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网球肘~~效果杠杠的! 网球肘的定义 网球肘因网球运动员易患此病而得名,它的医学名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由于长期的劳损,可使附着在肘关节部位的一些肌腱和软组织,发生部分性纤维撕裂或损伤,或因摩擦造成骨膜创伤,引起骨膜炎。主要表现在肘关节外侧疼痛,并向前臂外侧放射,握物无力,在拧螺丝或挤毛巾时,局部疼痛加剧。患处有些肿胀,可摸到骨质的增生隆起,压痛明显。欲确诊此病,可作旋臂屈腕试验,方法是将肘关节伸直,腕部屈曲,然后将前臂尽量向后、向外旋转,此时如果肘部疼痛加剧,即说明是患了网球肘。 发生网球肘后,应注意休息,停止一些使用肘部、腕部力量的动作。各种透热的物理疗法,或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并结合针灸、推拿等都有一定疗效。在压痛处注射去炎舒松,如果注射部位准确,疗效较好。可每周注射1次,2~3次为1个疗程。除了个别患者在注射后1~2天内,可能因局部炎症反应疼痛加剧外,局部注射一般不致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果经过各种治疗仍无效果,且已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可以做手术治疗, 网球肘是如何发生的? 网球肘是指肱骨外上髁炎,由于反复的内翻用力所造成的疼痛,主要指肘关节外侧的压痛。因常发生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也能发生在其他运动员,或其他职业的人。实际上,凡是在运动或劳动中,前臂及腕部使用机会过多、强度过大时均易发生此病。 网球肘的致病因素很多,但一般认为是因前臂伸肌群的长期反复强烈的收缩、牵拉,使这些肌腱的附着处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积累性损伤,肌纤维产生撕裂、出血、机化、粘连,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劳伤气血,筋脉不和所致。 网球肘有何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发病缓慢,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动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下放散,有时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及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手指伸直、伸腕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患肢在屈肘、前臂旋后位时伸肌群处于松弛状态,因而疼痛被缓解。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除局部压痛外,尚有Mill's征阳性。患者前臂旋前位,作对抗外力的旋后运动,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Mill's征(+)。伸肘位并握拳、屈腕,然后主动将前臂旋前,若引起肱骨外髁疼痛也为Mill's征(+)。 如何治疗网球肘?
网球肘的治疗,急性期应减轻患肢的工作量,局部痛点封闭、手法治疗、理疗、热敷等均有一定的效果。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办法莫过于电致孔透皮给药特色疗法,使用药物是一种中药单体注射液—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该疗法是通过采用国内首创的电致孔仪器来导入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单体注射液,透皮吸收的给药方式使病灶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起到快速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治疗作用。该疗法的治疗分三个步骤“1、快速止痛消炎 采用电致孔技术将针液快速透入疼痛部位快速止痛消炎;2、物理治疗导入药物后或同时进行物理治疗或者结合运动疗法;3、联合用药 电致孔透药或定点介入1个疗程(5-15次)后或同时联合缓释片或者其他药物合用。”循序渐进,标本兼治,病患的依从度高,疗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