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语言歧视的“讲普通话,做文明人”推普标语之外,社会上有不少“请讲普通话”的推普标语。即使是这些标语,亦侵犯了公民的语言自由。
如果我的说话对象都是老乡,为何不可用家乡话?如果我要和老乡讨论存折密码等私事,为何一定要在场的人都听懂?如果我的说话对象是不懂普通话的外国人,我为何要用普通话?
再举个例子,例如我在广州,如果我的说话对象是外地人,但他懂得粤语,为何我不可以用粤语和他交谈?又或者对方是个十分想学习粤语的外地人,我就更加应该对他多说粤语了。
作为说话者,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人场合,自然会根据说话对象、自身意愿、沟通性质选择沟通语言,岂容外人说三道四?
推普政策已经陷入误区,合理推普的目标应该是“人人会说普通话”,而不应该是“人人只说普通话”
如果我的说话对象都是老乡,为何不可用家乡话?如果我要和老乡讨论存折密码等私事,为何一定要在场的人都听懂?如果我的说话对象是不懂普通话的外国人,我为何要用普通话?
再举个例子,例如我在广州,如果我的说话对象是外地人,但他懂得粤语,为何我不可以用粤语和他交谈?又或者对方是个十分想学习粤语的外地人,我就更加应该对他多说粤语了。
作为说话者,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人场合,自然会根据说话对象、自身意愿、沟通性质选择沟通语言,岂容外人说三道四?
推普政策已经陷入误区,合理推普的目标应该是“人人会说普通话”,而不应该是“人人只说普通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