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吧 关注:9,282贴子:35,576
  • 3回复贴,共1

“带外公看世界”,带自己遇见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 方
  病床上的那位“外公”一定不会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内,全球那么多的热心网友竟然都充当了他的“眼”,带他领略四季的变化,感受世界的浩瀚。
  这是“母亲节”前微博上发生的一则故事。5月11日晚上,网友“一Buddy一”发微博称:“外公重病,医生说时日无多。他没有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也来不及了。我给他画了这张肖像画,希望你能够把它打印出来(或者放在电脑屏幕上),跟它在你所在的地方合个影,然后发在微博上并@我。让外公看看这个世界,就如同他到那里去了一趟。可以让他有这个回忆吗?”
  微博一经发出,便迅速被热心的网友转发。等到媒体再去关注这条“求合影”的微博时,它已经被转发了近十万次。
  打开“一Buddy一”的微博,来自全球不同时区、不同地域,主角唯一、景色各异的照片,在其微博主页上海量呈现,令人震撼:CCTV驻巴西站记者带外公去了巴西狂欢节,主持人李艾带着外公吃了成都的“钵钵鸡”,飞行员“悲愤的粗口”邀请外公进入了波音737的驾驶舱,还有网友送上来自南极的祝福……截至5月13日下午,“一Buddy一”已经收到了网友传来的上千张照片。
  在更多围观者看来,“带外公看世界”之所以能感动天南地北的网友,不仅仅在于为“一Buddy一”弥补了一份沉甸甸的遗憾,更在于这一幕让人蓦然惊觉:在这个充满着算计欺骗的世界里,仍旧有这么多有爱的人。这小小的温情之举,足以救赎我们内心对这个世界曾有的怀疑与抗拒。
  “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这是我们评判当下社会现状时惯用的词语。从食品卫生到安全生产,从教育界到医疗界,从“公知”到网民,从个人到群体,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方方面面都曾被暴露过若干不堪,那些现实已经不自觉地“腐蚀”了人的内心,信任不再,感动鲜见。人们已经习惯于质疑和反问,太多人更愿意用冰冷的外壳包裹自己。
  可是你分明还得承认,无论外壳多么冰冷,人的内心终究还在追寻着善的微光。否则,“麦当劳门外那位陪乞讨者一起吃薯条的年轻人”不会感动你。二十三岁的美国小伙儿陆杰森,麦当劳门口,把买来的两包薯条分给乞讨的老奶奶一包,然后两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聊着。这一幕同样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有人从中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有人从中读懂了“干净的内心”是多么温暖。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已经被“无情”的新闻渲染得紧紧关闭,丝毫不愿再去释放关爱与信任。然而,社会新闻中所呈现出的不堪未必是生活的全部。越是在社会诚信不彰的环境里,主动关爱别人的言行才越显温暖。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啊。”这是保加利亚电影《在世界转角遇见爱》中主人公常说的一句台词。那也是一部关于“外公”的电影:亚历山大因为一场严重车祸而失去了记忆,此时一名自称是他祖父的男子百丹突然出现,要带他“回家”;为了重新唤回记忆,亚历山大决定追随百丹,展开一趟“回家”之旅。祖孙间的动人亲情和一段奇迹之旅,让观者泪流满面。
  虽然这庞杂的社会曾让人心灰意冷,虽然转型期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激荡起一些社会戾气,但是,不完美的现实并不该占据我们内心世界的全部空间。在人心的某个角落,每个人至少还应该转身看看藏在心底的善。琐碎而平常,世俗又平凡,一点点举手之劳有时候就可以表达我们的善与感恩。在这一场“带外公看世界”的网络圆梦行动中,很多网友都感慨,“之所以有这么多网友参与,大概是因为一种共鸣”。这“共鸣”是网民们对“爱”和“善”的认知:爱是双向的,给爱一个机会,照亮他人的同时,也会照亮自己。
  【原载2012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



IP属地:湖北1楼2012-06-16 17:40回复
    积极的调子在一片悲怆里有如涓流,但这涓流便是希望;因为若毁灭了重来的话,凭借得还是这涓流的肆意流淌,汇集成河成江。


    IP属地:广东2楼2012-06-22 14:45
    回复
      光,冲退了黑暗,于是有了光明。如果有一天,黑暗有了无上的力量,无可抗争的力量,光明冲不退黑暗了,这世界会怎样?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6-22 15: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