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photos.baidu.com/%D3%C0%C1%B5%B7%B2%BB%A8/pic/item/62929007918fa0ec7dd505b8269759ee3d6ddb3f.jpg?v=tbs)
![](http://tb.himg.baidu.com/sys/portrait/item/436f6d696368656c6c6579651300.gif)
michelleye
后起之秀 5
3楼
和曲云昊决战的前夕,卓不凡照例悠然自得地赏月喝酒,旁人急道:“决战在即,一点都不担心吗?”送酒来的可人抿嘴一笑:“我家公子,打架从来没有输给别人过。”他则得意地大笑,接过酒盏:“还是我的小可人最懂得我!”
他们的关系密而不狎,亲而不亵,与其说是主仆,莫若说如兄妹。
他的好兄弟韩追,是个帅气聪明却干事不大用脑子的年轻人。每当韩追又干了什么不走脑子的事,卓不凡就会叫他“韩公子”。我喜欢他拖长了腔调叫“韩公子”时,那种三分无奈、七分调侃的调调。韩追本来是个跳脱捣蛋得不得了的角色,每每被他这么“公子”来“公子”去的一喊,立马就缩头蔫脑地老实了
武与侠
武艺。武侠片武侠片,没有武和侠,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侠片。
这部戏恰好两样都有。
金龙门的人,虽然为朝廷做事,算不得江湖游侠,但自有一股凛然正义的侠气。他们破案,不是为了皇帝老儿功名利禄,而是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国泰民安。比起很多武侠片,大侠们往往纠缠于正邪之说,门派之争,或者宝藏秘笈,或者绝世兵器,而这部戏里,一概没有。《玉面飞狐》很有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气派。
而武艺——我不得不承认,拍武侠片的技法进步了,武打却越来越落后了。同样是吊钢丝,《玉面飞狐》里为什么就吊得这么流畅自然,仿佛轻功真让人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卓不凡争夺金龙杯之时,和对手双双从木桩后飞身而起,那身姿潇洒至极。
卓不凡和展云昊对决一场戏也很值得一看。武打动作干净漂亮,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中间还偶插点小幽默。比如展云昊从背后剑劈卓不凡,卓不凡头也不回,抬腿越过自己头顶便给了展云昊当面一脚。看不出是替身完成这些动作,因为镜头自始至终没有切换,也没有拉远,清清楚楚看见演员轻松将腿从前面踢过自己肩头。这些演员的功底叫人惊讶。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拍的武侠片,要么沦为言情片,要么成为风景片,要么是特技片,要么是荒诞片。
或许在回忆这部戏时,记忆将它美化了。几十年前的旧片子,有很多地方是遗憾的。比如普通话配音时不时会蹦错别字,比如有些桥段会幼稚得可笑,比如场景一看就是摄影棚里搭出来的,比如演员的服装、化妆会很老土……但是,有这些熠熠生辉的角色足矣。(最让我笑翻的是,有网友疑惑“卓不凡的头上为什么一定要顶一个小毛球球呢?”答曰:“因为他是玉面飞狐啊,脑袋上有点毛毛才像狐狸嘛!”又曰:“我觉得他顶了这个毛球球没什么不好,很甜哩!”)
据说扮演卓不凡的男子后来极不得意,先被雪藏,后靠扮演一些不入流的角色谋生。
作为曾经的一线明星,这固然悲哀;但作为演员,他终究是幸运的。他塑造的卓不凡,在二十年后还会被人频频记起,被人收藏于心。而现在许多明星演的电影电视,当下红极一时,用不了几天就被善忘的人们抛诸脑后。
卓不凡仿若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翩然走进我的视野。
我想再过四十年,我们这一代人中,也依然会有人记得这么一个白衣飘飘的公子。
看人世风起云涌,浮名何益?生死亦轻。
这场红尘游戏,唯有“情意”是真。
那个气度如玉的男子微微一笑,转身走进古老的江湖梦里。
2008-12-07 13:08
回复
举报 |
封 |
删除 |
![](http://hiphotos.baidu.com/%DC%F5bonnie/pic/item/b1167a38b6003af3ddb6a9d5352ac65c1138b6ba.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