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高昌的九皇子。欧阳暖总是觉得怪怪的。却说不清哪里怪。仿佛曾经看见过。但又没有印象。不过她想了想。也就丢到脑后去了。人家远在高昌。自己怎么可能见过呢? 不只是她。连欧阳爵都丝毫没想起来。什么时候见过这位高昌的九皇子。他还上去敬酒了。结果被九皇子用古怪的眼神看了半天。看得他都觉得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人家的事情结果自己记不得了。颇有点心虚的味道。
这真是一个古怪的事情。
宴会过后,欧阳暖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为紧挨着皇帝的寿辰,接着就是大公主身体不舒服,欧阳暖备了礼物上公主府去看望。这一点,倒是没人说什么。毕竟欧阳暖是大公主的义女。母亲病了去看望还不是应该的吗?再说自己和大公主走得近了。对燕王府亦是锦上添花。
孙柔宁听说欧阳暖要去,居然早早的就把礼物打点好了。没有一处不妥帖的。欧阳暖看了不觉莞尔。便将孙柔宁的礼物单独放了帖子。作为世子妃的礼物。一起带去给大公主。
京都就那么大的地方。皇亲国戚、公卿权贵们全挤在一处,相隔都不远。燕王府的马车没多会儿功夫就到了。
欧阳暖一袭浅紫的衣裙,露出里面雪白的衣领。别了一枚宝石别针在领。除此之外虽无装饰。手上的那串碧绿的翡翠串子却是价值连城。越发显得弱质纤纤。清丽非常。
大公主绮在榻上,看见她就笑了,对旁边的陶姑姑笑道:“听人说重华爱妻如命,原本我还不信。你瞧瞧。看着人都胖了些。”
欧阳暖笑了笑。“是。可见母亲为我选的夫婿是没错的。”她也不管丫头们在跟前。伸手揽公主的胳膊。高兴道:“好久没见到母亲了,上次在宴会上人太多,也没来得及说两句话。”
陶姑姑在旁边笑道:“郡主都嫁人了。反倒比以前活泼了许多。还是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欧阳暖听了这样的话。也不恼。笑道:“陶姑姑就是拿我开心。我只是见了母亲高兴罢了。”
公主被她逗乐,又朝丫头们挥手,“你们都先下去吧。”然后问道:“在燕王府。觉得一切都好吗?”
大公主的意思很明显。是觉得欧阳暖嫁过去半年了,很多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东西应该也已经浮出水面了。所以才问出这句话来。燕王府对欧阳暖好不好。而不是肖重华对她好不好。这其中是很有讲究的。
“大家待我都很好。”欧阳暖笑笑,像是回答老太君一样回答大公主。
然而大公主可不像是老太君那么好糊弄。她叹了口气。说道:“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人为难你?”
“母亲放心,我能够应付。”
欧阳暖和寻常的女子不同。一般姑娘一回到家中,就会向母亲说做媳妇的为难之处。借机会诉诉苦,发发牢骚,即便是母亲也帮不上忙,但总是能够有个人倾听,但欧阳暖却觉得。夫家的事情,不应当向娘家说,因为说了也帮不上忙。只会惹得母亲心里不痛快。将来对燕王府的人也容易生出嫌隙。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示弱,而是能够处理的事情自己处理。将来遇到不能处理的事情,大公主自然会为她出头的。如果总是狼来了,到了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就使不上劲儿了。
公主瞧着欧阳暖气色不错。心下稍稍踏实。然后略低了点声音。说道:“你那个继母,听说半夜里起来的时候。不知道撞见了什么鬼。吓得半死,只剩下一口气了。欧阳治眼看着她要断气。迫不及待地就找人去外头说亲事。看来是要迎娶继室了。这事儿你知道吧。”
欧阳家的人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欧阳暖心里明白。哪怕那个家再烂再不堪。也一样是自己的娘家。不管欧阳家的人再怎么自私恶毒。旁人看来。欧阳治都是自己的亲爹。李氏都是自己的祖母,虽然她现在是永安郡主,可也没人会忘记了她的出身。大公主是提醒欧阳暖,不要让欧阳治做的太出格。叫外人看了笑话。其实欧阳暖觉得无所谓。林氏半死不活。日日夜夜受着病痛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早死也就早托生。而李氏心里也只有权力地位。至于那个父亲。…看见美人就忘记自己姓什么。既然欧阳家对自己没有感情。她又何必管他们干什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她不想阻止。只要别闹到她这里,从今以后。就当没这几个人吧。
这真是一个古怪的事情。
宴会过后,欧阳暖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为紧挨着皇帝的寿辰,接着就是大公主身体不舒服,欧阳暖备了礼物上公主府去看望。这一点,倒是没人说什么。毕竟欧阳暖是大公主的义女。母亲病了去看望还不是应该的吗?再说自己和大公主走得近了。对燕王府亦是锦上添花。
孙柔宁听说欧阳暖要去,居然早早的就把礼物打点好了。没有一处不妥帖的。欧阳暖看了不觉莞尔。便将孙柔宁的礼物单独放了帖子。作为世子妃的礼物。一起带去给大公主。
京都就那么大的地方。皇亲国戚、公卿权贵们全挤在一处,相隔都不远。燕王府的马车没多会儿功夫就到了。
欧阳暖一袭浅紫的衣裙,露出里面雪白的衣领。别了一枚宝石别针在领。除此之外虽无装饰。手上的那串碧绿的翡翠串子却是价值连城。越发显得弱质纤纤。清丽非常。
大公主绮在榻上,看见她就笑了,对旁边的陶姑姑笑道:“听人说重华爱妻如命,原本我还不信。你瞧瞧。看着人都胖了些。”
欧阳暖笑了笑。“是。可见母亲为我选的夫婿是没错的。”她也不管丫头们在跟前。伸手揽公主的胳膊。高兴道:“好久没见到母亲了,上次在宴会上人太多,也没来得及说两句话。”
陶姑姑在旁边笑道:“郡主都嫁人了。反倒比以前活泼了许多。还是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欧阳暖听了这样的话。也不恼。笑道:“陶姑姑就是拿我开心。我只是见了母亲高兴罢了。”
公主被她逗乐,又朝丫头们挥手,“你们都先下去吧。”然后问道:“在燕王府。觉得一切都好吗?”
大公主的意思很明显。是觉得欧阳暖嫁过去半年了,很多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东西应该也已经浮出水面了。所以才问出这句话来。燕王府对欧阳暖好不好。而不是肖重华对她好不好。这其中是很有讲究的。
“大家待我都很好。”欧阳暖笑笑,像是回答老太君一样回答大公主。
然而大公主可不像是老太君那么好糊弄。她叹了口气。说道:“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人为难你?”
“母亲放心,我能够应付。”
欧阳暖和寻常的女子不同。一般姑娘一回到家中,就会向母亲说做媳妇的为难之处。借机会诉诉苦,发发牢骚,即便是母亲也帮不上忙,但总是能够有个人倾听,但欧阳暖却觉得。夫家的事情,不应当向娘家说,因为说了也帮不上忙。只会惹得母亲心里不痛快。将来对燕王府的人也容易生出嫌隙。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示弱,而是能够处理的事情自己处理。将来遇到不能处理的事情,大公主自然会为她出头的。如果总是狼来了,到了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就使不上劲儿了。
公主瞧着欧阳暖气色不错。心下稍稍踏实。然后略低了点声音。说道:“你那个继母,听说半夜里起来的时候。不知道撞见了什么鬼。吓得半死,只剩下一口气了。欧阳治眼看着她要断气。迫不及待地就找人去外头说亲事。看来是要迎娶继室了。这事儿你知道吧。”
欧阳家的人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欧阳暖心里明白。哪怕那个家再烂再不堪。也一样是自己的娘家。不管欧阳家的人再怎么自私恶毒。旁人看来。欧阳治都是自己的亲爹。李氏都是自己的祖母,虽然她现在是永安郡主,可也没人会忘记了她的出身。大公主是提醒欧阳暖,不要让欧阳治做的太出格。叫外人看了笑话。其实欧阳暖觉得无所谓。林氏半死不活。日日夜夜受着病痛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早死也就早托生。而李氏心里也只有权力地位。至于那个父亲。…看见美人就忘记自己姓什么。既然欧阳家对自己没有感情。她又何必管他们干什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她不想阻止。只要别闹到她这里,从今以后。就当没这几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