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吧 关注:19,088贴子:261,193
  • 4回复贴,共1

写武侠小说的基础知识:佛、道、气、中医、科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侠小说只靠编故事是不行的,要讲究科学。先把大的概念框出来,然后再对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著名武功、丹药、招式、疗伤进行细化解读科学分析。 

     现在是科学时代,一切要讲科学,讲不成科学也要讲究传统文化。写完大框架概念,再分析武侠小说中的科学道理。 

     关天在线写,还没完。 
   
     『关天茶舍』 [人文]佛学、道学、气、中医、科学  
   
    这五个词串到一起很有意思。要说这五个词是一脉相承,很多人会抬杠,但是,先别着急,等我说完你再抬。 

    从佛法、道术到最后的科学,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怎么能一脉相承起来?对,不能。但是,因为有了“气”和“中医”,佛法道术与科学就成为了因果关系。 

    佛法道术是因,科学是果。要知原委,听我扯来。 
   
  一、佛法。 
     
    这里的佛法,不是佛教的佛法,而是佛学的佛法。佛教是宗教,佛学是文化。一般现代学佛的人都是从佛学开始,通过认识佛学的道理,到逐渐被佛学的道理说服,从而成为一个宗教意义上的佛教徒。成了佛教徒,最关注的还是佛学。通过佛学来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佛学中的佛祖不是神,是个大彻大悟看透人生的明白人。 

    佛经中佛祖的那些指导人生话,相当于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佛的人通过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学佛的人掌握了佛学典籍中的那些知识之后,有一个必然的应用过程,就是佛家的“戒定慧”。持戒的目的是入定。 

    入定是什么?就是让人的思维停下来,让人的身体进入一种清醒中的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大脑空无一物,身体通透,人的肉体仿佛空气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这种感觉状态很重要。在这种状态中,人感受到肉体原来是如此的渺小,他只是一种大自然中的状态,只要人的思维不存在般的一片空白,人的肉体就和山石草木没有什么不同。这也就是佛家说的“人身就是臭皮囊”。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思维的存在。没有思维了,人身和山石草木又有什么不同呢? 

    入定,让人找到生命之始灵魂还不动时候的本原状态。人感受到这种状态,就是佛家说的见性。 

    对于佛家而言,入定的目的是“生慧”。认识到生命的本原状态之后,人的思想就干净了,人的大脑空间就全部空了出来。人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思维中云云总总的知识、成见、观点、立场等等,就统统到了人的大脑空间之外。人就能很泰然的去面对过去自己脑子里的这些东西,去审视自己,评判这些东西的是非优劣。 

    接下来,把那些好的、有用的东西重新装回来,把那些没用的糟粕统统扔掉。当一个人的脑子里只剩下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而没有那些困扰人的七情六欲的糟粕的时候,人的精神就干净了,思维的效率就高了。 

    只思维脑子里那些有用的东西,不再那些没用的东西上费精力,只想怎么把事情做好,不再胡思乱想那些让人苦恼烦躁的没用的事情,人怎么能不变的更加智慧呢? 

    如:一个上班一心一意只想着把事情做的更好的人,和一个一边想着怎么做事一边分神想着别人欠他的钱什么时候还的人相比,当然是这个只想做事的人做的更出色。 

    入定,是学佛的必由之路。也是学了佛学典籍之后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体验的功课。也是佛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佛法的入门基石。学佛从读书开始,实践从入定下手。持戒是帮助入定的机械手段,生慧是入定的自然结果。 

  二、道术。 
     
    这里的道术,不是玄学概念上的道术,依然是文化概念上的道术。 

    道学和道教同样是两个概念。道学是文化,道教是宗教。学道的人一般也是从道学开始,通过研究道学典籍,来明白道学中的那些道理,然后认定道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进而成为一个维护这些理论的教徒。 



1楼2007-02-01 18:02回复
     
     
      
     作者: 秦青筝     封  2007-1-1 00:52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写武侠小说的基础知识:佛、道、气、中医、科学  
     
        佛学讲的是“空”,佛学的入定状态就是寻找这种“空”的思维境界。道学讲“无”。这个无当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无中生有”的无。无中生有的“生”一直被人误读为“凭空”,造成这种解读的原因是大众化的浅薄所致。 

        “无”不是“没有”,而是“还没有”。因为“还没有”,或者“还没变化”。一个人的思维不可能是“无”,从记事开始就已经是“有”,这些“有”当然是鱼龙混杂的大杂烩。那些好的“有”,是有价值的,那些不好的“有”,就是困扰人生的垃圾。 

        学了道家的典籍(哪怕就是读懂了一套《道德经》),理论上明白了天下自然人生大道,用于实践才能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从无到有”的人,成为一个脑子里只有“有用的有”的人。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道家给了人们一些很有用的实践方法,就是“修炼”。 

        道家的修炼基础法门和佛家的“打坐”差不多,先让身体静止,让思维空旷,让人的大脑一片空白“空无一物”。 

        大脑空了,肉体透明了,人体和大自然便融为一体,做到“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也就相当于佛家的“入定”。 

        道学让人做到“天人合一”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多年来,我没有想出和佛家的“入定”有什么不同的追求。“生慧”是第一目的。 

        但是,佛家的入定到“生慧”为止,但道家除了“生慧”之外,还有更多的追求。因为道家在“入定”之后,在完成了佛家那种局限于大脑思维的“生慧”之后,又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了人的“肉体本身”。 

        道家在这种入定的状态中,加入了针对人的肉体、作用于人的肉体的“意念元素”。道家的“入定”除了“开慧”之外,还有“强身健体”和“得道成仙”。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概念,不是道学的概念。不去研究它。只说这“强身健体”。于是乎,就从道家的“强身健体”引出了下一个名词:气。 


      三、气。 
         
        什么是气?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众说纷纭。信其存在的人坚信其有,把它说的神乎其神。认为它不存在的人,认为所谓的气纯属江湖上的天方夜谭。 

        气存在吗?我的看法是:存在。 

        也许你会问:你说它存在,你总要讲出个道理来证明一下。如果你不能证明它是存在的,你就是胡扯。但是,要证明气的存在,貌似难度并不比我证明自己做了一个什么什么样梦更容易。 

        气是什么?气就是导致人体进行各种运动的能量。 

        我们有一种误解:人运动消耗能量。人消耗的能量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肌肉运动需要热量,大脑思维需要热量,维持人的正常生理特征活动需要热量。这是科学的。比如:肌肉运动需要消耗热量。但是,这种消耗是在肌肉运动的过程中。在肌肉还没有运动之前,肌肉是不消耗热量的,但是,肌肉已经在消耗能量。人的思维是需要消耗热量的,但是,人的思维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在消耗能量。 

        这并不难理解:消耗热量相当于发动机消耗油料。热量储备相当于油箱储存油料。但是,在发动机还没有转动之前,就已经在消耗能量:导致发动机运动的是马达,马达需要消耗电能。 

        你的大脑想思考需要一个感觉推动力,有了这种推动力,你的思考才能一边消耗热量一边进行。你想抬腿,你也需要一种推动力,有了这种推动力,你的腿才能一边消耗热量一边抬起来。你做梦需要消耗热量,但是,做梦之前需要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也是靠“能量”的作用来完成。 

        这种让你的生命运动开始的作用是需要能量支持的,这种能量,就是“气”。 
    


    2楼2007-02-01 18:02
    回复

          既然气是能量,是电解质存储的电量,当然是来自于我们的嘴巴和胃口。所以才有正常人吃饭,病人除了吃饭还要吃“补气养血的中药”,补充电解质,而不是跟着气功大师去比划,采自然之气。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产生电荷的电解质就是无机盐。其实电这东西很奇怪,不管是有机盐还是无机盐,只要能溶于水或者脂肪,能与弱酸或者弱碱反应,他就能成为离子,就能带电荷。能够带电荷,就能产生和存储电能。电能释放,就能产生人体的运动。 
       
       
        
       作者: 秦青筝     封  2007-1-1 00:52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4 写武侠小说的基础知识:佛、道、气、中医、科学  
       
          人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某个地方的肌肉会不由自主的颤动,或者眼皮会不由自主的跳,可以理解为附近穴位电解质酸碱度不平能量过剩导致的能量自动释放引起。 

          人体内的气的总量不足,也就是气虚,就会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人就生病,中医搞明白你是气虚,就会给你药物补气(食物充电)。 


        2、生命体内的气是可控的。气的通路系统是可以利用并能够调整的。可以通过药物、针灸、推拿、刮痧等手段,修复气的运行系统,改变气的存储量。(相当于西医的内循环和微循环系统) 

          既然生命体内的气是通过嘴巴摄入食品来“充电”,从客观条件上来说,人体内的元气就是可以通过嘴巴来进行总量控制的。就像通过膳食来控制体内的热量一样。吃的营养丰富点,和吃的差一点,效果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中医在服药补充元气期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忌口的原因。 

          中医认为白萝卜是破气的,所以元气不足的人尽量少食。就像往电瓶里加酸的时候,装酸的盆子不要装火碱一样。那样酸碱中和了,效果就差多了。 

          既然体内的气的来源是嘴巴,通过嘴巴调节人体内的气的储量是可以实现的,中医的治病手段就是中药,中药就是通过嘴巴吸收、皮肤吸收、粘膜吸收等等发挥作用。至于这些中药为什么能发挥作用,可不是简单得来,是一代代的人不断尝试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百年来的实践检验的结果就是牛黄去火,山楂开胃,益母草治妇科,鸭梨止咳,鹿鞭壮阳,人参补元,师傅传徒弟就这么穿了,传来传去中医们就这么用了。 

          那么,气可以通过膳食和药物来控制量,那么,有没有办法来控制气在体内的运行状况呢?有没有办法来修复破损的电容器、线路呢?当然也有。要想做到这一点,有三种手段: 

          第一种是药物。用药物来修补气路、打通堵塞的电路。中医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打通不同地方的气路有不同的手段。 

          借助外界因素手段,有内服的“理中丸”“理气丸”(胡扯不是中医,想知道这种丸子有多少,中药有多少,可以随便问一个中医就成),外贴的“白膏药”“黑膏药”,另外还有推拿、针灸、按摩、拔火罐、刮痧、热敷、冰镇等等。 

          除了借助外界因素,还可以自己调节。这个话题说多了会被人当作宣传迷信,就不多说了,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证明一下自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气路现状。如: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你自己运动改变自己。学习点吐纳功夫,调整气息的功夫(这些东西可不是迷信,举重运动员、歌唱家最讲究调息)。 

          按照中医的观点,通则不痛,告诉大家两个临时止痛小方法,保管有效。一个是严重头痛。一个是胃痛的厉害。 

          大家知道:大脑里面是没有神经的,神经都在大脑皮层上,也就是说头痛是头皮下面痛,而不是脑细胞痛。而头痛除了物理伤害导致之外,都是因为神经紧张引起。如果头痛而手边没药,就随便找一根牙签或者圆珠笔或者水果刀,乃至于手指头,指向自己的眉心。你会感到眉心这地方发紧。这地方发紧,别的地方放松,疼痛就会减缓。这地方越紧,其它地方越松,头痛就越轻。这种发紧的感觉是人人都能很容易就承受的。 
      


      4楼2007-02-01 18:02
      回复
        • 221.237.127.*
        秦青筝前辈真是高人!小弟佩服!望有幸与您详细请教,请加QQ:525972636(谢晓锋)


        7楼2007-02-06 12:35
        回复
          • 221.130.33.*
          古代知识


          8楼2010-07-11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