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未知道那天...吧 关注:456,050贴子:9,268,734
  • 19回复贴,共1

【故事】一首歌的背景故事,有兴趣的人来看看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无深C


1楼2012-07-11 22:13回复
    先上歌名,歌词
    如花
    作词:Finale
    作曲/编曲/演唱:河图
    他在夜里把灯点
    四书五经读几遍
    是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守在一边
    她在灯下把墨研
    荆钗布裙一双眼
    看他寒窗苦读十年誓要上得金殿
    送良人到渡口
    她说一生也为你守候
    他说等我金榜题名
    定不辜负你温柔
    十八年守候 她站在小渡口
    十八年温柔 他睡在明月楼
    那孤帆去悠悠
    把她悲喜全都带走
    千丝万缕堤上的柳
    挽不住江水奔流
    看春花开又落
    秋风吹着那夏月走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
    她等到 人比黄花瘦
    她在夜里把灯点
    江阔云低望几遍
    云里几声断雁西风吹散多少思念
    想他灯下把墨研
    一字千金是状元
    等他衣锦还乡等过一年又是一年
    谁打马渡前过
    回身唤取酒喝一口
    低声问是谁家姑娘
    如花似玉为谁留
    十八年守候 她站在小渡口
    十八年温柔 他睡在明月楼
    那孤帆去悠悠
    把她年华全都带走
    千丝万缕堤上的柳
    挽不住江水奔流
    看春花开又落
    秋风吹着那夏月走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
    她等到 雪漫了眉头
    听醒木一声收
    故事里她还在等候
    说书人合扇说从头
    谁低眼 泪湿了衣袖
    她走过堤上柳
    夕阳西下的小渡口
    风景还像旧时温柔
    但江水 一去不回头


    2楼2012-07-11 22:15
    回复
      2025-08-04 02:48: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下面故事。


      3楼2012-07-11 22:15
      回复

        如花
        茶楼酒肆里的说书先生,但凡有些年岁的,每当拍案开讲,总会讲到这样一段故事。
        这不过是一段关于等待的故事,说到底也是平淡了些,并且无论过程几何,评书哪般,最后终究也没有人提及这个故事的结局。
        古时的女子地位是极低的,莫说鲜少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便是姓,也要随着所嫁的郎君而更改,而这个故事的里的人,她仍然未嫁,我们且唤她作———如花。
        【一】
        四月的江南水乡,杨柳依依。
        天刚亮了,河堤旁的小木屋里,如花开了门出来,靠在门边继续织她的锦。
        这些年来,她孤身一人,除开身后这间简单的茶酒铺之外,便是靠着织布绣锦来维持自己一个人的生计。她手艺极好,那些锦,针脚细密,绣的繁花娇艳欲滴,绣的翠竹栩栩如生,拿到集市上去换,也总能换得一个好价钱。此时她穿针引线,在紫色的锦缎上织出大片的蝶恋花,春意融融的,一幅大好的图案。
        已然接近完工的时候了,织锦的女子却停下手来,看着眼前滚滚前行的江水幽幽地叹了口气。
        ———那一年,她送他上京时为他绣的手巾上,也是这一幅图案么?
        这江流悠悠,岁月无情,已经过去有十八个年头了吧?
        【二】
        那一年,如花还是豆蔻的年华,有着孩童的天真和少女的情怀,和许多那个年纪的女子一样,她心中也是有想要托付终身的人的。
        那是一个和她青梅竹马一同长大的少年,有着不一般的志向。她从小便坐在案边,支着头,静静的看着他读书。
        少年读书的时候,很是认真,也很是拼命,案前一坐,往往便是一整天,他偶尔会在四书五经中抬起头来,冲她一笑,她便回他一个鼓励的笑容。而更多的时间里,他是无暇去理她的,她也从未介意过。他提笔的时候,她为他研墨,夜色来临了,她为他掌灯,直到他最终不支伏案而眠,她默默为他披上寒衣,待第二天他醒来,温热的小米粥已然熬好,摆在了案前。
        那些时候的日子过得沉静而幸福,只是布衣衩裙,粗茶淡饭,她也很是满足。阳光从小木屋的天窗里打下来,她能看清少年脸上细微的绒毛,还有他思考的时候,微微蹙起的剑眉,这么多年过去之后,在她记忆中的少年,就只剩下这些画面了。
        那一年,少年要上京考试。恰逢柳树飘絮的时节,一川烟草,满地杨花。她站在堤上,少年站在舟中,背着她彻夜为他整理的行囊。
        他在客舟中向她挥手,扯着嗓子喊,是年少人特有的,明亮的声音:
        “待我金榜题名,定要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娶你为妻!你一定要等我……一定要等我!”
        少年的声音渐远了,小舟也已经随江水而去,成了遥不可及的一个点。她站在原地,久久地望着,堤上的风渐起,柳絮飘飞,痒痒地贴在面上。
        她伸手去抹,才发现,眼泪已经濡湿了双颊。
        那一年,她记住了少年的誓言。可见当时是记得这样深,才足以支撑起这以后漫长的等待。
        她将小木屋改作了简单的茶酒肆,白天便搬了椅子,倚在门边,一边做女红,一边望着江水的尽头,偶尔有异乡来的人打马经过,坐下买一碗茶喝,她便向他们打听远方的消息。每到晚上,小木屋里总有一灯如豆,那是她点起油灯,趴在窗前,一边听着江上的大雁鸣叫,一边凝视着远方,看是否有夜晚归航的船儿,载着灯光和游子的心回归。她想,夜里点着灯,他坐船回来的时候,看见了这微弱的光亮,也不至于忘记了当初的家在哪里。
        只是,她和他都还是太年少,不知道这世间的事情,往往都不会如设想的一样简单。青春和江水一样在流走,她这一等,便是十八年。
        【二】
        一句低声的询问,唤回了如花的思绪。
        “姑娘,可否卖我一碗酒喝?”
        她一惊,匆忙回身走进屋里,倒了一碗酒出来,那游人收住缰,在马上俯下身来,接过了酒,凑上去便喝。
        这时她才抽空抬首,打量了一下这个买酒的男子。
        从他那一身的青衫来看,应是为官之人,虽不是显贵,却也必定是学子出身,考过功名的。只是,这男子脸上颇有些风霜,眉间的皱纹尤其深,想必,这些年的仕途并不顺畅。
        好清甜的酒,可是姑娘自家酿的?”马上的男子喝了一口,赞叹道。
        她低眉,微微颔首。
        男子又将碗凑到了嘴边,一饮而尽。饮罢,将茶碗递回给她,从怀中抽出绣花的手绢来,擦了擦嘴。
        那条手绢吸引了她的目光,用料是上等的蚕丝,上绣着双喜鸳鸯出绿汀,是大好的意头,象征着幸福圆满。
        “公子,这是要赶往何处?”如花抿了抿嘴,问。
        “朝廷贬官,途经故乡便进来看看。”男子苦笑,一边答,一边付了酒钱,又伸手往后指了指,“身后随行的,是我的家眷。”
        女子捧着酒碗,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徐徐跟来的,还有一辆马车。
        男子拉紧了缰绳,便欲走了,末了俯下身来,轻声问,“姑娘,可是在等人?”
        如花垂眼,不再说话。
        男子轻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辜负了大好年华。”
        道了别,骑马的男子引着马车,沿着堤岸渐行渐远。
        


        4楼2012-07-11 22:16
        回复
          0.0


          IP属地:山东5楼2012-07-11 22:17
          收起回复
            好诗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2-07-11 22:17
            收起回复
              ===========================================================================END
              此贴非原创哟


              8楼2012-07-11 22:18
              回复
                类似这样的故事貌似很多啊。。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7-11 22:22
                收起回复
                  2025-08-04 02:42: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推荐大家去听《如花》哟~这首歌真心超美的


                  10楼2012-07-11 22:24
                  回复
                    看不明白……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7-11 22:47
                    收起回复