於苏子瞻。子瞻因直方新丧正室,而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乃引其事以戏之。其词则《江神子》也。词云:「玉人家在凤凰山,水云间。掩门关。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多情好事与君还,悯新鳏,拭余潸。明月空江,香雾着云鬟。陌上花开看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大爱这首词,尤其“多情好事与君还”一句。唯妙唯俏一句道出脑残粉痴妹子形象……
                          45】余杭有法喜院,在县郭内溪北,旧名吉祥,光化二年建,中大祥符八年改今额,左有亭跨城。东坡尝宿於寺,留题亭上,后人名为怀旧。
                          *马克一个杭州旅游地点。法喜寺,现在紧邻灵隐。


                          IP属地:河北18楼2012-04-19 20:21
                          回复
                            51】《跋醉道士图并章子厚跋》
                            “仆素不喜酒,观正父醉士图,亦甚畏执杯持耳翁也,子瞻。”
                            “仆观醉道士图,展卷末诸君题,子瞻所题,发噱绝倒,子厚书。”
                            又:“ 熙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舟过长安,会正父与毋清臣家,舟观醉士图,见子厚 所题, 知其为予噱也, 持耳翁为予固畏之, 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 他日舟见, 当复一噱,时与清臣尧夫子由同观子瞻书。 ”
                            “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少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渡仙游潭,况于此而知味者乎,宜其畏也,正父赴丰国时,子厚令进武,复题此以继子瞻之后。己酉端午后一日。”
                            *醉道士图跋当是凤翔治平年间事。
                            “我向来不喜欢酒,看这张醉道士图,更害怕这个拿着杯子抓别人耳朵灌酒的老头∑(っ °Д °;)っ ——子瞻。”
                            “我看这个醉道士图,展开卷末的题跋,看见子瞻题的,笑的打滚。——子厚~( ̄y▽ ̄)╭ Ohohoho..... ”
                            “熙宁元年,12月29日,乘船经过长安,看见子厚的题跋,知道他是笑我,我本来就害怕抓耳朵灌酒的人嘛,谁像子厚这种人巴不得有人抓他耳朵灌o( ̄ヘ ̄o#) ,哪天他看见了,又要笑一次。——子瞻书。”
                            “酒本来就是口味多多好喝的不行,可惜懂酒的太少啦,不过抓着耳朵灌酒也太苛刻啦。子瞻喜欢游山玩水,还不敢渡过仙游潭呢,何况(尝遍所有酒)做个懂酒的人呢?无怪乎他胆小害怕啊~( ̄y▽ ̄)╭ Ohohoho..... ——子厚”
                            52】阊门之西有姚淳者,园亭雅洁。东坡每过,留憩游瞩竟日。(姚)淳因以古千(字)文一帙为献,(苏)公却之。他日又馈名香六十罐,(苏)公又托虎丘僧通老婉辞之,曰:“非不知姚君至诚,但某于诸人无所留,不容有异也”。
                            *有人说这则说大苏不收贿赂,我觉得到不至于,只是无原因不收礼罢了。
                            53】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坐孤山竹阁前临湖亭上。时二客皆有服预焉。久之,湖心有一舟渐近亭前,淡妆数人;中有一人尤丽,方鼓筝,年且三十余,风韵娴雅,绰有态度。二客竟目送之。曲未终,翩然而逝。公戏作长短句云:「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千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补充,旅游地点马克。
                            54】东坡作王晋卿《墨绘堂记》,内云:「锺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参见《墨薮》记载);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参见《南史王僧虔传》记载)。桓玄之走舸(参见《晋史桓玄传》记载),王涯之复壁(参见《新唐书王涯传》记载),皆以儿戏害而国,凶而身,此留意之祸也。」王嫌所引用非美事,请改之。坡答云:「不使则已,即不当改。」
                            *王诜搞了个墨绘堂,让大苏写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不翻译了,但是这些典故大概意思都是玩物丧志,导致家庭、国家衰败。王诜觉得引用的典故不吉利,就让大苏改。大苏说,你不用就得了,反正我不改~原文没看见,也没法肯定推论。但依照大苏以往行事风格,他大概是对王诜墨绘堂这件事是有意见的。人家搞了个画廊,你说古代谁谁谁因为玩这些,家庭破败啦。谁能乐意听吧~你有意见就不能直接跟人家说,“你是驸马啊~你不能老搞这些玩物丧志啊!”你看这样说多直接多好。
                            55】邵迎,高邮人。博学强记,文章清丽,而尤长於诗;为人恭俭孝友,颇精法律,长於吏事;而清羸多病,(兀王)然不能胜其衣。平生奇蹇不偶,登进士十余年,而官止州县。穷死无嗣,其妻苦於饥寒。苏子瞻哀君之不幸,集其文为之引,以为原宪之贫,颜回之短命,扬雄之无子(参见《汉书‧扬雄传》记载),冯衍之不遇(参见《后汉书》本传),皇甫士安之笃疾(参见《晋史列传》记载),彼遇其一,人犹哀悼,而君兼之,非命也哉?天道与善,予于此疑焉。
                            *苏公子怕是借着这机会,吐酸水呢吧。


                            IP属地:河北20楼2012-04-19 20:22
                            回复
                              2025-08-07 05:37: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熙宁十年】61】苏子瞻守密,作台於囿,命以「超然」,命诸公赋之。余在东海,子瞻令刘贡父来命。
                              *每次造个什么东西,都会写信让朋友来歌颂之~超然亭是,后来的黄楼也是。
                              62】东坡在徐州,送郑彦能还都下,问其所游,因作词云:「十五年前我是风流帅,花枝缺处留名字。」记坐中人语,尝题於壁。后秦少游薄游京师,见此词,遂和之,其中有「我曾从事风流府」。公闻而笑之。
                              *我是风*流*帅!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在黄州因送潘大林去考试所做,也有人说风流帅另有他指……不鸟他。
                              63】徐州有营妓马盼盼者,甚慧丽。东坡守徐日,极喜之。盼能学公书,得其彷佛。公书《黄楼赋》未毕,盼窃效公书「山川开合」四字,公见之大笑,略为润色,不复易。今碑四字,盼书也。
                              *山川开合。淫秽之极……
                              64】王荆公在蒋山,一日,有传东坡所作《表忠观碑》(苏轼《钱氏表忠观碑》)至,介甫反复读数过,以示坐客,且云:「古有此体否?」叶致远曰:「古无之,要是奇作。」蔡元度曰:「直是录奏状耳,何名奇作?」介甫笑曰:「诸公未知之尔,此司马迁三王世家体。」
                              东坡作《表忠观碑》,荆公置坐隅。叶致远、杨德逢二人在坐。有客问曰:「相公亦喜斯人之作也?」公曰:「斯作绝似西汉。」坐客叹誉不已。公笑曰:「西汉谁人可拟?」德逢对曰:「王褒」,盖易之也。公曰:「不可草草。」德逢复曰:「司马相如、扬雄之流乎?」公曰:「相如赋《子虚》、《大人》,洎《喻蜀文》、《封禅书》耳。雄所著《太玄》、《法言》,以准《易》、《论语》,未见其叙事典赡若此也。直须与子长驰骋上下。」坐客又从而赞之,公曰:「毕竟似子长何语?」坐客悚然。公徐曰:「楚汉以来诸侯王年表也。」
                              *两段文字,一件事儿。谁说荆公和大苏是敌人,谁说的?谁说的?荆公胸襟宽广,才不会和苏二这种人计较呢。
                              65】或问东坡:「云龙山人张天骥者,一无知村夫耳。公为作《放鹤亭记》,以比古隐者;又遗以诗,有『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 ,过矣。」东坡笑曰:「装铺席耳。」东坡之门,稍上者不敢言,如禽聪(应为琴聪,也即闻复)、蜜殊(蜜殊,指僧仲殊)之流,皆铺席中物也。
                              *史均举了这条说苏轼为人狂妄。不尽然也。放鹤亭记,又不是以歌颂村夫为目的,内容还是对隐逸的向往而已。另外对他来说,什么诗词歌赋,不都是残余饭后一笑之物而已吗,若把这些事作为人生目的,那苏轼就不是这个苏轼,也不必有什么黄州诗案了。苏轼可以是第二个李白,或者第二个柳永。于是,“装铺席”有何不妥?


                              IP属地:河北22楼2012-04-22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