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璃恸吧 关注:7贴子:34
  • 2回复贴,共1

遇见未知的自己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若菱又坐在小屋内,这一次却格外的沉默。
她感觉这个神奇之旅有一点像坐云霄飞車,刚开始的时候很刺激、很兴奋,现在则是陷入了低潮,甚至有点沉重的感觉。认識自己、了解我们个人的潜意識运作模式,深入探索我们自己的内心,这个旅程并不是全然欢娱的过程。
「你說的对!」老人确认了若菱的想法。
若菱心裡想,「我只是想想你就知道了,真厉害。」
「深入自己的内在,对很多人來說,就像是在艾莉丝梦游仙境的那个兔子洞中探险一样,下面的洞不知有多深,而且是全然的黑暗,你敢走多深呢?」老人问。
若菱无言以对。老人拍了拍手,转换一下室内的气氛,然后故意大动作地拿个棍子指着地下画的圆圈圈。若菱的情绪也被带动得高扬了起來。是呀,今天又要再进一圈了。
「情绪!」老人故意提高音量說,「现代每个人都面对的难题!情绪问题是怎么來的呢?」
他又拿支粉笔在墙上画了起來。
首先他画了一个人形图,然后问若菱:「什么负面情绪最困扰你?」
若菱想想,「愤怒、悲伤、焦虑、恐惧¨¨」
「等一下,等一下,一个一个來。」老人笑着說。「好,你的愤怒,当你感觉愤怒的时候,它是在你身体哪个部位?」
若菱想想,跟志明吵架的时候,她的胃最不舒服。
「好,」老人边說边在人形图的胃部写上了「愤怒」。然后是「悲伤」,写在肺部的位置;「焦虑」,写在喉部¨¨就这样一个一个地加上去,这个人形图上立刻有很多负面情绪的标记。
「这些情绪都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來說,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失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它会來,就一定会走。」老人叹口气,低声地說:「坏就坏在父母对这些孩子身上自然流动能量的态度。」
接着,他用手指在若菱的前额轻轻地点了一下。
若菱这时候彷佛又进入了催眠狀态,回到四岁那一年,妈妈答应周末要來外婆家接她出去玩,她从一早就守在窗外等候、等候,等到天黑了,妈妈都没有出现。小小的若菱站在窗外,一直哭一直哭。
外婆起初好言相劝:「别哭啦,妈妈可能有事不能來,下次她一定会來的。这样好了,外婆带你去买糖吃。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嘛,不要再哭了,傻孩子,没什么好哭的,哭够了吧!」
若菱却愈哭愈不能停止,最后外婆失去了耐性,狠狠地抽了她兩棍子,才吓得若菱停止哭泣。
「你的感觉如何?」老人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国度传來的。「我好伤心!我、我¨¨我被抛弃了!」若菱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字來描述这个经验,「还有被欺骗了!呜¨¨」若菱伤心不已,一直在哭泣。
老人等待若菱的悲伤逐渐平息,又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额头。这时若菱又回到小时候另外一个场景,在妈妈住的地方。好不容易妈妈接她來住一天,却逼她早早上床睡觉,妈妈好和男朋友在客厅看电视。
若菱不习惯一个人睡觉,妈妈又不许她开灯,「哪有小孩睡觉要开着灯的!」妈妈一把就关了灯,留下若菱一个人在黑漆漆的屋子裡。若菱吓得全身发抖,战战兢兢地打开房门,再次请求母亲:「妈,我好害怕!」



1楼2012-05-16 20:20回复

    「怕什么?」妈妈大吼,「都八岁了还怕一个人睡觉?你是怎么被养大的?一点胆子都没有,亏你还是我女儿!」
    小小的若菱在黑暗中哭泣,把恐惧深深地压在心底,带着眼淚进入了梦乡。

    「好了,回來吧!」老人轻柔地呼唤着若菱。
    若菱从深沉的潜意識中逐渐苏醒,恍若隔世。
    「所以,这些被否定、压抑的情绪,像你的悲伤和恐惧,就滞留在我们的身体裡,」老人又拿着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那些身体上的情绪标记周围画上了框框。「像是被籠子锁住一般,卡在我们的身体中。」
    「这些能量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痛苦之身』(painbody)。」(注)
    若菱看着老人的图,不敢想象自己身上到底堆积了多少像这样痛苦的能量;毕竟,在她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从來没有人给她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怀。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大人不是想要帮助她立刻消除(买糖给你吃哦,别哭了/再买一个给你就是了,别伤心/明天我带你出去玩,别气了),就是否定她的情绪(这有什么好哭/好气/好怕的),要不然就是打压(不准哭,再哭就揍你/不准发脾气,小孩子凭什么生气)。无論采取以上任何一种的策略,她的情绪从來没有被认可、被接受,所以,它们也从來没有離开。
    老人看着若菱的心路歷程,理解地說:「所以将來你做母亲以后,要记得,给孩子无限的情绪上的支持和认同。」
    若菱不解地抬头,「那不是会宠坏小孩吗?而且,我不会有小孩的。」若菱又难过地低下头。
    老人笑笑,向她保证:「你会有小孩的,而这个教导我就留给我的助教來教你吧。」停顿了一下,老人继续說:「这个痛苦之身在我们的身体裡面,是自成一格的一个能量场,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它以痛苦为食,如果你不喂养它想要的食物的话,它会制造一些事端來产生它所需要的情绪來维生。」
    若菱心想,怎么听起來如此熟悉。「哦!就是胜肽的需求嘛!」
    「没错,它需要各种不同的胜肽來滋养它。」老人同意。「所以,对某种特定胜肽的需求,会造成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自动反应,就像那部电影所說的,某条特定路线的神经网路就已经架构好了,所以遇到狀况的时候,我们不假思索就会自动做出反应。我们在众多信息、现象、狀态中,过濾出能支持我们、产生我们需要的胜肽的信念和想法,然后深信不疑。」
    若菱想:「那我最主要的胜肽需求是什么呢?」
    老人定睛看着她:「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注:痛苦之身(Painbody)在《当下的力量》(扬升出版社)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解說。
    正文 第20章 在谷底惊見阳光——情绪的体验
    若菱循址去找老人的另外一个学生,就是老人口中的「助教」。
    很奇怪,这次老人只给地址,没有电话。若菱到了台北西区的一个比较杂亂的地方,惊讶地发现,她要找的人是个面摊的老板娘。
    老板娘正在忙着煮面,若菱看看时间,下午兩点多了,生意应该很快就会清淡,于是她坐在旁边等待。
    「小姐,吃面吗?」老板娘热情地招呼她。
    


    2楼2012-05-16 20:20
    回复

      「这是什么意思?」若菱不大懂。
      「我也不太清楚耶,老人說,我们会有这样的遭遇,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遭遇而产生的情绪。也就是說,我们的遭遇是配合我们需要的那种情绪而产生的啦。这是我们的一种模式、习性啦。比方說阿你常常有不被爱的感受的话,你就写:我看見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看見它、接纳它,然后放下对它的需要?」若菱还是不大懂。
      「老人說,这种东西哦,你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啦,而且还会更强呢!所以,看見了以后,就先接纳它,然后告诉自己,我不需要这个情绪啦,我要放下对它的需要。他說这是說给潜意識听的啦!这样就把那个我们意識的5%扩大了啊!」老板娘努力地用她仅有的知識解释着。「所以要天天念、天天写啦!」
      「啊!」若菱明白了,「真是妙!」她想。
      「老人还教我要宽恕啦,宽恕我那个酒鬼老公。」老板娘說。
      「可是怎么能够宽恕呢?」若菱问,「不是說你想宽恕就可以宽恕的呀!」(注)
      「老人告诉我,每个人來这个世界上都有不同的功课要学啦,我的前夫只是來帮助我,给我功课做而已。你看,」老板娘指指周围,「我现在自己赚钱养孩子,日子过得很快樂、很充实,都是我前天帮的忙啊!我怎么还会恨他!」
      若菱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如何接腔。
      「不过老人也說啦,我书讀得不多,心思比较单纯,所以很容易接受这些方法。有些人哦,书讀太多了啦,想得太多,反而放不下,那种人就要去修煉啦,參加什么工作坊,提升能量啦!」
      若菱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提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对孩子的情绪全力地支持和认同,不会宠坏孩子吗?」
      「不会啦,」老板娘又不好意思地笑了,「情绪的支持和认同哦,只是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阻止或是否定啦,阿行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啰!」
      老板娘想了想,「比如說啦,小孩子在吃晚饭前要吃糖,你不给他,他生气在地上打滚。这时候,你把他抱起來,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想吃糖,那个糖真的很好吃,阿母也想吃,但是现在要吃饭了,吃饭以后,阿母和你一起吃。』孩子如果还继续哭闹,你可以說:『哦,我知道你吃不到糖好生气、好伤心哦,我们让你摸摸它,跟它打个勾勾,說好吃完饭就吃它好不好?』这样孩子的情绪可以充分地被理解,而且他也可以自由地发泄情绪啦。」
      老板娘唱作俱佳,讲话声调也有高有低,活脱脱就是个演活市井小民(就是她自己)的演员。若菱觉得她摆摊卖面实在太可惜了!
      老板娘看看若菱,又說:「老人說情绪就是一种能量啦,会來也会走,大人不要干涉,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如果你用转移的方法來教孩子避开负面情绪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了用代替品來逃避情绪,什么抽烟啦、吸毒啦,还有那些工作狂的啦,很可伯的呢!阿如果你去压抑孩子的情绪的话,那就更不好了呀!」
      老板娘一席话听得若菱好不佩服,难怪穷乡僻壤之间也可以养出伟人,家庭教育真是重要!
      注:宽恕的真义,请參考《宽恕十二招》,奇迹信息中心出版。
      


      4楼2012-05-16 2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