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露头角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间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是个有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在李清照家里,常常是贵客盈门,高朋满座,这些饱学多才的文人墨客往往饮酒赋诗,议论纵横。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受家庭浓郁的文学空气的影响,对吟诗作词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日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似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独居闺房,透过重重竹帘,只见屋外洁白的梨花飘然落地,稀疏的竹影摇曳多姿,她突然生发出一种寂寞情绪,为了排遣心中的清冷,李清照握管填词,作《浣溪沙》一首。作完后,她轻拨瑶琴,开口吟唱起来。
此时,客厅内正高朋满座,宾客们一听到这美妙的乐曲,立时停住谈笑,侧耳细听:
小院闲窗春色深,垂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宾客听罢,频频赞叹,其词精美,其音妙绝,真是珠润声圆,惊心动魄。其中有个叫晁补之的客人问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这首《浣溪沙》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诌,何足道哉。”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即成佳作,宇字清新奇拔,真了不起呀。”
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绝,一时高兴,拿出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何处找来学习的,请朋友们指出优劣。客人们看罢,又无不啧啧称赞,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让人惊叹,那上面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一个“绿肥红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问得极有情,答得似无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
这一说,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的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